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律实务讲座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家庭,因为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古人云“家和万事兴”,“一家和而天下和”,可见家庭的兴衰与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婚前法律实务

(一)彩礼和嫁妆争议的处理

嫁妆,在实践中一般认为是新娘带给婆家的钱财和物品的总称,这是由女方娘家支付的。这种配送嫁妆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

下面我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嫁妆和彩礼的法律属性。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关于房产的赠与,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也就是说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均认为是对个人的赠与,这点与嫁妆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二)婚前购置房屋争议及处理

实践中,恋爱双方在结婚登记之前购置房产的情况较为普遍,若恋爱结婚不成,在分手或离婚时,恋爱期间所购置房产归属往往会产生较大争议。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3.婚前以一方名义购房,另一方全额出资。在婚恋纠纷中,表现为以一方名义购房,而全部房款由另一方(通常为男方)全部出资。恋爱不成时,对于房产归属或对方出资款是否需要退还双方往往产生纠纷。

4.婚前以双方名义购房,一方出资。实践中,此类案件的处理较为原则,若双方没有另行约定,则出资方将产权登记在双方名义下的行为,将会被视为对未出资一方的赠与,产权登记在双方名下,又无按份共有的约定,该房会被认定为共同共有。

同居期间的财产纠纷及处理原则: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而不是按共同共有处理。既能证明为个人财产的,按个人财产处理,不能证明为个人财产的按共同财产处理。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二、婚内法律实务

(二)夫妻处理共同财产的权利及限制

了解了家事代理权及特征,下面就对婚内处理财产的一般法律原则、权利及限制做简单介绍。

家事代理权的范围是“日常生活需要”,一般包括夫妻、家庭共同生活中的一切必要事项,诸如购物、保健、衣食、娱乐、医疗、接受馈赠等等。而“非因日常生活需要”是指超越了维持夫妻生活基本需要的范围,严重影响另一方或双方的正常生活(比如一方擅自处分家庭住宅,可能导致另一方或双方居住权的丧失)。因此,对家事代理权的限制,实质是为了保障夫妻共同财产的安全,防止因一方不当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可能招致的重大损失。

(三)婚内财产约定

约定财产制的概念。我国民法典规定明确规定夫妻可以对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可以约定,以排除法定财产制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约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就是指法律允许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夫妻在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及对第三人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事项作出约定,从而排除或部分排除夫妻法定财产制适用的制度。

正确看待和处理婚内财产约定。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婚前及婚内财产约定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反对意见认为:订立婚前财产约定,将会带来感情的困扰。爱情是男女双方结合的纽带和基础,爱情应是无私的。对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男女来说,互相信任,不分你我,才是最高境界。而赞成意见则认为,如果双方婚姻稳定,这个协议就不必使用,这种情况与购买保险一样,只是作为意外的保障。婚前财产协议体现了现代人对婚姻生活的高度理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金钱、财产为筹码的功利性婚姻,而且也是解决今后婚姻、财产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或放弃采用婚内财产约定。

婚内财产约定一经签订,不能轻易反悔。

例5:贾某和刘某原系夫妻。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4日,双方就离婚和财产问题进行协商。刘某书写字条一份,内容为“我与贾某由于买房和装修共花费18万元。若因感情不合离婚,我愿意付给对方10万元,两年内还清。”24日,贾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同意离婚,但就婚内刘某书写的字条内容是否有效,双方各执一词。法院审理后认为,当事人在婚内就财产作出约定,包括为以后离婚时财产的分割问题作出约定,只要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当属有效,遂判决刘某履行字条内容。

上述例子表明,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就婚前财产及婚内财产以及离婚时的分割等作出约定,只要双方系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也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那么就是有效的。

约定的对内和对外效力。婚内财产约定,对夫妻双方和第三人的法律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在对内效力方面,民法典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因此,只要夫妻在财产约定中符合约定的一般条件,不违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的约定。就夫妻双方而言,其双方的财产都应当按照约定确定归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利,造成经济损失的,受损一方有权要求赔偿;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等为家庭付出较多义务的,有权请求补偿。

在对外效力方面,民法典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夫妻一方对第三人知道该约定负有举证责任。”对第三人而言,如果婚姻关系当事人约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得财产为一方个人财产,而第三人明知该约定的,夫妻有关财产的约定对第三人发生法律效力;否则夫妻双方的约定对第三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四)“忠诚协议”的效力问题

在审理过程中,黄某同意离婚,但不同意履行忠诚协议内容。法庭经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婚姻忠诚协议是双方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该协议可以视为夫妻双方书面约定的财产所有问题,对双方皆有约束力。遂判决双方离婚,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归原告张某所有。

忠诚协议给婚姻当事人提供了一种追求美满婚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思路,其积极意义应予肯定。但它也不是解决婚姻家庭问题的妙方良药,无法对爱情做出保险。婚姻美满家庭幸福,还要靠自己经营,靠道德约束。

三、离婚法律实务

2.办理协议离婚的条件

3.办理协议离婚时应注意的程序问题

4.拟定离婚协议时应注意的问题

其次,离婚协议中的约定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对原则性的处理方式进行约定。例如,在罗列了可以列出的财产以及确定了这些财产的处理方式后,还应该明确没有列出财产的处理方式,比如在协议中约定“双方各自名下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各自名下的债务由各自承担”等,这样的约定,往往会避免出现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以后,相互扯皮,争议的情况发生。

第三,应尽量细化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和实际操作规范,使离婚协议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

1.法律规定法定判离(就是一定会判离)的情形

2.离婚纠纷中的过错

实际中,直接认定过错的证据主要有:

