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乘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强行阻止高铁正常开车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虽然此事件除导致列车延迟4分钟外尚无更大的直接损失,其后果算不上十分严重,但是这种行为是十分有害的,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应当反思这类现象在我国为什么频频出现?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根源?我们不能不警醒法治意识与规则意识的缺失,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培育规则意识、厚植法治社会的土壤,筑牢法治社会的根基,以自觉的规则意识和牢固的法治观念筑牢法治社会的法治文化根基。
漠视规则不讲法治现象
大量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阻滞高铁行为虽然只是个案,但类似的漠视规则行为和现象还相当普遍,可以说阻滞高铁事件只是进入公众视野里类似行为中的沧海一粟,这类无视规则和法治的行为和现象还有多种表现形式,甚至还有人反以超越规则为荣。
强化规则意识和
法治观念势在必行
阻滞高铁以及大量类似事件的频繁出现不是偶然的,背后有其复杂和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背景与根源。一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人情轻规则的社会氛围,甚至把关系置于规则之上。二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重自身利益而轻公共利益的思维习惯,凡事更多的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侧重考虑自己的私利,对公共利益相对淡化,在群体中多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公众利益缺乏维护的自觉性。三是规则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缺失。
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势在必行。阻滞高铁事件警示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大力培育法治文化氛围,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是法治社会的根基,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就难以建成真正的法治社会,规则和法治是全社会公平正义、生产和生活秩序井然、各种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则意识与法治意识淡薄,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妨害社会的文明进步,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势在必行。
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首先要注重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的教育与培养,作为基础教育应当真正遵循均衡发展的教育目标,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高精尖教育,而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各个方面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要坚实地奠定做人和做事的基础,厚植现代文明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以及才艺生活的基础。
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各阶层人士进行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后续教育,特别是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各项事业的具体实施,也是维护法制与规则的主要力量,但是他们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背景不同、观念和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规则意识与法治理念上的认识与自觉性参差不齐,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等活动强化人们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着力打造法治化社会的人文基础,提高全体人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
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就要大力营造依规守法的社会环境,全方位打造遵守规则、遵循法治的社会氛围。在顶层设计层面,要全方位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法规条例,把各项活动约束在合理的法规条例框架内。在实施层面,要说到做到、不弄虚作假,在规则和法制面前人人平等,把各项法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弘扬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培育法治文明的土壤,从根本上杜绝阻滞高铁等不守规则不讲法治的不文明行为,筑牢法治社会的文化根基,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