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主要原理归纳总结

主要原理:(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2)国家具有主权属性;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3)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国家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知识运用:(1)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维护的是以布什为代表的石油财团的利益。(2)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3)面对海啸造成的灾难,各国都积极组织救灾工作。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主要原理:(1)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2)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知识运用:(1)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坚持专政的职能。(2)美国两党制的总统选举其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3、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关系

主要原理: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知识运用:中央提出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4、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主要原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知识运用:实施行政许可法,发扬民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5、我国的对内国家职能

主要原理:对内职能有:(1)政治职能:即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2)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文化职能:包括组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仅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知识运用:中央决定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家打击犯罪、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维护社会治安、保护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和谐社会等等都体现了国家行使国家职能。

6、我国的对外国家职能

主要原理:对外职能有:(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发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知识运用:我国积极参与印度洋海啸救灾,参与灾后重建,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坚决反对和打击各种形式的分裂活动。

7、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主要原理: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政体受历史条件、阶级力量的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知识运用:西方七国国家性质相同,但国家政体有所不同,有其深刻的根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必须坚持人民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8、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

主要原理:(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有立法权,其中,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任免权、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3)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知识运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和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决定》。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通过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主要原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因为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知识运用: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同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制度。

10、“一国两制”的内容

知识运用: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五周年,“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港、澳特别行政区首长每年向国务院总理述职。

11、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原则

主要原理:(1)方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2)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12、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主要原理: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

知识运用:国家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机构改革。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13、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

主要原理: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关系方面,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2)在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知识运用:要维护国家政令畅通、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中央的权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14、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主要原理:对人民负责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要求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知识运用:“群众利益无小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15、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

主要原理: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知识运用:实行政府责任制,大力推行依法行政。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和通过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

16、依法治国的要求

主要原理:立法机关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搞好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知识运用:“依法治水”,“依法治国”,“依法治沙”、“依法治县”、:“依法治国”

17、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主要原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这是民主政治的基础。(3)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或检举权。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风;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知识运用:近年来全国农村广泛实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村民的民主意识增强,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

1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和表现

主要原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具体表现在:(1)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3)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知识运用:一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被查处。先后有李嘉廷、刘方仁、程维高、潘广田、田凤山、丛福奎、王怀忠、等一批省部级官员被判刑或查处。

19、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主要原理: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表现在:(1)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2)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权利和义

THE END
1.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精选十篇)二、《大诰》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 作为明太祖推行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大诰》不仅体现了其法制观教育, 还包括其政治观教育。 (一) 《大诰》的法制观教育 明朝的法律制度在唐宋旧律的基础上, 无论是法律编纂, 还是制度建设上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在对民众的法制观教育方面成就突出, 关于这点, 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5brlqk.html
2.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 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 D 近代以来的法律虽然与一定的国家紧密联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是,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 https://shenzhen.huatu.com/tiku/3139451.html
3.政治学概论00312题库及答案2021年4月份自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6.在和平发展时期,国家的主要职能是 A.外部职能 B.政治职能 C.镇压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项基本 A.法律制度 B.文化制度 C.经济制度 D.政治制度 8.下列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http://hnshifan.com/tiku/2021/3484.html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法律委员会研究政治法律委员会的职能仅限于“指导与联系”,故其内设机构较少,成立初期只有三个下设机构,即办公厅、参事室和人事处。1950年人事处并入人事部。[5](p.76)政治法律委员会的组织机构以精简为原则,董必武担任首届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彭真、张奚若、陈绍禹(王明)、彭泽民、罗荣桓、吴溉之、张志让、李六如、蓝http://www.hprc.org.cn/gsyj/zzs/ggyxzg/201404/t20140404_4083111.html
5.改革时代的转型法治与政治代表中外法学过刊三、政治代表在转型中的必要性与职能 现代政治的本质是一种转型政治,从自然状态转型到文明状态,从文明状态的低级版本不断升级到高级版本。在这个过程中,宪法不只是关于某一状态的规范体系,而是从旧状态到新状态的政治变迁的法律规范叙事。[36]如前所述,实现这一转型需要两个工具:构建合意(宪法)和政治代表。政治代表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942
6.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履行律师神圣职责积极参加立法活动,在法律草案公布征询意见时,积极参与提出修改意见,在可能的条件下按程序提出立法提案,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贡献。 三、充分发挥律师的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律师的执业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职能作用,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在接受委托或接受指派担任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为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http://www.dhlawyer.com/qikan/qikan-7/qikan-6zhaoguo.htm
7.教学大纲1.2.1 宪法的特征。宪法的形式特征:内容上所调整的是国家的根本社会关系,法律效力上是最高的,在制定与修改程序上是更为严格与复杂;宪法的实质特征:保障公民权利与规范国家权力的动作。 1.2.2 宪法的实质。宪法的政治实质:政治实质亦即阶级实质,集中体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宪法的精神实质:宪法是民主政治的制度https://jp.ecupl.edu.cn/xfx/7169/
8.刑法中“国有公司”及“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之认定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的我国,国家职能表现为政治职能、行政职能、经济职能等多 种职能。倡导国家经济职能的弱化、政治职能的强化,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必要前提。目前实行的政企分开,并没有根本改变国 有企业管理人员代表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职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代表国家从事经济活http://www.ahxb.cn/c/3/2015-10-05/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