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教研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需要从小扶正其思想,建立其法治思维,让其得到全面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循循善诱的作用,在课堂上培养的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思维,可以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托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变更,道德与法治课程越来越被重视,其课程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人才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小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出现如下问题。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日渐凸显,但课堂实效性仍旧存在薄弱环节,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产生“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

(二)教学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课堂往往只注重说教,久而久之造成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限。仍旧有部分教师并未能够接受新潮的教育手段,仍旧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注重教材输出,没有兼顾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及知识转化率。并且,这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找好切入点,也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师生课堂互动性不强

师生课堂互动性不强这一薄弱环节,降低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吸收,影响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三观。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课堂的互动性,增强趣味课堂对小学生的吸引力。

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激发小学生兴趣,丰富教学素材,创新教法,改革课堂形式,给小学生提供展示思考成果的舞台,营造活跃、互动型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有意识地联系课堂实际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性,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建立道德与法治的认知。

(一)情理相容,激发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性,整合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小学生进行法治探究,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教会小学生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出一个明确尺度,让小学生明白法律的界限,自觉提高思想水平。与此同时,在循序渐进中调动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让小学生明白学习与反省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用典型事例,让小学生产生崇敬感,自觉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时,课前先布置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法律的作用是什么,违法要受到什么惩罚。课中我们可以播放现实中的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欺凌的教育视频,使学生们明白了法律的作用就是为了呵护我们健康成长。接着再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同时讲解其中的公平公正,又体现我国法律宽严相济原则,以情入法,引起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倡导生活化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偏向理论,教师应该对内容进行精炼,找寻小学生最容易理解的生活片段作为切入点,开展生活化教学。与此同时,注重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生活的欢声笑语进入课堂,活跃氛围,同时也加深了小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生活常识、生活片段、社会趣闻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章节的教学主题,搭配不同的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思考,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行合一。如“生命最珍贵”中通过播放视频“生命的孕育”了解了怀孕妈妈的生活之后,进行“体验五分钟妈妈”的角色体验活动,体验到妈妈怀孕时的妈妈很辛苦,是孕育我们的大功臣。接下来让学生谈谈“为了呵护我个小生命,家人还做过哪些事情?”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养育和爱护,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更要懂得感恩,感恩呵护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

(三)改变课堂形式,引进互动性课堂

小学生群体具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好动、外向、猎奇,这些特质需要教师加以观察、把握,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此建立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用新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升其道德水平与法治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探究、师生角色互换等互动型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乐趣,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获得了知识以外的东西。例如,六年的“执法守法,依法维权”组织“模拟法庭”时让学生来当小法官,通过“模拟法庭”,组织学生模拟庭审涉及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体验和感受法律的神圣和威严,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入联想机制,调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导小学生联想角色化的感受,并分析思维过程,由学生总结,教师做最后的点评与升华,让小学生充分感受课堂的魅力。

THE END
1.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基础题型复习资料整理(有答案)3.我们的学习途径有很多,除了课堂学习还有(读课外书)、(与同学交往)、(在野外玩耍)、参观科技馆等。 4.好书很吸引人,(读书)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 5.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都能学得好。 6.学习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多想一想。 https://www.jianshu.com/p/0fd7367048ec
2.双流区棠湖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应知应会知识大赛测试题1. 1. 统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 ) A.教学理念 B.教学目标 C.教学对象 D.教学方式 2. 2.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本课程中教师是 。( ) A.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B.“教”教科书的人 C.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3. 3.以下内容,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https://www.wjx.cn/jq/95558626.aspx
3.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教学论文范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定性为综合性课程,其综合性至少体现在:不同知识领域的综合;生活圈层的综合,即学生与自我、社会③、自然等不同生活圈层的内在整合;学习的多维统整,即生活体验、知识与技能学习、价值引导等相统一。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教师知识素养的综合性: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多学科素养,https://www.91wenmi.com/wenmi/lunwen/jiaoxuelunwen/345788.html
4.20192020(下)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丁步成学校:原州区第七小学 任教年级:二年级 任教学科:道德与法治 姓名:丁步成 固原市原州区教研室编印 说明 一、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一、本册教学内容 一、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学进度 一、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一、教学具体措施 一、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http://gysyzqdqxx.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1545651
5.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小学道德与法治试题分析教师资格证的流程包括抽题、备课、结构化、试讲、答辩、评分等环节。在候考室抽题后,进入备课室备课,备课时间是20分钟。结构化时长为5分钟,试讲时间为10分钟,答辩时间为5分钟。 二、考题规律 不同学段学生呈现不同的学情,在课程设置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更多地是让学生了解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是“https://m.jl.huatu.com/2022/0425/2235711.html
6.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考试题容易吗?导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考试题并不容易。虽然在笔试科目中并未直接涉及到该学科专业知识,但综合素质部分仍需通过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能力进行考查。 据了解,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不高,就是报考人数多,不易上岸而已。所以广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考试题是否也相对容易呢?本文将通过分析考试科目和内容来探讨这个问题。https://www.daniuxuexiao.org.cn/jszgz/xiaoxue/41767.html
7.枣庄市课程纲要编写指导意见初中道德与法治………33 初中历史………45 初中地理………58 初中生物………64 初中音乐………71 义务教育段美术………80 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87 中小学课程纲要编制意见 一、明确学科课程纲要的内涵http://tzsxzx.tzjtzy.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419895
8.《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2分)1.思政课是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 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 、法治素养、健全人格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618/09/79930059_1126497373.shtml
9.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试卷/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不限课件教案学案作业试卷题集素材示范课备课综合 等级: 不限免费普通精品特供教辅 更多: 地区/学校 年份 年级 文档类型 其他 -32份-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 2024全国精品课 2024年12月11日 发布浏览量:1857作者: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https://zz.zxxk.com/p/books-v641/
10.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专册教学实践初探内容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即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法律观念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