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高级检察官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今天我想和大家汇报一个题目,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过程当中完成反腐任务。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两层意思。第一,我们要说一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再说说在这个形势下我们有哪些反腐任务。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目标和反腐败是个什么关系?我们快速地把它梳理一下。什么是治理体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不光是各单位的规章制度,也包括法律法规。所有的这些规矩它是一个系统,我们把它统称为制度。治理能力是什么?治理能力就是你怎么使这套体系,怎么使用这一套规章,把它使好了,用它来管理国家。
通过简单地分析,我们就能够感觉到,这两个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就是这么一个关系。把国家治理现代化了,腐败绝对得给它摁下去,大幅度减少;反过来,腐败少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现代化。这两个就是这么一层关系,就像这个漫画,这是一拳头的关系。我们按照中央提出来的深化改革要求扎扎实实的做下去,腐败肯定给它击碎了,这两个水火不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会大幅度遏制腐败,它到底是怎么遏制?咱们稍微分析一下。
(一)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了政府职能腐败的机会就得减少,这是它第一个好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如果不算开头、结束语,一共是16个部分,前7个部分都是讲经济改革的。为什么说转变政府职能会使腐败减少?怎么预防?着眼点、发力点在哪儿?就在这两个地方,一是减少滋生腐败、职务犯罪的机会条件;二是眼于人的心理和他的犯罪动机。
像这个案例,这位区计委,当然现在计划经济委员会没有了。全区要想有基本建设的项目,都得上他那儿去审批,最少是备案。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权力就很大了,都哈着他。然后拿着再到市里面去审批,市里面有一些拨款下来以后,放在他的帐号上,一时不下发,又生出了很多利息,好像是58万的利息,这个钱就没人管了。只要审批一多,就容易在里面做手脚。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就说了我们现在改政府职能,它的好处有“四个有利于”,其中一个就是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在《决定》的第八部分里面写的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那么民主政治建设就使公民参与反腐的渠道畅通了。我给大家提几个原文,简单介绍一下。比如说到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地协商,咱们现在不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嘛,这个治理的特点就是协商,它不是管理,比如说上级管下级,给你定什么指标,那个东西没有商量。也不是统治,统治就更严肃了,更不是专政,专政也很严肃。我见过20年前一个监狱里写到,你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你是来干什么的?这三句话往上一搁,这个劲头就不一样了,你有什么想不通的,折腾什么,你什么人,这是什么地,你干吗来了,你哪那么多事,这个就是专政。这个不一样。治理现代化,得跟你商量,这不就是发扬民主嘛。让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你得让民众的诉求有表达的地方,还得回应社会的关切。另外在执行层面上,社会上有什么需求,他有什么呼声,还得回应他,得接受监督,你不能不理他,这就是民主。民主它遏制腐败,因为它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了,他又接受监督了,那腐败不就被遏制了嘛。所以加强民主政治对反腐有好处。
