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平

卢建平,男,汉族,1963年生,浙江桐庐人,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刑事政策研究所主任。

一、人物经历

1979年-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

1984年-1988年法国蒙彼里利埃大学法学院获硕士、博士学位

二、研究领域

中国刑法;犯罪学;刑事政策;外国刑法。

三、研究成果

中文类

1.《比较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经济犯罪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经济犯罪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国际化及其对策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金融法律实务》(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新刑事诉讼法释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外国法制史——法国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比较犯罪学》(合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8.《经济法》(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年版

9.《刑法国际指导原则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经济法》第2版(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网络犯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12.《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3.《刑事政策与刑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中国刑事政策研究》(第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解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16.《刑事政策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挪用公款罪专题整理》(合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刑事疑难案例研究》(执行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20.《当代刑法学》(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外国刑法学总论》(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中国刑事政策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23.《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执行主编),2009年版

24.《刑法学各论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不起诉实务研究》(执行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译作类

1.《新刑法理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9年版

2.《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学术论文

1.《要重视对我国国内法律冲突现象的研究》,载《法学研究动态》1989年

2.《西方国家的法律膨胀现象》,载《法学研究动态》1989年4月

3.《西方国家刑法发展的新趋向》,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2月

4.《试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载《浙江大学学报》1990年6月

5.《行政监察法初探》,载《浙江大学学报》1992年9月

6.《论行政刑法的性质》,载《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9月

7.《论经济合同法的修改》,载《法学》1994年5月

8.《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新里程碑》,载《浙江检察》,1996年

9.《论中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载《刑法修改建议文集》,1996年

10.《论犯罪经济人》,载《犯罪问题研究》,1996年

11.《论法律与经济秩序》,载《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

12.《法治与人性》,载《法治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刑罚资源的有效配置》,载《法学研究》,1997年

14.《国有企业现状之法律分析与对策建议》,载《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

15.《始发与未发-谈刑事侦察工作方针》,载《公安学刊》,1997年

16.《经济国际化对犯罪国际化的影响》,载《浙江学刊》,1997年

17.《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载《人民政权报》,1997年10月31日

18.《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理论视野》,1997年

19.《关于领导干部的法治观》,载《理论视野》,1997年

21.《社会防卫思想》,载《刑法论丛》,1998年

22.《论法治国家与刑事法治》,载《法学》,1998年

23.《刑事政策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载《刑事法专论》上卷,1998年

24.《洗钱犯罪比较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

25.《知识经济的法律调整》,载《知识经济与创新》,浙大出版社,1998年

26.《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身份问题》,载《人民检察》,1999年8月

27.《面临有组织犯罪挑战的刑事司法体系》,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6期

28.《评中国的刑事法律改革》(法文DelareformepnaleenRPC),法国《L’Astre》,1999年

29.《不正当竞争的经济和制度分析》,载《浙江大学学报》1999,3

30.《科学研究自由的法律评价》,载《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6月

31.《中国刑法的国际化》(英文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eseCriminalLaw),SymposiumonNationalSovereigntyandGlobalization,Singapore,Sept.2000

32.《法的世界化-机遇与风险》,载《法学家》,2000年8月

33.《洗钱犯罪与我国反洗钱立法》,载《检察日报》,2001年3月13日,

35.《被告单位参与刑事诉讼方式研究》,载《法学家》2001年10月第5期,第30-40页

38.《需要一种正确的犯罪观》,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38-40

39.《做一个社会型的富人》,载《新财经》杂志2002年8月1日,第37页

40.《平庸的邪恶与盲从的犯罪》,2002年10月16-19日刑法学年会论文

42.《从“黄碟案”看刑法的界限》,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22-26

43.《论医疗事故罪的几个问题》,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74-77

44.《从国际社会废减死刑的进程看我国非暴力犯罪死刑废止问题》,载《法制日报》2003年6月26日理论专刊

45.《非专业主义与刑法学的发展》,载《现代刑事法治问题探索》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26-35

46.《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研究》,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69-75

47.《刑事政策的概念与方法》,载《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8.《刑事政策学的基本问题》,载《法学》2004年第2期

49.《有组织犯罪刑罚之比较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83-87

50.《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载《浙江学刊》2004年3期,

51.《两大法系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理论比较》,载《经济刑法》(2),2004年5月

52.《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的完善》,载《法制日报》2004年6月17日

53.《贿赂犯罪的立法规制:接轨与完善》,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8月25日第4版

