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材大盘点,这些经典你都读过吗?刑法学法理学民法学知识产权法

“一本平庸的教科书会拒优秀学子于门外,而一本优秀的教科书则会让平庸的学生变得专一。”在法学教材的书海中,除了门类齐全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是广大法学生学习的首要依据之外,众多经典优秀的法学教材也是打好法律学习基础的必备法宝。这些教材出自名家、内容丰富深刻,启迪了无数法科学子。

民法学

市面上的民法学主流教材

《民法总论(第六版)》梁慧星法律出版社

民法总论是带领法学学子走进法学大门的第一课,而梁慧星教授的这本《民法总论》则是众多法学生学习民法的第一本书。作为入门之选,该教材的地位很难被逾越。

“梁老师是02年民法典草案总则编的起草人,权威性自不待言。薄薄一本书把民总讲得深入浅出,颇见功力。更兼以比较法学的视角,从罗马法、德国民法到近现代各国民法,列举各派学说,学贯古今中西,论述纵横捭阖,非常适合入门。”

在本书中,梁慧星教授不仅致力于帮助读者构建民法思维框架,厘清基本概念,也对民法典的编纂提出了颇具前瞻性与建设性的意见,为初学者进入博大精深的民法学之门提供了指引与路径。这本教材极具简洁之美,但内容常读常新,通篇读下来,全书处处都体现着梁慧星教授作为一名学者的使命——“为权利而斗争”。而这种使命与信念也正是所有民法初学者应该秉承与坚守的。

《民法总论(第二版)》朱庆育北京大学出版社

说到朱庆育老师的《民法总论》,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该书是民法总论研究领域的力作,更被认为是国内“最难读懂”的民法总论教科书。

作者朱庆育,现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典评注研究中心主任。朱教授曾因国内教科书紧缺而遍读民国法学著作,也深受德国潘德克顿法学影响,授课风格独树一帜,颇有民国学者之遗风,江湖人称“朱大侠“。

“精准的德国工艺,完全无愧于恐怖的9.7分。法律行为的两章尤称典范,值得反复研读。民法总则实施不久买来的,到民法典快实施了终于读完了……”

“表达是一种艺术”,读朱教授的《民法总论》,定会深深地被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所折服,打通民法的“任督二脉”。也许,该书的理论难度颇高,作为法学生,可能本科毕业也无法完全领悟,甚至很多人都是大一的时候买,大四毕业了还未拆封。但该书完美地展示了德系民法人扎实的研究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水准的研究能力,是民法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不可多得的高水准学习参考用书,是无数法学学子心中的珠穆朗玛峰。

刑法学

市面上的刑法学主流教材

《刑法学(第六版)》张明楷法律出版社

豆瓣评分9.6分,总页数1724页,较第五版扩容近六十万字……拥有这样惊人数据的,正是张明楷教授的代表作——《刑法学》。作为刑法学领域第一部独著教材,本书是1949年以来内地出版被引用率最高的个人著作。

因为篇幅过长,该书被法学生们戏称为“太皇太后”。对于刑法的初学者来说,阅读本书确实有些许艰深。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个戏称也恰恰体现了该书在刑法学爱好者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者张明楷,现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对于教材的修订,他展现出一名学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便本书第六版于2021年刚问世,张明楷教授仍会为下一版的修订不断批注新的想法,补充完善值得探讨的案例与观点,这不仅是因为他对现实问题有着深刻洞察,更是源于一位刑法学者的社会责任感。

该书体现了张明楷教授强烈的个人风格,尽管其中的很多观点都与刑法界的主流观点有出入,但张教授的理论体系构建完整,分析问题的逻辑自洽,在刑法学界是别具一格的存在。

“耐心一章章读下去。我越读得细,心中的反对意见难免也越来越多,很想在未来一一作文反驳。但同时,对作者的敬佩并不因此减少。面对这浩瀚体系,我很渺小。”