用于间接认定对方有过错的证据表现形式更是多样,在收集这类间接证据时,不一定要达到对方一定存在过错的最终结论,只要能证明对方在处理夫妻关系上,或处理与异性关系上的行为,是导致夫妻产生感情隔阂的原因,或者是导致夫妻产生矛盾的责任方,也对案件处理有利。这不仅从法院判决的法律角度考虑,而且也是基于与对方进行谈判及心理对抗的需要。

3、子女抚养权及抚养费

在离婚案件中,双方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战争异常激烈。如何最大可能地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一般主要从收集以下证据入手:

a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即使夫妻双方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别。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

b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很多时候,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c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有一方距离学校附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

d有表达能力子女的意见相当重要:一般来讲,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8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因此,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尤为重要的。

(2)子女抚养费及支付

a抚养费包含的基本项目:实践中,很多人认为,抚养费就是孩子的生活费,而教育费和医疗费另一方应另行支付。最高院的民法典司法解释一明确规定,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因此,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支付的抚养费中,应包括平时生活中支出的小额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如果离婚后,孩子发生较大的医疗、教育费用,可以另行起诉要求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支付。

b抚养费数额的变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和物价生活成本的提高,先前约定或判决的抚养费有可能无法满足孩子正常的生活学习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与另一方协商或以诉讼方式追加抚养费。司法实践中,对变更孩子抚养费数额应把握以下几点:

2.如果在离婚时一方不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的,双方当事人应以书面形式明确子女抚养费由一方全额承担;

3.如果支付抚养费一方以财产折抵抚养费,应该以书面形式约定折抵的数额或者期限。

THE END
1.49.婚姻家庭关系离婚结婚声音免费在线播放2.第二节 民法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2) 3.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 4.第四节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1) 5.第五节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2) 6.第六节 民事法律《婚姻艺术杂谈》婚姻、家庭、夫妻关系解读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使得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不断地受着新思潮的冲击和挑战。https://m.ximalaya.com/gerenchengzhang/19594236/162167743
2.《婚姻法》知识普法宣传讲座为进一步普及《婚姻法》的宣传和学习,实现法治宣传进社区,切实推动法治文化建设。2024年7月10日,南关街街道为了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辖区居民的素养和能力,营造浓厚学法氛围,南关街烟厂后街社区普法讲师团工作者在社区大厅给辖区居民开展《婚姻法》知识的主题法治宣传讲座。 https://gc.jiceng.zhengzhou.gov.cn/007001001/8573145.jhtml
3.蚌山区开展全国科普日《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科学普法教育知识讲座为进一步倡导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不断增强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辖区居民对《民法典》认知率,9月5日,蚌山区围绕2024年全国科普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主题,联合蚌埠市淮佑律师事务所组织喻义巷辖区青年、妇女开展《民法典》—婚姻家庭热点法律问题普法讲座。 http://bbkx.bb.ah.cn/xqkx1/bsqkx/9942021.html
4.幸福课堂为家护航——胶州法院开展婚姻家庭教育讲座讲授中,赵杰老师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不断戳中大家在经营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痛点”和“难点”,用鲜活的案例剖析了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常见误区,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收获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讲座结束后,当事人们纷纷表示对自己的婚姻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会将此刻所学运用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96888431783362644&wfr=spider&for=pc
5.婚姻家庭法律讲座20240126002210.ppt关于婚姻家庭法律讲座第1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婚姻家庭篇婚姻是建筑一个“家”,而非一间“屋子”。---婚姻格言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 ---婚姻格言第2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节婚姻家庭法 合法婚姻的建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26/5012201113011100.shtm
6.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民事法律保护为迎接2024年4月22日第61个世界法律日,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法治建设,推动职工知法尊法懂法用法,结合“医鹭仁心·一院人”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本期文化大讲堂由党委办公室和行政人事部联合开展,邀请专家为职工普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切身相关的法律知识,营造“人人懂法 以法护家”的法律氛围。邀请到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https://www.xmfh.com.cn/info/3807/14985.htm
7.《婚姻法》法律知识讲座.pptx婚姻法法律知识讲座婚姻法概述婚姻法律关系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离婚法律制度婚姻家庭法律纠纷的解决contents目录01婚姻法概述婚姻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定义具有伦理性强制性规范性等特点,旨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维护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6538363.html
8.市妇联举办《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知识讲座为进一步做好“民法典宣传月”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依法保障妇女权益的浓厚氛围,5月27日,市妇联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举办《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知识讲座,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商玉文作重点解读。 讲座中,商玉文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内容展开讲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婚姻家庭法律关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法http://jz.wenming.cn/jwmsxf/202406/t20240603_8553982.html
9.妇女权益保障法律讲座妇女权益保障法律讲座 ———山西清泽律师事务所王永生律师主讲 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七年来,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重大进步,妇女的实际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但妇女就业歧视、家庭暴力、性骚扰仍是当今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预防侵害妇女权益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妇女的权益,指导妇女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做以下演讲。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65r1wb5.html
10.助力家庭和谐!铜梁区妇联举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知识讲座日前,铜梁区妇联在东城街道玉泉社区举行“和谐家庭 法爱同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知识讲座。 活动中,律师介绍了婚姻家庭相关法律知识,包括婚姻登记具体流程、条件及相关事项等。随后,通过分享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家庭责任,并讨论了常见的婚姻纠纷及解决办法。 http://www.cqtl.cn/news/detail/100063722
11.德州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572位法律顾问护航三千王秀红说,每个月法律顾问来社区解答法律疑问,还会举行一场专题法律讲座,涉及婚姻家庭、电信诈骗、老年人权益等。如果居民有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疑问,还可以根据社区广告栏张贴的法律顾问联系方式,进行电话咨询,或者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将律师请来一对一解答。 社区有了法律顾问,很多常见的纠纷也迎刃而解,如柴市社区老旧https://m.dezhoudaily.com/p/133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