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宁区区府办会同区委依法治区办在古北市民中心举办了一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调研座谈会暨长宁区第二季度法治观察行,倾听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将公众代表的声音融入到即将出台的重大行政政策中。
在座谈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公众代表和法治观察员们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针对《长宁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草案)》,公众代表们认为应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例如提升公众意识、加强舆论监督、推进绿色金融等等。法治观察员则提出了要加强行政监督和责任追究方面的建议。
对于《长宁区鼓励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意见(草案)》,公众代表认为,政府在加大政策宣传、加大培训力度同时,还要扩大培训的受益面,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素养。法治观察员则从法治角度出发,对草案中的个别提法进行了法言法语的调整,让决策用词更为规范。
针对《长宁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草案)》,公众代表们认为政府应该更加注重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管理,遵循科学、规范和透明的原则,确保行政决策合理有效。法治观察员也希望政府在制定文件时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
据介绍,公众参与是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定程序之一,也是确保重大行政决策更具民意基础和民主正当性的关键。为了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广度、深度和力度,让社会公众在每一程序环节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表达意见和建议,长宁区政府办公室推出重大行政决策“三征”方案,即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公开发布时同步开展公众代表列席常务会议的征集工作、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专项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决策后评估中征求公众意见。
长宁区也于2022年发布了《长宁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并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法治政府建设目标,首创了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进园区、进社区、进窗口、进学校的“四进”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居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途径和广度深度,有效提升了长宁区重大行政决策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推动政府决策更加彰显民意、汇聚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