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出版社产品矩阵

人民法院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直属单位,承担着法治宣传、法院文化建设、科技赋能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全国法院新闻出版宣传和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阵地。秉承“服务审判执行工作,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办社宗旨,形成了以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数智法律知识服务、法治文艺为四大支柱的跨领域、融媒体、综合性的产业布局,在出版及法律业界树立起独特的品牌。

2011年,人民法院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旗下拥有《中国审判》杂志社、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北京法信文化公司、北京天平文创公司等法人实体,构成了“三社三公司”的六位一体经营格局;管理沈家本故居博物馆。2017年1月20日,人民法院出版集团正式挂牌。

产品矩阵

《中国审判指导丛书》

《中国审判指导丛书》由最高人民法院各有关业务庭室组织编写,丛书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各业务条线工作的司法解释及其理解与适用、指导意见和最新政策精神及其解读、审判会议纪要、典型案例评析、示范性裁判文书、实务研讨、理论研究、各地方法院经验交流等内容,旨在传播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优秀审判执行工作经验,对最新疑难经典案例进行探讨与解析,提供审判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是最高人民法院各业务条线履行对下监督指导职责的重要工作平台。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该丛书的订阅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出版工作推动优质法治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通知》(法办〔2024〕629号)对该丛书的订阅提出明确要求。丛书目前共10种,分别是《刑事审判参考》《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商事审判指导》《知识产权审判指导》《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立案工作指导》《审判监督指导》《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办案指导》《执行工作指导》《中国少年司法》。

二十余年来,丛书充分发挥总结审判经验、强化审判指导、教学科研参考、释法说理引领、服务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作用,为助推人民法院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一体提升,促进严格公正司法、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服务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是社会各界了解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参考文献。

精品连续出版物系列

审判实务重点用书推荐

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了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汇编、案例分析、审判理论与实务丛书、法学理论著作以及法律普及性读物等各门类的法律书籍。多种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十余种图书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理解与适用丛书》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多种实务图书、普法图书、理论图书选入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优秀读物等重要奖项,《法治中国》获评中宣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还出版了《唐律疏义文白读本》《唐律研究新思考》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民法典评注》《刑法罪名精释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案典(第二版)》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图书项目。在人民法院出版社图书的多个品类中,审判实务用书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备受读者认可和欢迎。

全国法院的唯一新闻期刊

——《中国审判》杂志

全国性数字法治领域的学术期刊

——《数字法治》期刊

“法信”数智服务

人民法院出版社旗下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是国内最早进行专业法律数据库研发运营的企业,是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出版融合发展特色示范单位、全国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试点单位、知识服务国家标准起草成员单位和北京市高科技企业,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承建运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数据库、统一法律适用平台等法院系统大数据平台以及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家审计署等国家级法律数据平台。

“法信”平台部署3500多家法院,超过200万注册用户,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电子出版物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奖”和多项行业大奖;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知识服务平台”奖;“东法基层法治管理服务系统”获得工信部大数据“星河”奖。2024年11月15日,推出国家级法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

法治文艺业务

北京法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献礼党二十大的电视剧《底线》,获得第34届飞天奖提名、2022国剧盛典年度优秀剧作,2022中国电视剧选集等荣誉。联合出品互联网普法节目《大侦探合议庭》《法官你好》,其中《法官你好》节目获“湖南省第八届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大赛”网络视听专题节目一等奖。联合策划法治题材电视剧《破局》(暂定名)、《法中情》(暂定名)《青春法律人》《零口供》等项目,持续打造更多具有强大精神能量、丰富文化内涵、高度艺术价值的法治影视佳作。

上述影视项目致力于努力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好声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多元司法需求。

法律文创产品

法律文创业务主要由人民法院出版社旗下北京法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平文创视觉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制作。两公司立足法院工作,汲取中华法治元素,以视觉设计和文创开发为抓手,倾力打造法律文创精品,展示法院文化风貌。北京法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最高人民法院“皂角树”为原型设计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获“中国最美文创”奖;以最高人民法院大楼、中国法院博物馆、沈家本故居博物馆等为主题元素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以及以“福多多”和“苏元元”为IP形象策划的系列文创产品,备受法律人士推崇与好评。北京天平文创视觉设计有限公司策划开发的《民法典法信小程序学习版》融媒体产品获“出版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奖;联合中国邮政共同策划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纪念邮折;设计装帧的法律图书获“中国最美图书”奖。近年来,北京天平文创视觉设计有限公司在服务法院党建文化、廉政文化、品牌文化等策划设计方面成效显著,河北高院图书馆改造、鄂托克旗法院文化建设等主要项目均获得高度评价及良好展示效果。

THE END
1.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此外,民法典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频频发布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前所未有调动了法律适用的释法、“造法”功能,把民法典编纂中难以确定的大量的学术界、司法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法条”,起到了积极助推民商法发展的作用,支持我国民法典实践与变化发展的社会实际密接,实现弹性发展。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2.中国法制出版社民法和2020年最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大字版苏宁易购为您提供中国法制出版社民法和2020年最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大字版) 含草案说明 中国法制出版社参数对比,让您了解中国法制出版社民法和2020年最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大字版) 含草案说明 中国法制出版社哪个好,让您选择更喜欢的商品。更多商品对https://www.suning.com/prdCom/0070096274-123626178_70692021-12002531255_0-0_0-0.html
3.“民法典权威学习读本系列”出版中工新闻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 今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学习民法典的重要精神,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于近日推出“民法典权威学习读本系列”,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适用指南”、“https://www.workercn.cn/32843/202007/31/200731145643168.shtml
4.高仰光:法典化的历史叙事此外,《法国民法典》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甚至“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法典形式的最早模式”。参见[美]艾伦·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18]参见前注[17],艾伦·沃森书,第4页。 [19]参见[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http://law.newdu.com/c/20230318/480.html
5.[法国民法典全文]《法国民法典》(通用8篇)罗芹法国民法典拥有许多值得骄傲的“第一”和“之最”: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最典型的资本主义民法典,是近代欧洲法典编纂运动的集大成者,是迄今为止施行时间最长的民法典。[]《法国民法典》至今已经实施200 多个年头了。在这200 多年中间,许多国家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了这部法典,加入了大陆法系法国家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51c7ouj.html
6.王利明:落实十九大,加强人格权立法唯有如此,才能把握好我国民法典编纂的正确方向。一以十九大报告为依据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一)保护人格权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地位是最高的。马克思主义倡导人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现实的http://m.legendsnet.net/nd.jsp?id=2512&id=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