54.《死缓制度的刑事政策意义及其扩张》,载《法学家》2004年第5期

55.《受贿罪不能有起步价》,载《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15日

56.《刑法宪法化》,《云南大学学报》2005年4期,6-9

57.《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3期

58.《民意与死刑适用》,载《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五卷,107-109

59.《对未成年人判处无期徒刑是错误》,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7期

60.《死刑核准权的法律冲突》,载《燎望东方》2005年3月25日

61.《应加强刑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载《法学家》2005年第3期,24-27

62.《作为治道的刑事政策》,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58-66

63.《贿赂犯罪十问》,载《人民检察》2005年7期(上),24

64.《重罪轻罪的划分及其意义》,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5期,22-25

66.《独具特色的芬兰刑法制度》,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10-118

67.《什么是信用》,载《法制日报》,2006年2月9日

68.《生命权的优先该如何体现》,载《法制日报》,2006年2月9日

69.《论刑事政策(学)的若干问题》,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4期,16-22

70.《论中国废除死刑的路径选择》,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45-55,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2007-2

71.《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载《法律科学》2006第5期,69-76

72.《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中国刑法改革》,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5期,132-137

73.《在宽严和轻重之间寻求平衡》,载《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37-40

74.《从政策上控制死刑》,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7期,37-39

76.《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3期

77.《和谐的社会与和谐的法律》,载《民主与法制》2006年第20期,28

78.《论茶座的功能》,载《法学家茶座》第12期,2006年10月;136-138

79.《宽严相济与和谐社会》,载《法制日报》2006年11月23日

80.《宽严并进刑事政策在台湾地区的实践》,载《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16-22

81.《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对中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启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期,99-10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81-87。

82.《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43-47;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7年4月

83.《商业贿赂犯罪及其刑事实体立法规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232-238

87.《网络犯罪被害与被害预防》,载《公安学刊》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P6-9

88.《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应然追求》,载《法学论坛》2007年3期,59-65

89.《中国刑事政策与刑法理论的发展方向》(中、韩文),载韩国《比较刑事法研究》2006年7月,143-171

90.《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犯罪构成要件刍议》,载《河北法学》2007年7月第7期,39-42

91.《日本被害人保护制度及其启示》,载《理论探索》2007年第5期,142-146

92.《论文答辩的技巧与方法》,载《法学家茶座》第13辑,2007年1月

93.《师范与规范》,载《法制日报》,2007年6月17日

94.《我在法兰西学院听课》,载《法制日报》2007年8月12日

95.《死刑核准权收回的实质问题》,载《刑法论丛》第11期,2007年,238-245

96.《论我国第333条的立法完善》,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65-68

97.《从黑砖窑案看刑法244条之完善》,载《人民检察》2007年20期,55-57

98.《与众不同是一种权利》,载《法学家茶座》第17辑,2007年11月,62-65

99.《一种违法性认识理论的新主张及其在涉林案件犯罪故意认定中的具体运用》,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13-18

100.《和谐社会语境下犯罪被害人调查的意义及其方案设计》,载《犯罪研究》2007年第6期,28-32

101.《故意杀人罪中行为性质的认定与量刑情节的考察》,载《中国案例指导》,法律出版社,2007年6月,3-16

102.《长期合同与长治久安》,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5期,55-56

103.《从亚里斯多德到周秋田》,载《法学家茶座》2008年2月,第20辑,152-154

104.《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2期,63-72

105.《权利的双向寻租及法律规制》,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23-28

106.《传染病防止失职罪的主体范围研究》,载《人民检察》2008年6月第11期,41-44.

107.《知识产权犯罪门槛的下降及其意义》,载《政治与法律》第2008年第7期,16-2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10期,38-43

108.《刑事政策研究的中国特色》,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1期,9-14.

109.《政治系统理论视野中的刑事政策科学》,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1月,21-26

110.《完善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65-69

111.《通吃现象和腐败的马太效应的遏制》,载《人民检察》2009年2月第3期,41-42

112.《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完善》,载《南都学坛》2009年第3期,84-89

113.《我国被害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河北法学》2009第5期,65-69

114.《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整体调整》,《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4期,63-71

115.《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语境下中国死刑废止前景展望》,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10期,36-40

116.《选择的智慧与利益的博弈》,载《中国审判》2009年第6期,44-45

119.《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语境下中国死刑废止前景展望》,《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433-445

120.《论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及其完善》,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7月第4期(第22卷,总112期),第5-10页。

121.《犯罪构成理论若干问题梳理》,载《南都学坛》2010年6期,第30卷总126期,80-84

122.《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典化》,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7期,9月,总581期

123.《海峡两岸涉黑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海峡两岸司法实务热点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6月,32-39