(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然后习习近平总在纪念《宪法》30周年大会上也讲过这句话,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面也讲了这句话,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话提的太好了,让大家感觉到公平正义。当然这个话提出来之后,应该说对我们司法人员的要求那真是太高了。大家可以想象,每年多少案件,全国上千万的案件,民事案件总得有一个败诉的,败诉的他就觉得不公,那怎么办。你说他就是一个人,广大人民满意,你不满意就不满意吧,那不行。一堆败诉的,搁一块好几十万、好几百万人,老觉得不公,他们也是人民。怎么能让每一个案件都让他觉得公平正义,这对我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们得努力去实现,让他心服口服。至少是口不服心里服了,就怕心也不服口也不服,胡乱上访,这就麻烦了。法治中国建设,让人们提高法律意识,依法办事,它能够使反腐败长治久安。
(四)建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点,三中全会第十部分讲的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对权力的运行要制约它、监督它。在这个方面要下大力量。这一部分直接写到了预防腐败的问题,所以这部分直接也反腐败,但是反腐败这个事,不是仅仅在这一方面里对反腐败有用,整个《决定》它对反腐败都是有积极影响的。我们现在反腐败的领导体制还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然后把纪委的这种纪律检查体制进行了很多调整,比如说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提出了两个为主:上级查案为主,同级怕查不动,以上级为主。还有两个覆盖,这都是新提法。这一块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把它规范好了会直接对预防腐败起作用,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社会事业的建设
《决定》第十二和第十三部分讲的是社会事业的建设问题。把我们的社会管理好,反腐环境就会得到优化。建设社会事业它又跟反腐败怎么联系起来的?我们来看原文,《决定》提到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定在人民的利益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所以我们把社会建设好了,对反腐败有什么好?其实这个挺好理的,比如说教育,我们把教育搞好了,把卫生事业搞好了,社保、收入分配都搞合理一点,把这些都搞好了,能够抑制多少腐败现象。而且把社会搞得安定有序,人民的心气很顺,政府的威信很高,执起法来,打击一个事也相对简单一些,不像现在这么复杂。如果我们把社会建的非常美好,很和谐,心气很顺,政府的威信很高,那反腐败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会简单一些。所以这个道理很好讲,我就不多说了。
(六)坚持党的领导
从刚才的六个梳理来看,你就会感到整个三中全会谈改革,它对反腐败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只要把三中全会落实好,腐败就会从根源上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
进行改革肯定会出现一些新情况,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检察机关在深化改革或者中它也会出现问题。比如说多种经济成分相互交融,混合的经济体制,这个人是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能不能定贪污受贿罪?这就显得很复杂了,定罪界线就复杂了。改革纪委的领导体制,我们要用司法的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反腐败,以后可能纪委就会把很多案件交给检察院办,纪委就不管了,检察院在反腐败当中地位凸显,作用加大,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我们现在特别讲保障人权。保障人权跟打击力度有没有关系?弄不好的话,打击力度就会出现问题。比如说保障律师会见,人只要一关进去律师就能够见,你刚抓了一个10万块钱的事,可能还有50万块钱的事没有查,律师一见着就把消息带出去了,可能就告诉他在里面交代的是老李的问题,没说老张那50万,老张就踏实了,就是串上了。怎么办?保护人权跟打击力度不能让它受影响,这都是给我们提出很严肃的课题。请大家放心,我们现在都在积极地应对,要迎接这个挑战,完成好我们反腐败的任务。
二、反腐败的任务
所以下面咱们进入第二节,我们的反腐任务有哪些?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我在办案当中的一些实实在在的体会,挑出几条,我觉得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完成的任务,和您单位的具体任务不矛盾,我们都有如下这五个任务。下面我就重点讲讲这五个任务。
(一)坚定反腐信心
