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期,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制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基层法治观察点和基层法治观察员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到2023年底,全市各区、各街镇普遍设立一批基层法治观察点,每个基层观察点选聘一批法治观察员。
此项工作机制为上海首创,在闵行区率先试点,并在全市推广。各区通过在贴近基层一线、贴近市场主体的不同治理领域、行业部门中设置基层法治观察点,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及在生产经营一线、城市治理和企业管理前沿等能够掌握一手情况的群体中选聘基层法治观察员,在助推基层依法治理方面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记者注意到,各区在推进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特色做法。比如,闵行区浦江镇在召稼楼古镇旅游管理公司设基层法治观察点,及时发现景区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健全“僵尸车”治理体系、提升“僵尸车”治理能力的法治观察建议,推动形成“僵尸车”长效治理机制;徐汇区在漕河泾开发区、华发路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工地等企业园区设置基层法治观察点,以法治需求排摸、法治讲座、面对面咨询等服务,帮助23家企业咨询解决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排查发现制度漏洞并出具法律意见书8份。
截至10月31日,全市已建立基层法治观察点479个,设立法治观察员1401名,构建起了一张“点”“员”结合的基层法治观察网络,更好地倾听民声、汇聚民智、保障民生,更有力地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见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