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出版社招聘公告

中国检察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主办,是全国检察机关唯一一家出版机构,于2019年完成中央文化企业公司制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出版社始终坚持“立足检察,面向社会”的出版方针,以检察理论与实务、法律图书出版为主,同时配合本版图书出版音像、电子、互联网制品,已形成鲜明的出版风格和品牌特色,充分发挥宣传法治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因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

一、应聘人员基本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2.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检察事业和出版工作;

3.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4.应届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28周岁(1994年3月以后出生),社会在职人员不超过35周岁(1987年3月以后出生);

5.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6.符合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7.曾受过刑事处罚、党纪政务处分,被开除党籍,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受到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不得报名;

8.报名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

二、招聘岗位

(一)图书编辑5名

岗位职责:1.负责法律类稿件的选题策划及审读、编辑加工等案头工作;2.负责对书稿的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环节进行沟通协调;3.参与图书营销推广,撰写营销文案,参与新媒体宣传活动;4.负责所责编图书从出版到发行的全流程。

(二)技术编辑1名

(三)财务会计1名

岗位职责:1.负责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2.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审核各项开支;3.负责各种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核、分析工作。

工作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香山南路109号。

薪酬待遇:享受法定节假日、“六险一金”待遇,提供早、午餐及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薪资面议。

(一)报名

2.报名材料:社会在职人员须提供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个人简历、毕业生推荐表和学校教务部门统一打印盖章的成绩单复印件。

(二)资格审查

根据发布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初步资格审查,确定参加笔试人员名单,其间可能根据需要请应聘人员补充有关材料。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全过程。

(三)考试

1.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不指定复习用书和范围,总成绩满分100分,合格分数线60分。参加考试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缺少证件的应聘人员不得参加考试。

3.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1:1的比例确定岗位的体检、考察人选。

(四)体检和考察

1.按照报名应聘人员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参加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2.体检安排到指定医院进行,标准原则上参照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执行。

3.考察中发现不符合聘用条件的或者考生本人自愿放弃的,按综合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或者研究取消该招聘岗位或核减公开招聘人数。

(五)公示和聘用

1.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深入比选,经我社领导班子研究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国检察出版社官方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THE END
1.2025校园招聘中国检察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就业信息网中国检察出版社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主办的全国检察系统唯一一家出版机构。自1989年成立以来,以立足检察、宣传法治、服务社会为宗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出版了大量刑事法律、检察理论与实务、案例研究、检察业务培训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书籍及数字产品。众多图书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https://xyzp.haitou.cc/article/3294968.html
2.出版社招聘校对出版社招聘校对招聘猎聘出版社招聘校对招聘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出版社招聘校对招聘信息,有超过10000多出版社招聘校对招聘信息任你选寻,招聘出版社招聘校对人才就来猎聘出版社招聘校对招聘!求职找工作就用猎聘聊。https://m.liepin.com/s/bc27e8edc1e0d19bfe4fc13e8b505761/
3.中国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怎么样?薪酬福利加班情况中国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工资待遇怎么样?想了解中国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工资待遇福利分析,就上职友集。发现和了解你未来的雇主https://www.jobui.com/company/16178964/salary/
4.法律编辑法律编辑招聘福利待遇:面议。 公司介绍(Company Introduction) 法律出版社创建于1954年,是中国著名的法律专业出版商和法律信息提供商。 法律出版社50余年来的图书出版,完整地记录了中国法制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教育培养了几代法律人才队伍,推动了法学研究和法律思想的普及,为广大立法、司法和其他法律工作者提供了信息、知识与工具资料。http://car.36hjob.com/job-PJqKT.html
5.浙江省常用劳动法律法规目录5篇(全文)浙江省常用劳动法律法规目录 第4篇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2月 开本:16开精装 册数:4册 光盘数:0 定价:998元 优惠价:468元 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劳动管理全程操作 第一篇综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1mdo022.html
6.很多人知道了这些事,强烈地不再愿意去念法律法律出版社编辑整理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料馆、森林读书会 ?钱端升(1900年2月25日--1990年1月21日),字寿朋,生于上海,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社会活动家。他17岁考入清华大学,19岁被选送美国留学,24岁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相继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新中国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143756511062118400
7.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法律法学毕业论文)(精选8篇)法律出版社 1983年 浙江出版社 1995年 载《中国法学》1990年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 2004年 《行政法概要》 《行政法学原理》 《论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篇2: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法律法学毕业论文) 一、引言:从“行政自由裁量权”谈起 倡导“无法律则无行政”的古典法治主义者绝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1oauk0q.html
8.中国劳动权法律保护之现状及反思[③]【德】杜茨著《劳动法》张国文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④]沈同仙《劳动权探析》,载《法学》1997年第8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⑥]袁曙宏《建立统一的公法学》,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⑦]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1/06/id/453748.shtml
9.法学图书馆简史1990年,图书资料室应邀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的修改项目,承担修改《科图法》法律类目的任务。该书于1994年12月出版。1993年7月图书馆接受全国政法院校协作委员会的委托,于1994年9月第一次主办出版了《政法图书馆》专集。1994年9月,图书馆又应人民日报出版社之邀,组织本馆法学专业人员,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5106
10.法律规定出版社保护期多少年?专家导读 法律规定出版社保护期为十年,即出版者对出版社会的授权保护期为十年,在期限届满之前,出版社的相关出版行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保护期之后,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使用图书,但不能侵犯版权。 法律规定出版社保护期多少年? 一、法律规定出版社保护期多少年? 《著作权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https://mip.64365.com/zs/1169732.aspx
11.论国际法在中国的发展走向另一方面,中国国际法研究的两部奠基之作,亦是经典之作——梁西所著《现代国际组织》和李浩培所著《条约法概论》分别在1984年和1987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和法律出版社出版。总而言之,“国际法的研究工作也较快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1980年,我们还没有自己编写的公开出版的国际法方面的教科书。而今天,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91.html
12.中国税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参见刘剑文:《中国税收立法研究》,载《经济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不过,这虽然是中国税法学研究滞后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是我们认为其并不足以解释全部现象。因历史原因耽误的法学学科并非只有税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传统学科同样难逃厄运,可是它们现在却得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10年来法学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204342_6755.html
13.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10]笔者也曾做出过这样的解释,参见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143页。 [11]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学》(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2页。 [12]冯晓青:《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 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1430
14.常凯:论中国的罢工权立法[10]见刘海年、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建构》,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第84页。 [11]见《中央关于处理罢工课问题的指示》,1957年3月。 [12]当然,但并不是各地都能处理好这种事件。如有的雇主在接受罢工工人条件复工后,再分批解雇和开除参加罢工的骨干份子;也有一些地方领导,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出发,认为http://www.wyzxwk.com/Article/gongnong/2010/12/15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