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题材短视频创作的三个基本要素

短视频是指专门在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状态下观看的,具有相对完整故事情节,或是有意境、有主题、有思想的视频短片。

随着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视频优先”也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一个逐渐被广泛接受的新理念,并以此带动了短视频创作呈现日益繁荣的局面。这一方面得益于现代视频技术为短视频制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高度融合的媒体平台为短视频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更为直观生动和现场感十足的展现方式,为短视频赢得越来越多的“视频读者”。

在短视频制作领域,法治题材的短视频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法治新闻宣传中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常规宣传报道中,还是在重大主题宣传中,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短视频的重要特点是微时长。微时长更需要精制作,优秀的短视频作品同样需要完整的方案策划和系统的制作体系支持。本文将结合近年来中国法院网视频台的日常工作,就法治题材短视频制作需要把握的几个基本要素,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短视频的定位

任何短视频制作的第一步都需要进行方案策划,为所制作的短视频进行定位,这也是短视频创作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定位清晰、准确,才能在制作短视频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对于后续短视频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短小精悍,内容集中,是短视频最鲜明的特点。所以,所找的这个点应当是简明的、清晰的,甚至要尽可能是单一的。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在一部容纳有限的短片当中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多了之后,很容易造成素材混乱,东拉西扯,无法集中于一个主题,反而成了弊端。定位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明确创作的主题,也帮助我们更快更方便地选择和使用素材。正所谓心中有目标,行动才有方向,作品才会更有意义。

从内容定位中很自然地也会衍生出另一个概念,这就是观众定位,在互联网时代又叫用户定位。简单一点说就是,要知道视频是拍给谁看的,是给法官们看的,还是面向社会普法用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创作思路,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作方向。法治题材的短视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定位不准,不仅作者感到难创作,而且也会导致观众看不懂、不接受。

二、短视频的视觉化

这是一个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我们评价一部好的短视频,应当是综合运用镜头语言,采用视觉化、故事化的技巧而形成的,观看起来也应当是十分流畅的视频作品。但目前的问题恰恰在于许多作品运用视觉语言不充分,一些短视频还停留在图解式、说教式、口号式的表现方式,没有实现文字表达与视觉呈现的有机融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文字语言,画面必须配之以解说,镜头本身不会说话,不能表达思想。

充分运用镜头语言,让讲述更加视觉化,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专业性的问题。对大多数习惯于用文字语言表达的法院创作人员来说,一开始都是有相当难度的,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过程。其实,跟世界上许多种语言复杂并看似矛盾的语法规则不同的是,镜头语言是一门全球通用语言,是刻画人物、事物以及动作的全球通用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短视频,几乎没有言语的表达,人们依然能够看得懂、看得明白的原因。优秀的短视频作品大都是善于利用镜头语言讲述故事、传播思想的。

所以,短视频作品成功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影像能在多大程度上感染观众。如果已经有一个本身就很吸引人的故事,那固然好,即便如此,仍然要考虑到故事的视觉化表达问题。因此,我们倡导在脚本创作阶段,就一定要秉持叙事的画面感。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到宏观,无论是从个体还是到群体,无论是从此时此地还是到彼时彼地的过渡中,就要考虑到如何让观众保持视觉的兴趣,避免中途放弃观看。

三、短视频的价值表达

短视频作品本质上是一种思想产品,当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所以,与其他传播作品一样,一定要注重社会价值观的选择、取舍与表达,一定要坚定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短视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在讲好故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国法院每年审理的海量案件,是我们短视频创作用之不竭的宝库。这些案件的公正审理本身就发挥着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社会价值的重要作用。短视频创作当然就是要善于利用好这些案件,用镜头聚焦具有激烈对抗性、突变戏剧性、强烈情感性的庭审活动,借以充分反映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人民法官的现实生活,反映他们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反映他们的生活、情感、信仰,从而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的作品取材于执法办案实践,并不意味着能够照搬照抄案例和办案过程,而要进行高超的艺术加工。核心有两点,一是要设计好故事,二是要刻画好人物。要通过作品全面展现人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不能简单地、平面化地描写、刻画人物。“坏人坏到无底,好人好到无边”是不可信的,是难以让受众产生共鸣的。好的艺术加工在于融入创作者的情感和思维过程,在于精雕细琢,善于从大选题小切口的角度准确传播文化信息,创作出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和灵魂深处、引起人的思想共鸣的精品力作。

价值观的传播绝对不应当是直白的,过于直白的传播往往是苍白而无力的。将价值观不落痕迹地融入故事、融入作品,让观众自己体会出来,并产生共鸣,才是最高明的传播。有一部十分经典的短视频作品,许多人引述过。经典不怕重复。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拍摄手法非常简单,没有对白,只有背景音乐,讲了两个孩子和一双鞋子的故事。故事场景在火车站,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穿着一双破破烂烂的鞋子,坐在车站台阶上,镜头聚焦到台阶上一双双走过的鞋子,突然镜头中出现了一双很漂亮的新鞋,然后镜头上移,出现了一个穿着很得体、体面光鲜,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穷孩子眼中流露出对这双新鞋子的羡慕。然后,场景切换到很多人挤火车,富人家孩子的鞋被挤掉了,因为人太多,无法下车取回鞋子。穷孩子看到后捡起了这只鞋子,火车已经开动,富人家孩子把头伸出窗外,穷人孩子拿着这只鞋想追上他把鞋子给他,但已经追不上了,他想把鞋子扔上火车,但没成功,这个时候,富人家孩子就把脚上另一只鞋脱下来,从车上扔了下来。影片结束时,画面上出现的是穷孩子手捧一双鞋的场景。影片很短,但直指人心,足以击穿人性最柔软的部分。很多人看完都流下了眼泪。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有价值观,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与取舍,并最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和传播。