第一个任务是坚定反腐信心。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任务?我们来看中央对于现在反腐败的形势是怎么说的。在2011年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当时在发言里讲到我们的反腐败形势是三个并存、两个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问题还并存着。所以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它是这么一个形势。2013年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央的提法是什么?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提了三个依然。情况还是挺不好,很严峻。是这么一个提法。再看最新的,这是今年年初的提法: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一直是严峻着。于是就出现一个问题,我们这些年进行了这么多反腐败教育,大家也去过建国门参观,弄了那么多警示教育基地,弄了那么多讲座,抓了这么多人,还依然。所以中纪委有一个官员就说,这么多年来反腐败打了一个平手。那么这就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心理发生变化了,无望心理出现了,就觉得腐败积重难返,反腐败还能成功吗?有人对这个感到无望了,有人对反腐败能不能成功就怀疑了,无望心理出现了。因为你老压不下去,费了半天劲打了一个平手,打一个平手是官方的意见。
无望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不能认清反腐败的形势,就产生无望心理了。我们要研究的是一旦无望心理产生之后,它有什么后果?后果太严重了。严重哪儿?紧跟着又产生从众心理,他腐败凭什么我不能腐败?就是白拿那个段子,什么白拿也是拿,白拿谁不拿,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他拿我就拿,他贪我就贪,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很要命,甚至是羡慕心理,我没有腐败我还羡慕那些腐败的。所以无望心理导致从众心理、羡腐心理,这个很麻烦。什么零容忍,整个社会对于腐败的容忍度全都下降了,后果很严重。
1.从国家层面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怎么坚定自己的信心?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咱们很快地梳理一下中央的国家层面的十二次会议和十一件事。我整理的也不全,咱们就从十八大开始说。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看反腐败是什么决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31个字,在444个反腐败的文里面占6.98%。这个写的有点啰嗦。我们来比较一下,十四大的时候写的对腐败分子依照党纪国法坚决予以惩处。十五大写的是在党内不允许有藏身之地,但是没有写党外怎么着。十六大写的是严惩不贷,已经写严惩不贷了。十七大是依法严惩。请注意,有几次都提到了依法,这个特别好。到十八大的表述是比较麻烦的,用了31字,但是我觉得它写的最好。好在哪儿?第一,它把打击的对象写的特别清楚,虽然罗嗦,但是清楚,不管什么人,不管权力职位高低,这表明决心。虽然用的字多,但是写的标准很清楚。第二,依照党纪国法,党纪不就是党法嘛,我们依法,不是选择性反腐败,不是瞅着谁不顺眼,把不听话的反下去,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严惩不贷。这个词句读着就来劲,这个表述我觉得是最好的。
中央的决心是什么?严惩不贷。在现实生活当中,党员同志们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说这位专家提出了要对腐败分子进行赦免,他们只要把钱交了就行了,然后就不追究他们的党纪、政纪、法律责任了。为什么要赦免呢?他说现在腐败太多了,呆帐太多,如果你要是不赦免的话,隐藏的腐败分子只会越来越多。他说只会越来越多。你听他这个意思,只会越来越多,就是好不了,控制不住,让人没信心。然后他说甚至可能出现鱼死网破,反腐败跟腐败的两败俱伤,听着灰心丧气的。他接着说,甚至鱼没死,网破了,清官不行了,反腐败的不行了,贪官倒行了,照他这么说太可怕了。他这个观点有些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反腐败专家都赞成。当然,这一批专家都是坚决反对赦免的,我也反对赦免。我们要跟中央保持一致,对腐败分子不宽容。
