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1、树立法治理念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维护法律权威LOGO法治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法律权威LOGO法治?人治?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请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人治与法治:人治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儒家重视人治,主张为政在人。法治由统治者通过强

2、制性的法律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治理国政,管理社会。LOGO法治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一::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二: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二: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三: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三: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四:有利于提升一个国家公民整体的法律素养。四:有利于提升一个国家公民整体的法律素养。LOGO基本内容服务大局执法为民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党的领导LOGO树立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服务大局与

3、依法治国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把握把握LOGO树立法治理念自自觉觉LOGO“守法未必知法”或“知法未必守法”都不是必然的普遍的现象,不能成为“不必学法”的论据和理由。权利制约原则的定义是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法律至上含义和特征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正当程序LOGO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无规定不等于可以“为

4、所欲为”,法外有“诚信”,有社会应该有的道德底线,不然社会就会因此失范,运作“失灵”。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理解法治思维方式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好的法律应该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义。它应该既强有力又公平;应该有助于界定公众利益并致力于达到实体正义。(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LOGO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参与法律实践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LOGO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是保障法律权威的重提升司

5、法公信力:司法是保障法律权威的重要机构。要机构。提高立法质量:法律权威的树立,不仅依靠保障法律实提高立法质量:法律权威的树立,不仅依靠保障法律实施的国家强制力,更取决于法律本身的合理性。施的国家强制力,更取决于法律本身的合理性。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法律的权威性不仅取决于法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法律的权威性不仅取决于法律的内容是否科学公正合理,也取决于法律能否律的内容是否科学公正合理,也取决于法律能否得到相应的实施。得到相应的实施。推进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既要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推进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既要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要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要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1保障法律至上地位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维护法律权威,必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

THE END
1.什么是法治?什么是法治理念?答:法治即“法的统治”,它是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的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 法治理念,即理性化的法治观念,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引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相关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想认识的总称,也是一种有关通过法律制约权力和保障权利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8042189923079011&fr=search
2.雷磊:法教义学与法治:法教义学的治理意义[52]没有法的安定性,就无法保证个人权利不受任意和不可预测的国家强制力的粗暴干涉。可见,无论是形式法治观念(除“依法而治”的版本外)还是实质法治观念的支持者,都会认为上述形式合法性的要求或者说法的安定性,是法治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法的安定性?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它包括通过法实现的安定性、法本身的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4553
3.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参考答案: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包括正确把握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可归纳为:(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关系。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4.2014年文明单位学习测验参考题92、推进诚信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加强商务诚信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93、加强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增强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坚持依法办事。 94、在服务型机关建设中“两转两提”的内容是什么? 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提高素质。 https://www.hngh.org/portal/article/index/id/8066/cid/26.html
5.习近平谈全面依法治国各级党政机关和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坚持有法必依,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要严肃问责、依法惩治。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u6DOi2Ew1CP7N4DvImMn191208
6.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精选6篇)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2g4e1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