124.《社会敌意(社会冲突)的制度调控—兼论刑法的面孔》,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5期(第22卷,总113期),第48-54页。

125.《城中村治理—撕开二元制度的面纱》,载《清风》2010年第12期,总第012期,第32-33页。

126.《加强对民生的刑法保护-民生刑法之提倡》,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12期,总202期,三十一卷,第10-13页。

127.《风险社会的刑事政策与刑法》,载《法学论坛》2011年。

128.《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与少年司法制度改革》,载《法治研究》2011年第3期,41-46

129.《犯罪分层及其意义》,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147-149

外文类

1.法文:《LadélinquncedesjeunesenRPC》,in《Archivesdepolitiquecriminelle》,Paris,France,1988

2.法文:《Droitchinois》in,SousDir.AntonioCasseseetMireilleDelmas-Marty,PUF,juin2002,P.345-365

3.法文:Lalimitedudroit,in,Volume2-Comparaison,sousDir.MireilleDelmas-MartyetZhangNaigen,Societedelegislationcompare,Paris,2004,3,p.123-130

4.法文:ReponsedelaJuisticepenaleaudefid’unecatastrophesanitairesoudaine,ZhaoBingzhi,LuJianpingetSunping,in,October2004,Paris,France

5.法文:L’influencedesconventionsinternationalsdesdroitsdel’hommesurlareformedudroitpenalchinois,inColloque,15-17dec2004,Paris

6.英文:China’sattitudetowardstheICC,inJournalofInternationalCriminalJustice,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3,P608-620

7.法文:MDMetson,inMireilleDELMAS-MARTYetLESANNEESUMR,Societedelegislationcomparee,Paris,2005,p197-201.

8.英文:DeathpenaltyreforminChinabeforeratificationofICCPR,JournalofInternationalCriminalJustice,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

9.日文:当代中国刑罚政策的发展变革,日本北海道大学《北大法学论集》(ISSN0385-5953)第58卷第5号,2008年1月,101-117

10.日文:民间社会在中国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转型,日本北海道大学《北大法学论集》(ISSN0385-5953)第58卷第5号,2008年1月,118-137

13.法文:RegardscroisessurlareformedelapeinedemortenChine,inRevuedesciencescriminellesetdedroitpenalcompare,2008-3,septembre,537-541

14.英文:DeathpenaltyinPRC:QuoVadis,inRevuejuridiqueeteconomiqueEurope-Chine(ISSN1766-5914),2009-6,p131-153

15.英文:OntheapplicationofthedeathpenaltyandPublicopinion,inChineseSociology&Anthropology(ISSN0009-4625/2009),vol41,no4,TheDebateontheabolitionofCapitalPunishmentasappliedtoEconomicCrimesinChina,Summer2009,pp66-79.SSCI.

16.法文:Laprotetciondelasecuritealimentaireendroitpenalchinois,inRevueinternationalededroiteconomique,RIDE,2009

17.英文:TheUniversalJurisdictioninChineseCriminalLaw,SeminaronMajorIssuesabouttheICC,Hainan,9-12/2/2003

18.英文:TheCyber-crimeandcriminallegislationinPRC,2003-4-9—11,Athens,Greece,AIDPColloquiumonCyber-crime.(withZhaoBingzhi)

19.西班牙文:LareformadelsistemadelapenademuerteenChinaantesdelaratificaciondelpactointernacionaldederechoscivilesypoliticos,in《Hacialaabolicionuniversaldelapenacapital》,Valencia,,2010,pp311-340

20.日文: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整体完善,载日本北海道大学《北大法学论集》第60卷,第6号,2010年3月,第248-268页

21.意大利文:LariformadellapenadimorteinCina(中国的死刑制度改革),in《Ildirittodiuccidere》,Feltrinelli,Milano,2010年6月,PP223-246

22.法文:L’epeedel’academiciennedeMireilleDelmas-Marty,14-mai-2009,Lareleve-TemoignagedeLUJianping

23.韩文:中国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载《比较刑事法杂志》韩国比较刑事法学会,2010年第12卷,第2期

四、社会兼职

(一)法律实务兼职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2012年12月28日—2015年7月)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8-4—2011年5月)

杭州星韵律师事务所副主任(1990-1993)

中国国际商会浙江国际调解中心调解员

(二)学术兼职

国际刑法学协会副秘书长兼执行委员(1999.9--2014年10月)

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2006-2011年8月),常务副主席(2011年8月--)

国际犯罪学会理事(2005-6—2009年)

国际社会防卫学会理事兼亚太区秘书长(2008-12--)