从这些案例我们就能够看出来严惩的作用。比如说像辽宁慕马大案出现之后,咱们纪委廉政帐号上交钱的人就多了,平时没有多少,这哥俩一抓,帐号钱多了。有个演艺界的明星,因为偷税被抓了,抓完以后,演艺界交个人所得税的排着队。所以打击这个东西好使。我们再来看国际上的例子。新加坡现在很文明了,文明社会没有肉刑了,它就坚决的有肉刑,打屁股。我看了一个资料,2007年的时候打了600多人的屁股,你可以上视频上看看,一鞭子下去皮肤变白,两鞭子变红,三鞭子就开口,四鞭子就流血,就这么打。什么人权,我就打,打出了一个文明的世界,谁说新加坡不现代?谁说新加坡不文明?但是它搞了一个肉刑。我们看,十八大对腐败危害性的认识相当清醒,态度相当坚决。
第二次会议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第三次会议是中纪委二次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非常著名的论断,反腐败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踏石留印,这得多大劲,少林寺和尚一脚下去留个印,那是有功夫,抓铁有痕,这家伙什么劲头。用这样的力度抓下去,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是著名的论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个提法现在很著名。第四次会议是国务院廉政会。第五次会议是教育实践活动。第六次会议是检查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第七次会议是检察院向全国人大报告反腐工作情况。第八次会议是深化改革的决定。刚才我说了,这个对反腐败带来特别重大深刻的影响。第九次会议是中央政法会。习近平总书记说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铲除害群之马。第十次会议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十一次会议是纪委的三次全会。提出以猛药去喝,重典治乱,这都很形象。刮骨疗毒,自己刮刮试试,这得多疼。壮士断腕,这都是什么勇气,我们用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毫不动摇,非常坚决。十二次会议是国务院第二次廉政会。通过梳理这十二次会,我们看国家层面对反腐败相当坚决。
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反腐败是一招接一招。刚才说的是国家层面,再看看百姓层面。
2.百姓层面坚定信心
十八大之后,按照中央的惯例,咱们共产党总书记要到民主党派那儿去看一看,座谈一下。民主党派楼在蒋宅口,我老丈人住那儿,他说不一样了,这回中央是坐着轿子车来的,也没有戒严,丈母娘告诉我,我这儿要遛狗,人家跟我商量说等会儿再溜行不行,那么客气,转变作风了,说这回真不一样了。过两天又告诉我,对面那个楼不行了,没有人吃了,关门了,她觉得变化了。中央高举反腐败大旗,保持高压态势,频频出招,有什么事解决什么事,亲民、顺民意,一股清新的空气已经到来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干吗没有信心啊?人民群众都开始有信心了,我们党员没有信心,领导干部没有信心,那怎么行呢?所以我们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看到中央已经出手,让人民不断地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我们要坚定起反腐败必胜的精神之钙。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提高法律意识
第一个任务是坚定反腐信心。我个人认为还有四个需要注意的反腐任务。第二个任务是什么?就是提高法律意识。我们应该看到,在我们的民众当中,包括我们的党内官员,法律意识并不强。法律意识不强有几个原因和表现,我把它梳理成六类。
第一,灯红酒绿,忘记法律。有的干部吃喝玩乐这种想法太多了,一筒、两筒常摸,三步四步都会,五两、六两不醉,七国、八国常走,卡拉也OK,灯红酒绿,就忙活这个。甚至都不是七国、八国,100多个国,又不是外交官。比如这位,他的工作地点在澳门,咱们北京市派过去的,北京市在那儿注册了一个公司,派他当总经理,他天天就是灯红酒绿这些事,不看红头文件,把他抓了以后,他说四年当中就看过两个红头文件,一个是四年前对我的任命,一个是四年后开除我党籍的决定。中间就没工夫看了,就灯红酒绿了。所以灯红酒绿忘记法律。
第二,有恃无恐,淡漠法律。这是什么人?有恃无恐,他靠什么?两种情况:一是觉得我有关系,我爹是谁谁谁,我圈子里有谁,我跟谁认识,这是一种有恃无恐。二是有技术。像这个案例,咱们北京市农行的计算机系统,是他领导开发的。有的时候科技人员容易有这个心理,一招鲜吃遍天,我有技术,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如果我们谁有特殊本事的话,要防止这种心理,不能淡漠法律,你有本事也是一个公民,也得按照党纪国法办事,要有这种心理。