“通过对张老师观点的商榷,以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张老师的‘太黄太厚’及其再版有着重要的学术史价值。”

也许在阅读过程中,不是每位读者都能接受张明楷教授的观点,但该书展示出来的张教授的刑法世界绝对值得每个刑法爱好者探索。

《刑法总论(第四版)》周光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颁布催促着周光权教授修订完成了本书的第四版,出版以来,该书已成为多所高校的考研指定参考用书。在本书中,周光权教授按照阶层的犯罪论体系,讨论犯罪成立的主观、客观要件和犯罪排除事由,在“体系的思考”上迈出了关键步伐。与此书配套的还有《刑法各论》,适合一起学习。

作者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被评为“2022年度法治人物”。对于刑法教材的写作,周光权教授认为,”理想的教科书”应该满足无矛盾、实用性、批判精神三要素。“如此说来,对于教科书的修订始终‘在路上’。我所期待的‘理想的教科书’,永远是下一版!”

不同于张明楷教授的结果无价值论立场,周光权教授持行为无价值论立场。所以在学习完张明楷教授的教材后,再学习周光权教授的教材,可能会对二者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当然,到底哪个观点更加合理,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评判本书的优劣,有读者认为:“有些部分总感觉有点啰嗦,对于我这个初学者而言部分论证还是略不好理解。但是在读了林钰雄的新刑法总则后再读这本时便一下子易读了许多,对于我的基础构建有很大的帮助。”

宪法学

市面上的宪法学主流教材

《宪法学(第六版)》焦洪昌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宪法学》可以说是法大学子宪法课上人手一本的“绿皮书”。作者秉持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理念,以中国当下的宪法规范及问题为言说对象,向读者描述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构成,解说了国家权力的配置方式,同时不失与西方宪法的比较和对宪政实践的考察。对有志于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深入研读本书就成为必要。

主编焦洪昌长期从事宪法学、人权理论、宪政理论研究,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对于时政热点、立法动态有着敏感准确的把握。

倚宪论道,援宪而行。作为被法学生广泛选择的经典教材,该书体系性强、结构清晰严谨、详略得当、准确、简明地阐释了宪法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既吸纳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本真的宪制实践,十分适合宪法初学者进行入门学习,为深入学习研究宪法打好坚实的基础。

《宪法学讲义》林来梵清华大学出版社

该书原为林来梵教授讲授本科“宪法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全套课堂讲义实录,是近年来我国最为畅销的宪法学读物之一。

作者林来梵,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被认为是我国“规范宪法学”的代表性学者。

太穷了就不宜学法学,因为你容易偏激;太富了也不宜学法学,因为你可能缺少对人类苦难的理解。违宪审查制度具有一种类似于“排毒养颜”的功效。如果大家都默默忍受基本权利遭受侵犯,那么基本权利就真的会像猫咪一样在睡懒觉了。

有读者点评道,宪法学本来是学得最艰深的一门课,但看完这本《宪法学讲义》后才发现,宪法原来可以如此鲜活。

公司法

市面上的公司法主流教材

《公司法学(第五版)》李建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该书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一大创新之处在于章节结构的安排。作者按照法律制度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将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分为了五个重要部分:公司与公司法、公司的组织过程、公司金融、股东权利、公司治理。带领读者从全新的思维路径了解公司法。

作者李建伟,现任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商法研究所所长。李老师多次获评法大“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李建伟教授的授课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而在书中他坚持运用法言法语,因为“法学教科书的语言之美,我理解,首在其严谨逻辑之美,次在其语义精确之美,后在其用语凝练之美。”

为了使本书的章节编排更合理,李建伟教授收集了近三十本欧美公司法教材进行研究。他赞同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认为“只有授课者、著作者通晓受众的需求之所在,始能为后者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做到授业解惑。”同时,作为长期一线授课的大学教师,李建伟教授对法学本科生的阅读需求了解有着清晰认识,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优势所在。读者们也纷纷表示:“伟哥实在是个很关怀实践的人,这点在书中许多部分都有所体现。”

