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32个核心考点答题模板!(3)

44.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材料出现国有企业等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国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适用于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类材料)

④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45.从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材料出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适用于人大会议上通过法律、全国“两会”召开的材料)

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6.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角度(材料出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适用于党领导人民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类材料)

47.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角度(材料出现人民政协、政协委员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8.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角度(材料出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人物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9.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角度(材料出现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②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考点17我国国家机构

50.从国家权力机关的角度(材料出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51.从国家主席的角度(材料出现国家主席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②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

52.从国家行政机关的角度(材料出现国务院、政府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53.从国家监察机关的角度(材料出现监察委员会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②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③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④监察委员会具有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54.从人民法院的角度(材料出现法院审判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55.从人民检察院的角度(材料出现检察院行使职权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考点18尊重自由平等

56.从自由的角度(材料出现没有正确享有自由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③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适用于违法行为类材料)

57.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材料出现违法行为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58.从平等的角度(材料出现追求平等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③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践行平等,要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并且要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考点19维护公平正义

59.从公平的角度(材料出现保障公平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②个人要积极维护公平,制度要保障公平。

③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60.从正义的角度(材料出现非正义行为、见义勇为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②正义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正义的制度使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③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守护正义,需要我们做有正义感的人,自觉守护正义;也需要司法维护正义。

④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61.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材料出现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适用于脱贫攻坚、惩治腐败、扫黑除恶类材料)

②我们要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考点20追求民主价值

62.从新型民主国家的角度(材料出现网络问政、制定修改法律征求民意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63.从参与民主生活的角度(材料出现网络问政、制定修改法律征求民意的信息时可以套用)

①公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行使民主权利。

②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③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我们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THE END
1.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治和自由的关系中考政治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答: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http://www.zhongkao.com/e/20230916/650548a1d19a7.shtml
2.必备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常考的“17对关系”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601607_1126699609.html
3.政治八年级上善用法律7篇(全文)政治八年级上善用法律 第1篇 公开课教案 八一中学 韦国胆 3、善用法律武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生受到非法侵害,要运用法律武器或到执法机关去控告、起诉,即依法维权。 2、、过程与方法:运用列举事例的方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到要善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7y9ayo9.html
4.法律与道德故事初中生(精选6篇)我已经知道:凭人类当下的法律技艺和司法水平,有时难以区分“不为”与“不能”、“无意”与“恶意”。现今社会仍然有无辜的人时不时被宣判有罪,邪恶依然存在,仍有好人在受难,仍有坏人在逍遥法外。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幼稚到认为现在的法律体制已经完全实现并践行了公平、正义、法治、秩序、安全和效率。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ms2aydc.html
5.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5页)(新)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 以道德与法治为例谈谈概念间的各种关系 概念是入门的先导,是组成知识大厦的基石。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学好各门科学知 识的基础。对初中生而言,它更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和关键。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1127/5202320313004122.shtm
6.最泰安新闻客户端它内容广泛,涉及到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分别对应初一至初四的内容。面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我们必须增强内心的认同感,明确它在我们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科思维重视学科特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科思维,把握学科http://mapp.my0538.com/api/newdetail.aspx?id=542538
7.初中政治课件试题教案教学设计资料免费下载·初中主题班会教案全集132篇·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全册·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上·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含答案(全一册)·九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含答案)全一册 最新推荐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复习卷及答案·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及答案·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复https://www.xkb1.com/zhengzhi/
8.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政治课本不仅仅是改名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将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 研究人士透露,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法律课程会相对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在年底即将出台的高中新课标中,政治与法治或也将成为独立的必修单元。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05/23/c85277.html
9.守正创新,把好思想政治方向课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模块进行了调整。必修课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设置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个模块,选修设置了“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三个模块。高中http://www.jyb.cn/rmtzgjyb/201909/t20190925_26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