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学重点整理

卫生法的渊源和体系,法律,法规,规章?

卫生法的制定和实施立法?实施方式?效力?

卫生法法律责任。几种?各构成要求?

1、卫生法:指由国家制定、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国家意志,

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旨在确认、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目的

的行为规范体系。

2、卫生法的具体含义(P2)

(1)由国家制定、认可、解释或变更的,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2)具有国家意志性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3)以规定人体生命健康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法规

(4)调整的是涉及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5)是卫生法律规范的总和

3、卫生法的特征(P3)

(1)与自然科学紧密联系

(2)融入大量技术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

(3)采用多种调节手段

(4)反映社会共同要求

4、卫生法的调整对象(P4)

(1)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行政管理或监督属性的权利义务关系

①卫生组织关系②卫生管理关系

(2)卫生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指卫生服务关系。即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有关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3)卫生刑事法律关系:将严重侵犯生命健康权的医药卫生行为纳入了刑事法律规范的

调整范围

卫生法的作用(roleofhealthlaw):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如下)

1.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确保国家卫生政策的实现

2.规范卫生活动,保护人体健康

3.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医学科学进步

4.促进国际卫生交流与合作

5、卫生法的要素:指构成法律的基本成分。即:构成卫生法的基本元素

由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三个方面构成。(P7)

6、卫生法律规则:是指卫生法规定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者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P7)

分类:

2)强制程度上:强制性规则、任意性规则

3)内容明确与否: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7、行为模式可分为:

②应为模式(命令性法的规则)

③勿为模式(禁止性法的规则)

8、法律后果可分为:

①合法后果②违法后果

9、卫生法律原则:指卫生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是具有综合性、本原性和稳定性以及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准则,它始终贯穿于各种具体的卫生法律之中。

特有原则:

(1)保护人体健康权益的原则(首要)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国家卫生监督的原则

(4)中西医协调发展的原则

(5)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卫生法律概念(conceptsofhealthlaw)指在长期卫生法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理性概括和抽象表达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或术语。

☆三大特征——语言、法律、实践性

卫生法的渊源:指已被承认具有法律效力的卫生法律规范的各种具体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卫生法适用和解释中可援引意义上的规范。

①实质渊源:即法的本质

③形式渊源:表现形式为制定法

卫生法的体系:

根本法律

普通法律

法规、地方性法规

规章和地方性规章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10、我国成文卫生法的形式(P12)

(1)宪法(全国人大)

(2)卫生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3)卫生行政法规(国务院,主要的渊源)

(4)地方性卫生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5)卫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卫生规章(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地方人民政府)

(7)国际卫生条约

(8)其他卫生法渊源

卫生法律体系(systemofhealthlaw)指由国家现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权益的法律规范按照其自身的性质、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式,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内容:

1.公共卫生管理法律制度

3.医政管理法律制度

4.其他:人口与计划生育

11、卫生法制定又称卫生立法(healthlegislation):是指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或废止卫生法律和其他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性活动。

特有以下几个原则:

1.以保障公民健康权益为宗旨

2.遵循医学科学发展客观规律

3.多种利益关系相互协调

4.遵循我国卫生国情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四个程序:卫生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

卫生法制定的体制

1.卫生法律及其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会

2.卫生行政法规及其制定机关---国务院

3.地方性卫生法制定及其机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务会

4.卫生规章及其制定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13、卫生法实施的方式包括卫生守法、卫生执法、卫生司法和卫生法律监督四个方面。

14、广义的卫生执法包括一切执行和适用卫生法律的活动

15、狭义的卫生执法仅指国家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卫生事物的活动。一般意义上的卫生执法仅指狭义的卫生执法,即卫生行政执法。卫生

行政执法必须遵循合法性、合理性、高效率、正当程序的原则。

16、卫生法的效力:是指卫生法作为一种国家意志所具有的约束力。包括效力等级和效力范围两个方面。

THE END
1.3.西周主要刑法原则4.周初针对封国的具体情况实行的原则5[心]法制史中的25个原则,我猜你都会[打call] 1.西周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2.礼与刑的适用原则 3.西周主要刑法原则 4.周初针对封国的具体情况实行的原则 5.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 6.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7.春秋决狱的原则 8.唐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9.唐朝六杀的处罚原则 10.唐朝六赃的处罚原则 11.唐朝两税https://weibo.com/7010763109/P46CWy4hx
2.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 一、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各方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 二、不同类型的法律法规 基本 法律: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基本系统,包括宪法、国籍法等。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3.论法制原则在中国监狱管理中的确立法信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法律属性决定了监狱管理必须坚持法制原则.依法管理是监狱管理法制原则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人民警察是执行刑罚的主体,也是监狱管理的主体,监狱管理的法制原则能否得到贯彻关键在于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 关键词: 法制原则 监狱管理 依法管理 论法制原则在中国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111173&libid=040104
4.[渝粤教育]西南科技大学复习资料法理学本文提供了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涵盖了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涉及立法原则、法律责任、法律关系、法律渊源等多个核心概念。题目内容包括法的效力、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的承担、法律的实施等方面,旨在帮助考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基本原理。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938650
5.法理学知识点背诵合集(下)法制统一原则是指立法活动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法制统一原则要求立法机关所创设的法律应该内部和谐统一,做到整个法律体系内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相互衔接且相互一致、相互协调。法制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宪法,只有在严格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法制的统一。 https://www.scwanxue.cn/kyzx/zhinan/1023.html
6.法治政府答: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等重要原则。 11.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http://www.hjhq.gov.cn/ztzl/fzzf/202305/t20230516_511441.html
7.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摩纳哥公国宪法》第2条宣称:“公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尊重自由和基本权利。”二是虽不直接运用法治一词,但其他文字或有关内容却清楚地表明该宪法以法治为基本原则,如1958年法国宪法第1条规定:“共和国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共和国的原则是:民有、民治和民享的政府。”前述法国《人权宣言》、美国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359.html
8.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l)按照产生的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的法律原则,例如法律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等;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订的一些原则,如我https://www.gzhgz.com/show-1655-7266.html
9.宪法的法治原则是什么宪法的法治原则又称依法治国,其基本含义是依法办事,按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建立秩序,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有法外特权。【法律依据】《宪法》第五条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7301534.html
10.管理学法律方法的运用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二是有利于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加强对管理对象的制约和控制,使被管理者按法律规范作为或不作为,自我抑制不合法的社会行为,保证管理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三是通过法律手段的运用,能够增强管理主体和被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增强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促使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行事,促进法制https://www.qinxue365.com/HRP/45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