屏山法院典型案例讲解“执行不能”

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普法宣传、法治文艺及会员单位等宣传信息重要发布平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然而,有时候即使法律条款明确,法院执行过程中也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导致“执行不能”的现象。

什么是执行不能?

执行不能,是指在法律判决生效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判决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这些原因可能包括被执行人无力履行、财产难以追缴、执行程序复杂等。执行不能不仅影响判决的权威性,还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例2019年12月,刘某与张某产生借款纠纷,法院判决张某归还借款,在判决生效后,张某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张某主动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同时未履行还款义务。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张某名下房产、车辆、工商和银行账户展开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张某名下并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陷入执行不能。

执行法官根据综上所述情况告知申请人刘某后,刘某也表示理解,同意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执行不能的原因

一、被执行人无力履行:被执行人可能因为经济困难、疾病等原因无法履行判决。二、财产难以追缴:被执行人可能转移、隐匿财产,导致执行困难。三、执行程序复杂:执行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程序,导致执行进度缓慢。

例2022年9月,75岁的邓某在乡村小路骑自行车将82岁的张某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过法院判决,邓某支付申请人各项赔偿金共计25万元,在判决生效后,邓某并没有支付赔偿金额。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联系上邓某,邓某也如实告知其具体情况,阐述自己没有能力支付赔偿金额,名下也没有可供执行财产,平时生活开支也是靠政府补贴度日。经过执行法官多方走访调查取证,也证实被执行邓某情况综上所述,案件也因此陷入执行不能。

如何应对执行不能?

首先加强法律意识:公众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执行不能的现象及其原因,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然后完善执行制度: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完善执行制度,提高执行效率,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后强化执行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大执行力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维护法律判决的权威性。

“执行不能”不等于“不再执行”

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将定期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情况。一旦发现财产信息,执行法官将立即通知申请人,并回复对案件的执行。被执行人可能现在暂时没钱,但不代表以后也一直没钱,当申请人和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后,执行法官应当及时恢复执行。鉴于情况特殊且确实困难的申请人符合救济条件的,执行法官也会采取司法救助的形式对其进行司法救助。

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执行不能”,我们希望能够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执行不能的现象及其原因,提高法律意识,共同维护法律判决的权威性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让我们携手共建法治社会,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知识产权(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连续出版物刊号川KXO1-093·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川B2-20191090·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15-440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THE END
1.法学案例范文12篇(全文)一般来说, 案例讨论可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门讲授基本理论, 教师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了解法学理论、法律制度或某项法律条款的由来及包含的意思;第二阶段是有针对性地举出一些案例, 用案例将理论知识来分析透彻, 便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或提出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 让每一位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j8rkcef.html
2.工会发布第二批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全总全国总工会第一批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发布后,在各级工会中取得了较好反响,发挥了典型案例的正面宣传引导作用。近日,全国总工会部署服务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一线职工“十项举措”,对开展好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工作部署,现发布第二批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为各级工会进https://www.workercn.cn/c/2024-02-05/81420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