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二条从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经营服务,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原则,有序发展网约车。

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网约车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网约车管理工作。

直辖市、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具体实施网约车管理。

第二章网约车平台公司

第五条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三)使用电子支付的,应当与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签订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协议;

(四)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

(五)在服务所在地有相应服务机构及服务能力;

第六条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根据经营区域向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申请表(见附件);

(四)服务所在地办公场所、负责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信息;

(六)使用电子支付的,应当提供与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签订的支付结算服务协议;

(七)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保障制度文本;

(八)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其他线下服务能力材料,由受理申请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第七条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实施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九条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自网络正式联通之日起30日内,到网约车平台公司管理运营机构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定的受理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一条网约车平台公司暂停或者终止运营的,应当提前30日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说明有关情况,通告提供服务的车辆所有人和驾驶员,并向社会公告。终止经营的,应当将相应《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交回原许可机关。

第三章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

第十二条拟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7座及以下乘用车;

车辆的具体标准和营运要求,由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发展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三条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依车辆所有人或者网约车平台公司申请,按第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审核后,对符合条件并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的车辆,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城市人民政府对网约车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四)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服务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依驾驶员或者网约车平台公司申请,按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核查并按规定考核后,为符合条件且考核合格的驾驶员,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第四章网约车经营行为

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记录驾驶员、约车人在其服务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订单日志、上网日志、网上交易日志、行驶轨迹日志等数据并备份。

第十九条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公布确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计程计价方式,明确服务项目和质量承诺,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和乘客投诉处理制度,如实采集与记录驾驶员服务信息。在提供网约车服务时,提供驾驶员姓名、照片、手机号码和服务评价结果,以及车辆牌照等信息。

第二十条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实行明码标价,并向乘客提供相应的出租汽车发票。

第二十二条网约车应当在许可的经营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超出许可的经营区域的,起讫点一端应当在许可的经营区域内。

第二十五条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驾驶员提供经营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运营服务标准,不得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不得违规收费,不得对举报、投诉其服务质量或者对其服务作出不满意评价的乘客实施报复行为。

网约车平台公司采集驾驶员、约车人和乘客的个人信息,不得超越提供网约车业务所必需的范围。

第二十七条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遵守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有关规定,所采集的个人信息和生成的业务数据,应当在中国内地存储和使用,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上述信息和数据不得外流。

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利用其服务平台发布法律法规禁止传播的信息,不得为企业、个人及其他团体、组织发布有害信息提供便利,并采取有效措施过滤阻断有害信息传播。发现他人利用其网络服务平台传播有害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

第二十八条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向未取得合法资质的车辆、驾驶员提供信息对接开展网约车经营服务。不得以私人小客车合乘名义提供网约车经营服务。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设和完善政府监管平台,实现与网约车平台信息共享。共享信息应当包括车辆和驾驶员基本信息、服务质量以及乘客评价信息等。

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约车市场监管,加强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的资质审查与证件核发管理。

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网约车服务质量测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本地区网约车平台公司基本信息、服务质量测评结果、乘客投诉处理情况等信息。

公安机关、网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监督检查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防范、查处有关违法犯罪活动。

第六章法律责任

(一)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

(一)提供服务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或者线上提供服务车辆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车辆不一致的;

(二)提供服务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或者线上提供服务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驾驶员不一致的;

(三)未按照规定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的;

(四)起讫点均不在许可的经营区域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

(六)未按照规定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并落实投诉举报制度的;

第三十六条网约车驾驶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对每次违法行为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携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

(二)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的;

(三)违规收费的;

(四)对举报、投诉其服务质量或者对其服务作出不满意评价的乘客实施报复行为的。

对网约车驾驶员的行政处罚信息计入驾驶员和网约车平台公司信用记录。

网约车平台公司及网约车驾驶员违法使用或者泄露约车人、乘客个人信息的,由公安、网信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约车平台公司拒不履行或者拒不按要求为公安机关依法开展国家安全工作,防范、调查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与协助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网约车报废标准的具体规定,并报国务院商务、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备案。

THE END
1.中国政策法规网中国政策法规网,中国政策法规网是一个政策法规领域的专业网站,主要为用户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资讯服务,包括政策法规、法律资讯以及政策解读等多方面。网站从国家法律法规到各地区的规章制度,再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规定都有涉及,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的政策法规资讯服务。,全http://www.zcfg.org.cn/
2.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律 有效 [2024-11-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 尚未生效 [2024-11-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 尚未生效 [2024-11-0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 尚未生效 [2024-11-08] 5 中华人民https://flk.npc.gov.cn/fl.html
3.法律法规库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答记者问2024-03-14 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就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答记者问2024-03-11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就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第一批)答记者问2024-03-06 https://data.people.com.cn/pd/flfg/list.html?qs={%22cId%22:134,%22cds%22:[{%22cdr%22:%22AND%22,%22fld%22:%22class1%22,%22val%22:%22%E6%9C%89%E5%85%B3%E6%B3%95%E5%BE%8B%E7%AD%94%E8%AE%B0%E8%80%85%E9%97%AE%E5%BA%93%22}]}&id=3052
4.中国法学网法学院2025年招收攻读全日制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0-09] 法学院2025年招收攻读全日制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0-09]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求是网 人民网 光明网 民主理论研究国际网络 法治网 中国法学会 中国法学创新网 中国普法网 http://iolaw.cssn.cn/
5.法律图书馆: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律论文法律图书,法律门户网站法律图书馆_法律门户网站,提供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学论文、裁判文书、律师黄页、法治动态、司法考试资料、法律图书、法律书刊、法律书摘、著者介绍、出版社介绍等资料。http://www.law-lib.com/
6.法律法规查询网站有哪些?法律法规查询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该数据库是最权威的法律法规查询平台之一,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法规信息,包括法律性质、时效性以及公布日期等详细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或浏览不同的法律分类来查找所需内容。2. 中国政府网政策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汇集了政府发布的各类政策文件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67813532799207365.html
7.法律政策研究专家1、洞察全球互联网法律政策动态,及时掌握并解读互联网相关法律政策,分析对行业和具体业务的影响; 2、深入开展互联网行业前沿法律政策议题研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撰写分析文章和研究报告,输出行业观点; 3、支撑法务BP需求,制定互联网行业法律政策研究计划,输出研究成果; 4、参加行业相关会议,进行外部研讨交流。 https://jobs.bytedance.com/experienced/position/7260713654314633509/detail
8.法律政策进军营让法制观念深入兵心近日,武警广西总队北海支队邀请北海市海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司法局、文体广电旅游局到部队开展“法律政策进军营”双拥宣传活动,通过解读相关法律问题、宣讲军人权益保障政策、“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为官兵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增强官兵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在军营中营造出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http://www.81.cn/wj_208567/16205229.html
9.会员登录m.法律目的: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您的信息来处理和解决法律纠纷,或遵循对我们具有约束力的任何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颁发的文件规定,以配合国家部门或监管机构调查和遵从法律法规的目的。 此外,我们可能会出于其他目的收集、使用和披露您的个人信息,并通过修订本政策的形式告知您。 https://www.mutianyugreatwall.com/cnlogin
10.中国法学教育网法律法规 政策意见 通知公告 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论坛通知 08-03 《中国法学教育年刊》2022-2023(第十卷)稿约 04-02 关于在全国法学会系统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 11-16 教育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com/zc/?pid=2
11.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信息服务平台北大法律英文网 法律法规 要闻 体育总局通知加强体育场馆开放管理 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 就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答记者问 五部门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 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发布 江苏省发文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明年3月施行 https://www.chinalaw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