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大渡口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观测点”“法治观察员”制度改革,科学设置法治观测点、多方选任法治观察员,织密基层法治“观测网”,打造法治观测“前沿哨”,利用141基层智治平台、大渡口区产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法治点员制度”数字赋能,畅通政民政企沟通渠道,为破解基层法治建设难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案例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为全面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法治在助推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效能,市委依法治市办出台指导意见,要求推广基层法治观测点和法治观察员制度,建立常态化法治督察工作平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长期以来,针对群众和企业身边急难愁盼法治问题,政府职能部门缺乏主动及时发现问题的渠道,群众和企业也缺乏便捷高效的反映渠道,另一方面,常规的线下反应渠道时效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发现解决的效率。目前,全市的法治观察点员工作数字赋能和数字应用方面未得到有效突破,各区县仍采用传统线下工作模式,较大程度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水平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合理布局法治观测点
遵循基层法治建设客观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重点,因地制宜设立法治观测点四个:建桥工业园区(重点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建胜镇百佳园社区、跳磴镇蜂窝坝村、新山村司法所(重点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基层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保障),基本覆盖人民群众关心的主要法治领域,提高法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二)多方选任聘用法治观察员
从“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公益诉讼观察员,人民监督员,民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园区管理者,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等人员中选择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具有较好的法治素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员担任法治观察员。
(三)数字赋能“法治点员制度”
三是形成工作闭环。各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收到法治观测点、法治观察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上报的信息后直接上报至区城运中心,区城运中心通过渝快政“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板块中“数字工作台”将有关事项交办至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委依法治区办通过“数字工作台”获取有关信息后根据信息办理层级和权限,形成处置或交办意见,协调各镇街、区级部门或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保留处置记录,形成闭环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基层智治平台上报事项回复率、办结率、办理满意度均达100%。
三、取得成效
(一)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通过在建桥工业园区设立法治观测点,聘任园区管理者、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等6名人员担任法治观察员,运用渝快政基层智治平台和大渡口区产业平台专栏,打通政企沟通渠道,为及时有效解决涉企领域法治突出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为护航暖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截至目前接受上报并处理涉企问题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