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恪尽职守,孜孜不倦;他肩负责任,心系大众;他以善为风,砥砺扬帆。他十年如一日,为事业尽心勤勉,为社会纳言献策,为弱者奔走相助。他就是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湘潭)的律师——晏军。
1998年夏天,晏军刚毕业,随即进入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实习。此后3年,在法院的工作,让晏军对律师行业有了向往,也深刻感受到律师的价值。
在当时的他看来,律师不仅可以帮助当事人维护权益,也能让法官更全面地了解案情,许多时候跟公诉人同等重要。
2003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晏军成为一名专职律师。
孜孜不倦,奔走普法
从事律师职业以来,晏军凭着对法律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取得了不俗成绩,亦赢得多方赞誉。
在提供律师服务的过程中,发现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晏军往往不计报酬,主动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在承办农民工楚某某案时,他竭尽全力帮当事人讨薪,不但律师费分文未收,还为其承担了2000元的鉴定费。
晏军曾为单静利、许利等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使二人由死刑改为死缓。这两起案件都已被《湖南省律师优秀案例集》收录,而单个律师两起案列同时收录的情况,极少出现。
在不断磨砺专业领域的同时,晏军还主动担当社会职责,致力于社会普法工作,带领湖南人和人(湘潭)律师事务所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对口服务韶山乡、杨林乡,积极引导村干部和村民更多地用法治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
在晏军看来,普法工作重要的是解释法律背后深层次的逻辑,培养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
不忘初心,履职尽责
晏军不仅是一名有情怀的律师,还是一名有温度的政协委员。
作为湘潭市政协委员的晏军,十二年来,他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民建言。因为律师的职业属性,晏军对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入,看待问题更为全面,所提提案也就更准、更实。
2015年,晏军在工作中发现,湘潭市房产办证遗留问题正困扰着不少市民。不少市民倾注毕生心血和积蓄购买的住房,却一直拿不到‘红本本’。
政协委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晏军决心为群众发声,去助推问题的解决。
晏军还了解到,这一问题涉及到湘潭市近3万个家庭10万余人。没有房产证,他们将遇到不能给小孩上户口、小孩不能就近入学、房子不能抵押贷款等多重问题。
担任湘潭市政协委员12年,连续担任两届市政协常委,晏军曾6次在市政协全会上作大会发言,提交提案近40件,被采纳的社情民意有20多件,涉及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农业发展、留守儿童保护以及促进司法为民等方方面面,是大家公认的“提案大户”。
2019年10月,湘潭市政协委员工作室相继挂牌,第一个挂牌点就是晏军所在的人和人律师事务所,湘潭市政协副主席胡振湘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认可与鼓励溢于言表。
大爱无疆,助力弱者
参政有心,议政用心。对社会,晏军是一个心怀感恩、乐于助人的人。
早在2008年,晏军便花四万元建立一个扶贫助学基金,长期关心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全国道德模范赵在和老人,资助、高中学生完成学业,如今有学生已经成功考取东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
“有些孩子因家庭的变故,上不起学,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能够改变他们的人生。”晏军先后援助了12个学生,对他而言,帮助他人已成为一种习惯。
“不要觉得公益是很高大上的事。其实不一定要捐很多钱,有时是物质上的帮助,有时是精神上的帮助,只要努力践行,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是公益。”在晏军看来,帮助他人的事,不以善小而不为,他也一直在倡导微公益。
晏军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中来,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后记: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为社会付出了多少。爱心的传递之所以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它传递的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