第三,不把法律当回事。以所谓的合理无视法律。合理是什么意思?比如说有人觉得我一个人过日子我需要这样,我不能不这样,你们都是人,应该理解我吧。我们办房姐这个案子的时候,去一个地方找一个挺大的领导干部谈话,他买户口了,他儿子在北京。那么谈话之前,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说怎么跟他谈?怕他不承认,北京买户口,你行贿的话,作为领导干部,这个官当不了了。我当时设计了三套方案,他要怎么着,我们要怎么着,怎么跟他谈,怎么把这个事查清楚。结果没想到一见面,必要的程序走完之后,我说你孩子现在在哪儿?在北京呢。我说是北京的户口吗?是啊,那是我花钱买的。为什么?这不都这么办嘛,北京考大学分低,不都这样吗?这有什么啊?他很惊讶,他不觉得这是违法,更不觉得这是犯罪,他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这就是以所谓的过日子合理无视法律。那些介绍他跟警察认识的人也那样,说你看人家也没干别的,没干坏事,就是为了弄个北京户口上学,可以理解,我就帮忙了。他脑子里没有法,所谓的合理就是没有法。
第四,法律意识不高。与己无关排斥法。比如说拿腐败犯罪来说,有的领导干部你说他不懂法吗?他不可能不懂法。像这个案例,这个人当过法院院长,当过检察长,当过政法书记,安全局长都干过,政法口都干遍了,你说他能不懂法吗?但是他有一个观点,他说法是工具,是给你们使的,跟我没有关系,不是对我使的。这就麻烦了。一定要把自己摆到法里面去,我要自觉的尊重法律,受法律的约束,你把自己跳出法外,用法律去管别人,你老有这心眼哪行啊。还有一种情况,一提到反腐败就是别人的事,都是头的事,没有我的事。有人说腐败就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台,你老让我们后三排学什么,这个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与己无关的心理,这种心理不对。领导干部是咱们教育的重点,但问题是职务犯罪不分官大小,只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就有可能构成犯罪。所以它从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中有多少小人物办大坏事,怎么能说与己无关呢。这种与己无关的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只要是一名党员,只要是掌握一定公权力的人,就得自觉的构筑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得有这个自觉性,保证自己的政治生命是安全的。
第六,文武抗法。或者玩文的,软磨硬泡,或者是直接动手。执法人员的角度来说,暴力执法是不对的,这也是法制观念不强造成的。从民众的角度说,一些人不把法律当回事,不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说自己的诉求。我们看网络的一个统计,交警九次执法当中,警察一共敬了185次礼,执一次法要敬礼20次,你看多文明。结果六次成功,三次失败。你说我们的执法代价有多大,咱们法律意识高一点,何苦要敬九次礼。这种情况说明法制观念不强。
我们的法制状况怎样?就像中央政法委书记说的,法律缺乏必要的权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的执行,我们的法制观念不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党员同志要知道现在是依法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治理国家。因此我们一定要跟上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公民和党员一定要遵守党纪国法,把党纪国法捧得高高的,放的高高的,为政不贪,利剑高悬。你要想心安,心里踏踏实实的,首先要清廉,从清廉开始。要不然真的是提心吊胆。这是我切身的感受,要想心安,清廉使然。什么是幸福?小时候的幸福是想得到一样东西,中年的幸福是实现一个目标。老人的幸福是什么?就是一个心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那不是好日子。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我们要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这个很重要。在现在社会矛盾比较多,改革的过程当中各种利益诉求也比较多,心态比较复杂,人们出现了很多危险心理。《克服危险心理,远离职务犯罪》这个讲座题目我讲了十几年,五次改版。我感觉是危险心理导致一个人去犯罪,这个跟心理很有关系的。那么在这16种危险心理当中,失衡心理又占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人们容易心理失衡。各种原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都可能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失衡就什么事都来了,有可能走向犯罪道路,发生腐败。怎么克服失衡心理呢?我建议大家做好四个梦:经济梦、精神梦、业外梦、家庭梦。