《公司法学(修订版)》朱锦清清华大学出版社

该书是一本具有与国际性的公司法学教材,豆瓣评分高达9.3分!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朱锦清教授没有局限于学术界,而是充分吸收我国法院的判例,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实务和国外的判例、规则与学术讨论作为素材,为理论讲解服务。

作者朱锦清,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四所大学的法学院深入学习,而后又在联邦地区法院和华尔街的律师事务所Sullivan&Cromwell工作,因而具有较好的法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他的著作也体现了这样的学术背景,读者认为这是本“很有野心”的案例书籍:

“花了挺久终于看完,大篇幅都是美国案例,基本看完之后反而对美国公司法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中国法院的判词相较之下显得贫瘠而刻板。”

“必须打满分的一本书,公司法解释的深入浅出,理解法条背后的法理和逻辑,几乎每项条款都对应案例分析,常备工具书系列。”

该书是朱锦清教授30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成果,书中选用的案例都具有权威出处,朱老师通过对类案的分析推导出司法解释,令读者更能体会到法律背后的原理,体会到公司法的魅力。此外,在书中,朱老师多次表达了对中国法院判词书写的不满,引发读者对中国法律实务的反思。总之,这本教材资料详实,兼具实务性与国际视野,具有长期研读的价值。

民法

物债二分的逻辑

市面上的主流教材

《债法原理》王泽鉴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法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套“宝典”,江湖人称“天龙八部”,那就是王泽鉴教授的八本《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这八本书在两岸乃至国际法学界均赫赫有名,也是台湾法律系学生必备的民法教材。这本《债法原理》则是教材代表作“九阳真经”系列之一。

作者王泽鉴先生是台湾著名民法学家,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在慕尼黑大学求学期间师承德国法学家卡尔·拉伦茨教授研究民法及法学方法论。自1994年起任台湾当局司法机构大法官,于2003年卸任。现任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其理论成就与实务经验令后人望尘莫及。

对于民法爱好者来说,不仅是这本《债法原理》,整套书籍均是值得潜心阅读,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谈及写这套书的初衷,王泽鉴教授说:“从德国回来之后我就发现台湾的法律研究还是存在教科书理论的程式上,所以我就把在德国所学习的这一套理论或学习的方法用在台湾的判决里面了。于是,我开始写民法的判例学说,第一本大概写了两三年,以后就大概两年写一本,所以就写了近二十年。二十年也是台湾民法的发展过程,这个书就是台湾民法发展史。”

王泽鉴先生的著作一直保持着以案说理的写作风格,十分注重对案例的分析,因为他坚信“法律就是一个身体,学说是神经,判例是肌肉、骨骼。骨骼不健康、肌肉不健全,没有神经来运作,那么身体不能动。”这种研究风格也对两岸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王教授曾指出,“两岸的交流不仅是法条,更是建立在案例的比较上,这个是两岸真正要交流的重点。我这个书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在于此。”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恢复高等法学教育时,面临着严重的法学书籍荒,两卷影印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对于渴望知识的人们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徐涤宁教授就曾“因迷醉于其精细的法理和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终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主动申请罚款'的方式变其公用为私有。”台湾民法学对大陆民法学的影响,王泽鉴教授的研究对大陆学术界的影响,早在那时就已奠基。

“九阳真经”不仅是法学生们想要品读的经典,也是众多知名教授力荐的书目。中国政法大学刘家安教授回忆道,“随着海峡两岸初开法学交流,王泽鉴先生的台湾原版著作开始流入大陆,记得当年每获先生一本著作,必如饥似渴地阅读,多年研习民法的许多困惑也随之一一解开。”北大法学教授葛云松则高度评价道:

物权法

《民法物权》刘家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年刘家安教授出版独著《物权法论》,并于2015年将该书更新至第二版,该教材简明扼要,尽管覆盖物权法体系的全部内容,但仅有20余万字,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深受法学学子的喜爱。这本《民法物权》则是刘家安教授在民法典时代到来后,结合物权法方面学术研究、司法实践与立法的新情况潜心数年编写而成的全新著作。该书出版仅一月有余,豆瓣评分就飙升至9.8分,受欢迎程度较《物权法论》更上了一个台阶,是当今物权法领域兼具经典性与前沿性的不可多得的教材。

作者刘家安,现任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民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物权法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权法、债法、罗马法等。刘家安老师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罗马法王子”,曾连续五届、十年,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课堂场场爆满,两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连讲台上也会被自带凳子来听课的学生占满。

该书继续保持了《物权法论》简明扼要的写作特点。正如刘家安老师的授课风格一样,在激情中带着细腻,他讲授很多知识点的语言之简练、逻辑之清晰让人感受到武功练到最后都是大巧不工、朴实无华的,而这背后体现出的正是他深厚的民法学功底。刘家安老师一直是个喜欢安静、慢生活的人,面对日渐喧嚣的学术界,他始终相信厚积才能薄发,写东西关键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是不能着急的。“还是安安静静地待着,多看点书,慢慢积累吧。”也正因此,这本《民法物权》历时多年才最终产出。对于最新版,有读者评价道:

相比较第二版而言,这一版的图书是根据民法典以及物权编解释进行修订的,更加符合现行法。虽然物权的整体知识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对于知识点以及理论上的深化仍然是这一本书的亮点。定性为简明教科书,目的在于掌握基础物权知识。可读性极强。一如既往的优秀。

知识产权法

智慧成果的保护

《知识产权法教程(第七版)》王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豆瓣评分9.8分,豆瓣唯一的一本高分知产综合图书,看后感觉名不虚传。作者熟稔国内外立法现状,对法条的解读信手拈来;书里的许多理论探究和案例分析很有说服力,比如对修改权的批评,对《九层妖塔》案的点评等。

知识产权法律规则高度抽象复杂,且与人们的常识经验有相当距离,难以为初学者所理解。对此,王迁教授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充分利用案例说理,力求将每一个概念和法律条文,都讲解得清晰明了。有读者认为该书:

一本完美的教科书。逻辑清晰,绘声绘色——如同《傅鼎生讲物权法》;案例丰富,深挖内涵——如同朱锦清《证券法学》;讲普通话,不文言文——比大部分民法教材好读很多。

《知识产权法》吴汉东法律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先行者和领军者、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吴汉东教授独著的体系型教科书,是其近四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成果的概括。

作者吴汉东,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2011年两次被评为“年度十大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2009年、2011年两度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为“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力50人”。著有“当代中国法学文库·吴汉东法学研究系列”七卷本,另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学术成果颇丰。

和《知产教程》相比,胜在编排及内部观点足够清晰、体系严密、和其他部门法的协调一致,以及并未省略对新型知识产权的论述。“可读易懂”不是评价教材好坏的唯一标准,若沉溺于故事而盲目接受了与我国立法、实践不匹配的观点,则得不偿失。

民事诉讼法

人权保障与程序正义

《刑事诉讼法(第七版)》

陈光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该书是“红宝书”系列经典教材,自2001年出版,已经累计发行数十万册,发行量稳居全国刑事诉讼法诸多教材之首,不仅得到了全国高校法律院系师生的广泛欢迎,也曾多次获奖,其中201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经典教材奖,2015年获全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一等奖,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该书第六版出版后的5年多来,我国刑事司法改革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刑事诉讼法》亦进行了修订。故为了适应全新的法律变化,2021年,该书全新升级至第七版,以便读者更好地学习。

主编陈光中,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主任。“陈光中先生是一个中西兼容、古今贯通的学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说,“先生对于司法人权保障的推动不遗余力,有力影响了国内刑事诉讼法学的整体走向。

