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案之问”成为“一方之治”违法检察官人民检察院环境资源案件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作为一种非诉讼的法律监督方式,检察建议刚性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建议送达后“有去无回”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何更好推动检察建议的“办复”,发挥其“抓前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让“一案之问”成为“一方之治”?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多地检察机关。

提升建议质量

“惊讶、惊叹、敬佩!”收到检察建议书时,福建厦门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先生用三个词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没想到检察院提出的加强企业内部终端管理和技术防范的意见如此专业。”

“针对检察建议,我们及时组织高管进行专题学习研究,全面梳理审批流程,查缺堵漏,制定整改方案。”某上市公司法务总监黄先生切实体验了检察建议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当两家企业为探求解决对策“烧脑”之际,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和湖里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将检察建议送上门。“检察建议切中问题要害,对症开方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可操作。”收到检察建议后,两家涉案企业将落实检察建议作为深化合规经营、降低经营风险的一个契机,这份建议也为企业健康发展带来了生机。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各地检察机关更加重视检察建议的制发质量,在“精、准、实”上狠下功夫,确保检察建议指出问题准、释法质量高、整改建议实,以检察建议自身质量过硬实现检察建议刚性。

“现在已经没有人来这里采挖野生兰草了。”近日,河南省光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对该县部分山区进行“回头看”时,发现当地群众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去年8月,光山县检察院在梳理案件时发现,非法狩猎、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刑事案件频发,对当地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成破坏。

为分析案发的深层原因,办案检察官通过无人机航拍、现场勘查等形式开展调查。经调查走访,办案检察官发现涉案人员对禁猎政策了解程度低,林区和山区路口缺少禁猎宣传牌,林业部门在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上存在明显不足。

“问题找得准,检察建议才能有更强的可行性、操作性,才能让被建议单位从心底里认同、打心眼里接受。”光山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洪本群说,为把好检察建议质量关,该院深入案发单位,了解机构职责、监管流程、治理难题,听取被建议单位意见,确保检察建议制发对象准确、指出问题精准、建议内容可行。

2023年以来,通过建立刑事类案共商共享机制,该院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行政检察部门共同研判社会治理问题,已制发检察建议15件,全部被采纳。

持续追踪问效

“目前,钱宅维护良好,已经成为所在镇村文旅融合、历史赓续的重要阵地。”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致电张家港市文物主管部门,了解该市保护建筑钱宅的最新情况。

4年前,张家港市检察院发现多处文物存在建筑主体破败、周边风貌受损的情况,决定对包括钱宅在内的一系列文物的保护问题立案审查。经过几年的持续监督,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钱宅终于摆脱险境、焕发生机。

“检察建议的生命力在于整改到位、落实见效。只有通过跟踪式指导狠抓建议落地落实,才能共同推动检察建议开花结果。”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长周晓东说。

目前,厦门市翔安区、集美区、同安区、湖里区4个检察院已推动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让检察之力化为社会治理之效,成为提升法治化水平的一方良策。

检察建议的生命在于落实。各地检察机关坚持活用跟踪问效手段,由专门部门统一归口,对发出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回复及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杜绝“一发了之”,推动做实“办复”,防止问题反弹。

坚持以诉促改

“让我们携起手来,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以法治之力共同守护秦岭的生态环境。现在闭庭!”前不久,随着法槌落下,由陕西省检察机关起诉的两起涉秦岭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顺利办结。

此后,办案检察官多次到现场回访,发现大量堆放的石料废渣仍在侵占农用地和河道,违法状态并未完全纠正,生态环境仍未得到修复。为了有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同年9月中旬,该案被移送至专门负责审查起诉涉秦岭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的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

“动真格的诉讼让我们彻底重视起来,也成了我们整改的‘发令枪’。”案件移送后,两家行政机关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整改。通过数月的不懈努力,耕地恢复了,被阻流的河面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工作中,各地检察机关对实施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的违法行为人,在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通过“诉”的确认发挥监督刚性,推动类案治理、诉源治理。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督促保护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行政公益诉讼案中,针对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职且检察建议到期未回复情形,检察机关以“诉”的确认督促行政机关加强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监管;针对行为人破坏生物多样性,造成公共利益损失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充分运用民事公益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手段,要求违法行为人赔偿损失。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保护长江口中华鲟等洄游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中,检察机关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违法主体承担水生生物资源损失的赔偿责任,修补受损公益。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检察机关将坚持从个案到类案再到治理的系统推进路径,由点及面,从而产生“制发一件,治理一片”辐射效果,有效提升检察建议刚性,实现深化法律监督、促进社会治理、服务保障大局的多赢格局。

THE END
1.关于建立法治观察建议报告运用反馈机制的意见办理意见应在一个月内书面向基层法治观察点反馈。在街镇(莘庄工业区)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对于面上普遍存在的、属于制度机制类的问题,可将相关问题线索报送区委依法治区办,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法治观察建议书后报送区委依法治区办。https://zwgk.shmh.gov.cn/mh-xxgk-cms/website/mh_xxgk/xxgk_sfj_zhzw_zdxzjc_jcjg/content/27184b53-0e0c-4ee5-9d39-288812e5abd1.htm
2.法治“微观察”提升基层法治能量建立分级分类的法治观察建议处理机制,持续强化对法治观察建议书的分析研判,按照不同类型,采取对应措施,统筹推进法治观察建议落地落实。(通讯员 梁荟文 记者 梅觉明)http://news.fzahw.com/news/2024/07/17/c_120076.htm
3.南翔镇召开法治观察点工作例会会上,首先由唐频所长向与会人员发放了《嘉定区关于全面推行基层法治观察点和基层法治观察员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 试行 )》和《嘉定区基层法治观察点工作职责》,简要介绍了推行基层法治观察点和基层法治观察员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传达布置了区级相关工作要求,并详细讲解了《嘉定区基层法治观察建议书》的填写要求、具体工作http://www.shzfzz.net/node2/jiading/node3422/u1ai1652435.html
4.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筑牢法治基石,创新建立基层法治观察工作机制。出台指导意见,紧扣民生需求,强化“功能、人员、渠道、成果”全覆盖,“点”“员”结合构建覆盖城乡、惠及群众的基层法治观察网络。持续优化观察点设置,动态调整观察员,贯彻落实“民生呼应”工作机制,及时办理回复法治观察建议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法治观察方式http://www.ahcaw.com/ahcaw/content/2024-09/02/content_9048528.htm
5.法制观察网德钦:开好建议书“处方” 督促 石林:强化信息化大数据运用 擦 怒江:监督保障全州农村供水安全 宣威:探索实践基层监督“五来” 案件追踪 更多>> 以“育好案”助推“办好案” 河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蝇贪 四部门部署开展“清朗·网络平台 http://fzgc.org.cn/?btwaf=28124007
6.南方观察以“良法”促“善治”,幸福阳江的“法治答卷”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在推进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岗列司法所所长林善豪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12件,发出行政复议建议书3份,和解调解成功20件,纠错案件31件。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15/c745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