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不仅开创了党的中央全会研究讨论依法治国的先例,而且,会议的重要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可以说,在各项改革已经迈进深水区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已经为下一步的深化改革铺垫了法治化的道路,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贯彻好、落实好和执行好。
对于依法治国这项重大的治国方略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既不能偏离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要求,也不能脱离《决定》做出的各项具体部署,就我的理解来看,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按照《决定》提出的五大体系来逐步推进,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因为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只有统筹好这五大体系的相互关系,才能确保依法治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真正的落实。
道理何在呢?依法治国,前提是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这就好比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如果没有稳定可靠的铁轨来支撑,连跑都跑不起来,何谈速度。正如全会提出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的道理一样,必须让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成为法治文明的依据。在法治化建设过程中,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性都取决了效率,能否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赖程度。同样,法治文明也离不开严格的监督,因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环境能有效避免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发生;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可以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避免了权力干扰。最后,就是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通过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确保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执政。
那么,在具体落实层面,也要把握好三个关键步骤,首先是重视学习。通过广泛开展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形式,充分掌握《决定》内容,确保改革精神入脑入心,成为指导工作的圣经和法宝。其次是重视宣传。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把《决定》内容传播出去,也可以组织一些宣讲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深入机关、企业、学校和农村进行指导,营造依法治国的浓浓氛围。最后是重视落实。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依法治国同样如此,要想让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变成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项建设事业的核心思想,就得在落实上抓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规定动作,让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