THE END
1.竖屏微视频丨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姬杨 海报:郭雨晗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https://news.cctv.com/2024/12/04/ARTIH23TpQvBfwuCBsi8SnPw241204.shtml
2.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新闻频道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澎湃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http://news.youth.cn/sz/202412/t20241204_15692115.htm
3.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时政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 与法同行2024年12月04日19:44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4/1204/c1001-40375506.html
4.竖屏微视频丨守护正义与法同行视频因格式不支持或者服务器或网络的问题无法加载,请尝试刷新。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澎湃力量https://topics.gmw.cn/2024-12/03/content_37716436.htm
5.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与法同行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澎湃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林涛 https://xapp.southcn.com/node_fb07388412?k=7eb65929ac
6.竖屏微视频丨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姬杨 海报:郭雨晗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王娅慧] http://www.tlfw.net/sz/202412/t20241203_25334416.html
7.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与法同行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澎湃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121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5936
8.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澎湃法治中国竖屏微视频|守护正义 与法同行,澎湃,宪法日,法治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OUIR805346RC6.html
9.竖屏微视频丨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时政竖屏微视频丨守护正义 与法同行来源:新华社 2024-12-03 10:19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汇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澎湃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03/8405384.shtml
10.法制短视频视频法制短视频高清原创视频下载创意短视频30s内短视频30s内小孩子短视频官方宣传短视频服装类新年短视频广告a视频美食美食短视频短视频单人短视频食品创意短视频30s内小孩子个人短视频秋天食品短视频30s内酒短视频产品电商短视频电商短视频口播服装街拍短视频短视频创意混剪公司案例短视频短视频app广告科技公司短视频法制创意短视频短视频素材短视频片头地https://www.xinpianchang.com/search/825481
11.竖屏微视频丨守护正义与法同行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姬杨 海报:郭雨晗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http://www.xinhuanet.com/20241203/36a4e784de834cbf8c280e2dc12bbb3a/c.html
12.法制生活报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迭代,我国开始进入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短视频成为现下大众最喜闻乐见的社交形式。同传统视频相比,短视频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在传播过程中,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使信息传播拥https://szb.fzshb.cn/fzshb/20230602/mhtml/page_06_content_20230602007002.htm
13.新媒体+短视频普法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工作动态截至2024年4月中旬,法润宁州共推送法治短视频120期,储备15期。抖音号、快手号、微信视频号共计增粉7000多,阅读量120多万、获赞2.2万,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实现了智慧普法、精准普法。https://sfj.zgqingyang.gov.cn/xwzx/gzdt/content_292646
14.#法治君说法##刷短视频刷到自己能索赔吗##消费者被出镜该如何#法治君说法#【#刷短视频刷到自己能索赔吗#】#消费者被出镜该如何维权#有不少商家选择通过拍摄消费者的真实消费过程用于宣传,这样的宣传方式能让消费者沉浸式的感受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过程,但这样的方式是否会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呢?近日,重庆的一名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了一把智能门锁,可自家安装门锁的视频却被商家拍摄https://weibo.com/2541655084/P4GyLF5Zr
15.[法治在线]法治故事警惕!“短视频带货”新型骗局正在播放[法治在线]法治故事 警惕!“短视频带货”新型骗局 《法治在线》 20230619 00:21:51 本期内容 [法治在线]法治故事 “电话推销”背后 00:15:37 [法治在线]法治故事 警惕!“短视频带货”新型骗局 00:05:18[法治在线]法治故事 警惕!“短视频带货”新型骗局来源https://tv.cctv.cn/2023/06/19/VIDEZaPsgIFXc43AwW6kEctf230619.shtml
16.普法短视频走新更入心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在众多普法活动中,普法短视频成为当前流行的宣传形式之一。与时俱进的创新载体、贴近生活的丰富案例,短视频里,各种普法小妙招齐上阵,法治好声音入耳更入心。 http://news.sxrb.com/GB/314078/10088346.html
17.短视频亦是普法大平台我们还看见过勇敢的刑警和消防员冲进现场的短视频,他们舍生忘死与手持利刃的歹徒搏斗,或从烈火浓烟中救出老人和孩子。当然,我们也看见过不文明执法、缺乏法律依据执法或任性执法的短视频。这些视频的执法当事者相继被有关部门追责。 当老百姓心目中有了法治社会的高标准,就可以用来衡量身边看到的法律问题,也可以更http://m.legalweekly.cn/whlh/2023-05/18/content_8855114.html
18.Sora生成短视频是否能构成作品?需以法治发展回应技术创新︱法经兵言需以法治发展回应技术创新︱法经兵言 Sora已来,在负面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当探讨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这就离不开对Sora生成短视频的相关权益保护。 根据OpenAI的官方介绍,Sora是一个AI模型,可以从文本指令中创建逼真且富有想象力的场景。例如输入提示文本:“一位时尚的女人走在东京的街道上,街道上到处都是温暖的发光https://www.yicai.com/news/10200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