澳大利亚安全与警务中心(CEPS)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理事(2012.3—)

THE END
1.陈志军2.《刑法条文·说理·案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独立编著 3.《英美刑法学》(第二版)(赵秉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参编 4.《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第二卷、第三卷、第六卷)(赵秉志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版,参编 5.《危害国防利益罪》(黄林异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编 https://baike.sogou.com/v167136378.htm
2.中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驻云南记者站电话,中共中央政法委电话号码是:0871-63180217我要删除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6日 中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驻云南记者站的更多信息 所在城市:昆明 西山区 详细地址:石桥铺28号2楼 所属分类:出版社 简介:人均0 关于中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驻云南记者站的完整信息 https://dianhua.mapbar.com/MAPITBXPSEXRJBSETBXPC.html
3.宋功德8、 《平衡论:行政法的跨世纪理论》,独著,载《法制日报》2000年9月3日(上)、9月10日(下) 9、 《行政法的失衡与平衡》,与罗豪才合著,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10、 《行政法的制度变迁》,独著,载《行政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 http://www.calaw.cn/teacher/StarDetail.asp?pkno=66
4.《新民说·法的中国性》(王人博)简介书评在线阅读中纪委2014年度推荐图书;凤凰网2014年度十大好书;法制日报2014年度十大法治图书;入围新京报2014年度社科好书。两种封面,**发放 作者:王人博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27.00 定价 ¥36.00 配送至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59143.html
5.法治日报(含手机客户端)订报邮发:141刊期: 日报 单价: 1.3 邮发代号: 1-41 出版日期: 0 出版社名称: 法制日报社 收订种类: 按期 《法治日报(含手机客户端)》隶属于法制日报社,邮发代号1-41。 是中央主要报纸之一,是中国政法战线的喉舌,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舆论阵地。 1. 本站下单的所有报纸刊物都不存在邮费,无需另付 2.您成功下单http://wap.17dingbao.com/paper-612
6.第9辑合订本歌星刘欢偷税漏税原载《法制日报》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作者:大千世界报社 出版社:大千世界报社 出版时间:1989-05-00 印刷时间:0000-00-00 ,购买大千世界 第9辑合订本 歌星刘欢偷税漏税原载《法制日报》、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的污毁者)等综合其他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http://shop.kongfz.com/20384/270376427/
7.赵万一简介赵万一简历9.《中国房产法的理论与实务》(主编。专著)1992年5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10.《中国农村经济法制研究》(专著。合著。国家社科基金“七。五”重点规划课题)1992年11月重庆出版社出版。 11.《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专著。合著)1993年4月重庆出版社出版。 12.《商法原理》(教材。合著)1993年4月中国政法https://xuexiao.chazidian.com/jiaoshi164922/
8.我国的公民参与立法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5]志灵:《“听涨会”频现突显程序正义的残缺》,载《法制日报》2008年10月23日第3版。 [6]参见徐显明:《公民参与立法的法理学分析》(这是提交给2004年7月12—13日中加“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国际研讨会的论文)。 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rdlt/fzjs/2009-07/31/content_1512323_2.htm
9.《法制日报》新传界《法制日报》 Legal Daily 中央政法委员会机关报。由中央政法委员会领导、司法部主管,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立足法制领域的中央级综合性法制专业日报。前身《中国法制报》于1980年8月1日正式创刊。1988 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法制日报》。办报宗旨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内容定位:政法战线喉舌,民主法治阵地,法https://www.jcwiki.net/medium/chinese-media/22270.html
10.我与法制日报我与《法制日报》的“缘”与“圆”35年来,从法律出版社《法律与生活》杂志的成长到主编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律师》杂志,从负责团中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到接任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辑,一直没有离开过新闻出版工作。同样,我也一直没有离开过《法制日报》的关照和关心。http://www.farennews.com/theme/content/2020-07/29/content_8261225.html
11.法制日报社怎么样法制日报社法制日报社工资:¥8.2k,在北京最佳人气出版公司中排名第91,想了解法制日报社福利待遇,最新招聘,员工评价,公司介绍和办公环境,就上职友集。发现和了解你未来的雇主。https://www.jobui.com/company/563442/
12.出版品牌的思考(精选十篇)[1]黄闽.不需惊喜只被感动[N].法制日报,2016-1-4. [2]林君.出版社应努力提升出版品牌的文化内涵[J].编辑之友,2006(1):18-20. 出版品牌的思考 篇2 [摘要]我国出版业通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出版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图书品种繁多,内容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图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个出版社今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s9dk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