对司法公正抱有普遍期待,期望有罪者不逃脱法律的追究、无辜者不受错误的处罚,也期待刑事诉讼在文明的状态下进行。这本书给了我们足量的这种期待。

《刑事诉讼法:规制原理应用(第五版)》

易延友法律出版社

“基础性、知识性、完整性、可读性是本书的基本追求。使刑事诉讼法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是本书的最高使命。”该书是易延友教授融合了多年研究心得,既照顾了本科教学效果,又回应了刑诉实务操作的倾心之作,豆瓣评分高达9.2分。

易延友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都致力于“将整部刑事诉讼法解释得更加合理”,该书以法解释学为基本方法,对刑事诉讼法的重点条文和基本规则作深入浅出的阐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均是易教授踏实朴素而又饱含理想的学者风度。正如易教授在该书序言中写到的,“如果我的解释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些文本应当如何理解的探讨、争鸣、批判,我将感到无比欣慰。”两位读者这样评价道:

(易教授)坚持走"解释学"的正路,认真对待法律文本,而不是重复过去的"修改学"的老路,甚至完全偏离法学而成为自然科学附庸的所谓"试验"之类的邪路。

读易延友老师的《刑事诉讼法》教材,真的给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感动,感觉整个教材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用心血和信念写下的,对知识的阐述清晰生动,之前法考和研一学刑诉时乱成一锅粥的概念和冰冷的知识,在易老师这本书里瞬间变得通透清晰而有生命。

保障人权、程序正义是刑事诉讼的核心要义,但如今这种具有鲜明反思与批判气息的法学教材与课堂着实不多了。遇到一本好的教材,就宛如在黑暗中找到了明灯,它告诉你:原来学习法律是需要这样思考的,原来法条之外还有如此厚重的历史与哲学基础,结合现实,看来我们的法治之路还很长啊!

法理法

哲学性的思辨

《法理学导论(第三版)》

舒国滢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很多人都会认为法理学是一门高高在上,脱离日常生活的学问。在被询问到“法学是什么”,“法律是什么”等问题时感到艰深晦涩。但法理学的学习关系到对整个法律体系的理解,至关重要,也因此往往被安排在大一学年学习,故选择一本适合的法理学入门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说起法理学的入门教材,舒国滢老师的这本《法理学导论》入门经典之地位恐怕很难被逾越。该书不仅是法大学子法理学导论课堂上人手一本的“绿皮书”,也是法大考研的参考书目。

主编舒国滢教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研究所所长。1993-1994年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进修法哲学和法社会学。1995年首批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舒国滢教授在法学研究领域著述丰富,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出版个人专著、译著4部,与人合著论著5部,主编大学法科教材10余种。不仅如此,舒国滢教授还通晓英语和德语,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法理学家(如英国约翰·菲尼斯、德国的罗伯特·阿列克西、日本的铃木敬夫)素有交际,具有国际视野。舒老师也因其极高的学术地位被同学们尊称为“舒神”。

舒老师的理论功底是极为深厚的,但这本书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希望为广大读者打开进入法理学的大门。正如一位读者所言:

读完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多少我学到了的理论知识。而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开阔。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视野,终于让我窥探到了。

《法理学初阶(第六版)》

付子堂主编法律出版社

该书与《法理学进阶》和《法理学高阶》均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学科组编写的法学核心课程教材,是西政特色的“法理学三部曲”,不仅被西政学子使用,更受到众多法学生的广泛好评,豆瓣评分8.8分。其中,《法理学初阶》适用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着重讲授关于法学、法律和法治的基本知识,重在打牢理论基础;《法理学进阶》适用于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着重于对法学基本原理的深入分析与探究;《法理学高阶》则着重跟踪研究法学学术前沿问题,主要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选用参考。该套书作为西南政法大学的考研参考书目,是心仪西政的法学生必读的经典。