1.经济梦
举个例子来说,去年5月份我在广州抓人,在一个相当高档的小区里面盯着他们家的情况。我当时在物业的中控室里面,看着监视器,盯着他们家的情况。这个高档小区有40多个保安,分成三班,每班十几个人,也有一个人在监控室里。我光看着也没事,就跟保安聊天。我说你们挣多少钱?3000。这是比较好的,不是巡逻的保安,就在屋里面看监视器的,都熬出来了,挣3000。我说你们看着他们这么有钱,怎么想的?三个保安我都聊了,他们是这么回答我的。一个保安说,那怎么办,人家有那本事,我没有本事,我只能这样了,我就老老实实的。还有一个人说,那怎么办,跟前面的差不多,人家有本事,人家挣人家的,我就这么大本事,我就挣我的,我现在也比在家强多了,每月还给家寄钱呢,他觉得挺好。第三个就有意思了,说这有什么,他过他的,我过我的,他也有他的问题,别觉得他就好,你看你们都来了,他也就这样了,还不如我呢。三个保安的回答,大家能够看出什么?他有一个特点,都保住现有的。跟富人和谐生活,心态是平衡的,他没说凭什么他那么富,我正准备偷他们家呢,他没这个心理。保住现有,而且结合自身实际。我想我们做经济梦就得这么做,注意我说的那三个原则。
2.精神梦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成败,它有六大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其他因素。这些东西你能决定哪个?我觉得任务、难度、运气、其他因素你根本就决定不了。你的能力跟身心状态你甚至都决定不了,有人一天睡三个小时够了,有的人睡12个小时还没精神。身心状态你定的了吗?定不了。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到一定程度,再有大幅度质的提高也很费劲。自己真正能决定的只有努力这一条,这是你自己能定的,别的都够呛。在这种情况下,你给自己设一个目标,成功不成功又有什么?没有什么寒碜的。要有心胸,想开点。我们要把进取心跟知足心很好的结合起来,别自己折磨自己。
3.业外梦
4.家庭梦
那么我在家里头干什么?干三件事。第一,旅游。我专门研究老小、病人自驾游的问题。带着76岁的父亲爬珠峰,这个事我都干过。老小、病人自驾游这是一个课题,我研究这个。第二,家庭教育。包括小升初、报班等。我是北京电视台教育观察员,什么做个节目,忙着呢。第三,怎么看病。北京人多幸福啊,北京多少医院啊。反过来说,北京人多痛苦啊,这么多医院上哪儿看病去?我专门研究这个,也做过大量的节目。这样一来,北京市政府授予我“笑星”称号,这么说我也算市级劳模了。我切身感受,什么待遇,什么不公平,什么提级,说实在的,我都没有工夫想,我要忙的事太多了,我就这点权,我就这点钱,我过的丰富多彩,我充实着呢,什么危险心理我都能给它克服掉。当然了,在做好精神梦想,建设家庭的过程中,组织上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党和政府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国家和政府要给每个人创造条件。我们怎么出彩?我的梦想怎么成真?梦首先要做对了,如果我的梦就是要比房姐还好,我得有100套房子,你要做这个梦,越做越难受,越做越实现不了,做这个梦就要出事。我们把这个梦做好了,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做好经济梦、精神梦、业外梦、家庭梦,把这些梦都做好了,咱们的人生就是快乐的,心态就是好的,就不容易出问题。
(四)积极地弘扬正气
1.重舆论
目前在弘扬正气上我们最该做什么?我觉得有四件事大家要注意。首先我们要重视反腐败的舆论工作。舆论阵地必须要占领,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很有感触,去年夏天小学生报名的时候,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家长带着小孩子来学校报名,爷爷奶奶都来了,家里都挺高兴的,想拍照留念,保安不让照相,上级指示不要让照。为什么?怕你传到网上以后,让人一看北京的教育怎么了,怎么这么多人排队,形成一个热点。结果这些报名的人跟保安就打架,我们有没有人权啊?最后适得其反。人们对政府很有意见,其实那个学校招600人,当时排队才200人,你说你怕什么,你让他照一下又怎么了。所以重视舆论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效果。最后是政治把关。有的时候说一句话、一个事出去之后它引起什么效果,确实挺难预料的。重视舆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重视工作手段,一定要得体,尽可能想的周全一点。
2.求真相
3.看本质
4.尽责任
(五)适时的参与斗争
最后我再说一说我们党员要做的第五件事,适时的参与斗争。其实前面那四条都是参与斗争,包括树立信心,那是自己跟自己斗,如果自己不坚定,就要跟自己斗争,我要坚定起来,那也是斗争。我现在还要说几个方面,大概是三个内容,要适时的参与进来,参与到反腐败斗争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