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为剑,以公益为怀——西湖律师共绘公益新篇章凤凰网浙江

在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律师们不仅以法律为剑,捍卫公平正义,更以公益为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2024年上半年,西湖区各律所围绕普法宣传、权益保护、志愿服务、助力青年成长及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共同绘制了一幅幅温暖人心的公益画卷。

1、普法宣传——提升法律意识

西湖区律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浙江中格律师事务所积极参加西湖区司法局等部门承办的“民法伴生活、法治促营商”普法进园活动,伍砚宁律师为企业员工和居民讲解《民法典》《劳动法》等法律知识。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在生产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法律问题,提高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这样的普法活动不仅让普通群众对《民法典》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也让他们理解了《民法典》是权益“保障书”的深刻内涵。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林新宇、包雍彬、尚立博先后走进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西湖区大队古荡消防救援站、西湖消防救援站,开展主题为“蓝律相依共建共赢”的普法主题讲座。普法主题讲座以“《民法典》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切入点,通过警示案例解读、案例模拟练习,向消防指战员们重点介绍了借贷、侵权、驾车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并通过电影《第二十条》深入解析《刑法》中的正当防卫等话题。天册青年律师们还为指战员们开展了公益咨询活动,针对指战员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进行解答。

武警浙江总队联合浙江省司法厅,隆重举行武警浙江总队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签约仪式。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姜远军律师受邀出席签约仪式,为部队官兵普及法律常识。以军人的婚恋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以案释法”形式介绍了我国对于军人婚姻实行的特殊保护制度,深入浅出的为现场官兵解读了破坏军婚罪的典型案例、构成要件、常见情形等,并向现场官兵解析了此类情形下行之有效的救济手段。

权益保护——护航民生教育

为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114周年,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开启2024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周免费法律咨询活动。读者通过公众号留言、后台发送信息等方式提问,由志愿律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在免费咨询活动结束后,针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整理和解答,以专业力量,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助力。

3、志愿服务——践行为民理念

西湖律师的志愿服务队伍渐渐壮大,他们不断解锁群众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为民服务的理念。4月2日,由杭州市民宗局、杭州市司法局联合组建的杭州市“法润民宗”律师志愿服务团正式成立,浙江浙元律师事务所刘振华律师、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方云涛律师、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林景行律师、北京炜衡(杭州)律师事务所孔夏雨律师获聘担任首批杭州市“法润民宗”律师志愿服务团成员,他们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聚焦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需求,通过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权益维护等途径和形式,为民族宗教界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法律服务。

浙江天赞(杭州)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古墩社区、荷花苑小区等开展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围绕居民们的咨询遗嘱、分家析产等纠纷问题,耐心倾听,细致解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决疑惑,为社区法治建设贡献西湖律师的一份力量。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金道·红”公益法律服务志愿团在2024年持续发挥能量,日常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活动。为来访咨询的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参加浙江省高院、杭州市中院、杭州市妇联、杭州市看守所、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和机构的公益值班活动,并积极响应“两联一进”“法律政策七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政策号召,为西湖区11个社区的居民提供公益值班法律咨询服务,累计值班679次。

4、牵手高校——助力青年成长

西湖律所积极探索“律所+高校”合作新模式,为法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向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设立“六和基金”以支持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科建设。同时,六和所还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捐赠法律专业图书,助力法学教育事业发展。这些举措不仅为法学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实践平台,也为律所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西湖区司法局、市律协西湖分会与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的结对共建,组织浙江工商大学青峰人才学院卓越法学班,21位律师被聘任为第六期卓越法学班成长导师,合作以来开展各类法律人才交流与输送达数千次,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5、法律援助——守护公平正义

在法律援助领域,西湖律师同样表现出色。3月18日,司法部表彰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西湖律所及律师榜上有名,其中,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浙江浙元律师事务所倪剑波律师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

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成功入选第二批省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以实际行动践行法律人的职责使命,积极投入各类法律援助项目,热心参与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浙江省信访局、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西湖区矛调中心、杭州市妇联信访、杭州市妇联婚姻家事调解等法律援助公益服务,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贡献专业力量。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 法律基本知识的重要性 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2.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精选8篇)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篇2: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 为预防学校安全事故发生,增强师生遵纪守法、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创建和谐校园。于5月12日上午,福田镇校区邀请到了学校法制副校长派出所谢所长、安警官、福田镇陈镇长为全体师生进行了法制教育和安全知识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29c1qqm.html
3.法治思想的定义模板(10篇)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法治思想的定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篇1 1高校思政课法制教育的定位 高校思政课是一种德育课程、理论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准确界定高校思政课法制教育的定位,必须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功能为指导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48629.html
4.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需要重点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识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需要重点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识。(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60c6f3289ad54f81ac4b1dc3cf4c11a8.html?fm=bdbdse7ea95a01202c9fd31e1d2da645656c8
5.提升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法官以案例说法,从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类型、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互动提问等方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同学们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模拟法庭活动,将更加敬畏法律、恪守底线,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11/15/content_141589_16750573.htm
6.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探析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通过约束和规范公权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普法宣传,增强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让广大公民树立起法治化理念,让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团体树立依法行政理念,使基层社会治理在法治化的轨道上有序推进,一切活动都依照法律进行管理,公民的所有http://www.sdcourt.gov.cn/tazy/371473/371406/16331021/index.html
7.四部门联合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释义与适用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精准防治和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法治支撑。 https://www.cnii.com.cn/tx/202212/t20221201_432279.html
8.法律与道德关系8篇(全文)依法治国是依照既定法制治理国家与社会,使国家成为法治国家,使社会成为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文明状态,从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来说,道德是人们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基础。一句话,道德是法制建设的精神支柱。这即是法律道德化的实质意义所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q7k0bc1.html
9.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要养成宪法至上观念和宪政意识,必须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思想意识上,深入肃清封建主义余毒,大力普及民主与法律意识,深入开展民主与法制建设,不给封建主义留有空间。二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在中国开展宪法教育和宣传,培养国民的宪法和宪政意识。首先,宣传宪法的至上性,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宪http://chinaps.cass.cn/shjk/mzzzsjk/rmdbdhzd/201506/t20150626_23105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