主编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曾获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现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该套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法理学学科理论艰深晦涩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与接受程度设计出初阶、进阶与高阶三本阶梯式理论教材,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如同“升级打怪”般,在不断的成长与挑战中完成了对法理学逐渐深刻的学习。因此,很多读者都认为这套书是很好的法理学入门教材,但也有读者认为,这样的编排显得有些冗余,有些简单的部分写得过于复杂,复杂的部分反而简单略过。具体的阅读体验还是因读者个人的水平而异。

结语

这些法学经典教材里,或许有的激起了你对法学的热爱、有的让你在与法学的“交手”过程中深感自己的无知与渺小、有的见证了你的成长和思想的蜕变。好的教材,像是良师,更像是益友。捧读着他们,似乎能真切地听到名师的教诲,更能听清自己内心对法学的热爱。你心中又有哪些认为称得上经典的法学教材想要推荐给大家呢?

THE END
1.十大法律出版社排名法律类出版社哪个好国内著名法律出版社推荐法律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法律类出版社则承担着传播法律思想、普及法律知识的重任。本文中,买购小编将带领大家看一份全国最好的法律类出版社排名榜单,上榜的有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以及中国检察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https://m.maigoo.com/citiao/list_85635.html
2.海外合作作为集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和数字出版物等跨媒体经营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人大出版社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的重镇和旗舰。 多年来,人大出版社致力于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极大推动了中外学术文化交流。以高端学术著作国际出版为特色,截至目前,人大出版社已累计输出图书版权2200余种,涉及20多个语种,与30多个http://crup.com.cn/Overseas
3.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法律出版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主办,创建于1954年,是享誉业界的法律专业出版机构和法律信息提供商,连续多年保持我国法律图书市场总体占有率、品种规模领先地位,创建至今出版图书逾2万种。现年出版新书1200余种,形成了以图书出版为主,期刊出版、音像出版、数字https://www.chinalawpress.com/index.php?_m=mod_download
4.新闻详情近日,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揭晓的2024年100种优质出版物印刷品评定名单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8种图书入选,成为本年度评定中入选数量最多的出版社,再次彰显人大出版社在图书质量方面的不懈追求。 此次入选的8种图书,涵盖学术专著、教材、大众图书等多个领域,不仅内容深邃,更在装帧设计、纸张选用、印刷装订等方面精益求精http://new.crup.cn/News/Detail?doi=dabfd238-e921-4e7a-b334-c11e6ad63001
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法律风险企查查为您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最新的法律诉讼查询,包括失信被执行人、裁判文书、等详细信息,帮助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裁判文书,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开庭公告,法院公告等相关信息。https://www.qichacha.com/csusong_265aec9b68b73cb3d14c449a3d1e0320
6.人大法律评论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册数: 33 简介· ··· 《人大法律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自主创办、独立编辑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2000年创刊,2004年出完第六辑后停办,2009年复刊。 收藏 推荐 按收藏人数排序 / 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人大法律https://book.douban.com/series/7658
7.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法律出版社达额立减当当崇旭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释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编 法律出版社【达额立减】》。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释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编 法律出版社【达额立减】》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17254658.html
8.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网站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唯一官方网站,提供出版社内的最新新闻,出版物信息,论坛等内容.http://www.npcpub.com/default.aspx
9.海门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中国法治出版社中国司法杂志社签约合作中国法治出版社总编辑、总经理王磊,中国司法杂志社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朱腾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成伟在活动上致辞,并与省司法厅、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南通市司法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一起为共建图书角揭幕,向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和基层群众赠送法律书籍。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09/t20240905_439067.html
1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Ltd),全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简称人大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4月29日,社号为011,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中国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基地。现任董事长为https://baike.sogou.com/v1842484.htm
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学出版社。198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出版中心,是中国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基地。 人大出版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综合优势,始终高扬人文社会科学的旗帜,秉承“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出版理念,实施精品战略,以出色的出版物传播https://www.cnpp.cn/pinpai/69578.html
12.法学排名及法学介绍6篇(全文)学院简介:人大法学院是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更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先后有9名教授13次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过法制讲座。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l2y8m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