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出尔反尔”?其要求是否仅止步于关税?(上) 关于国别贸易壁垒的评估报告(中国部分 2018年)美国贸易代表 罗伯特.莱特希泽翻译:时运变迁(同步发布于公众号“时运变... 

翻译:时运变迁(同步发布于公众号“时运变迁”)

一、贸易概况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为3752亿美元,比2016年上升8.1%(282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为1304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2.8%(148亿美元)。同期,美国自中国的进口额为5056亿美元,增长了9.3%。2017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

2017年,美国对中国服务出口额估计为560亿美元,自中国的服务进口额为176亿美元。2015年,美资控股公司在中国的服务销售额为552亿美元(最新数据),中资控股公司在美国的服务销售额为57亿美元。

2016年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FDI存量)为925亿美元(最新数据),比2015年增长9.4%。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主要为制造业、批发业和非银行控股公司主。

二、主要贸易壁垒

三、产业政策

概况

中国在2017年继续推行一系列涉及广泛的产业政策,力求限制进口商品、外国制造商和外国服务供应商的市场准入,同时对中国产业提供大量政府引导、资源和监管支持。这些不断调整变化的政策的受益者不仅是国有企业,而且还有其他试图向经济价值链上游转移的国内企业。

技术转让

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

“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10年分步实施的过程,以牺牲、损害外国产业及技术为代价,在10个战略性目标行业建立中国公司。“中国制造2025”的最初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确保中国企业开发或获取自己的技术、知识产权和技能以及自己的品牌;其接下来的目标是在中国市场上用国内技术、产品和服务取代外国技术、产品和服务;最终目标是在10个战略目标行业中占据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

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而使用的许多政策工具引发了严重关切。这些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其他世贸组织成员未曾使用过,其中包括旨在促进中国产业发展的广泛国家干预和支持,主要是通过限制、利用、歧视或以其他方式给外国企业及其技术、产品和服务造成不便。事实上,即使是表面上中立的措施也可以对国内企业有利,正如过去的经验所表明的那样,尤其是在各级地方政府。

就其雄心而言,可能更重要的是,就政府为实现产业政策目标而投入的资源规模而言,“中国制造2025”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执行的产业支持也有不同之处。在这方面,即便中国政府未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设定的产业政策目标,但仍有可能造成或加剧市场扭曲,并在许多目标行业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美国继续监测和分析中国在关键产业领域(这些领域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中的政策和做法,以确保公平竞争环境。

自主创新

旨在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仍然是中国工业化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以来,美国试图通过加强与中国的高层双边接触解决这些政策问题,这些政策在中国国内拥有或开发知识产权时提供了各种优惠,涉及中国各个经济部门,特别是在政府采购方面。例如,在2012年5月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会议上,中国承诺将其他国家拥有或开发的知识产权与在中国拥有或开发的知识产权同等对待。美国还利用2012年美中商贸联合委员会(JCCT)的机会,敦促中国修改或取消看上去不符合这一承诺的具体措施。美国和中国在2013年和2014年期间加强了讨论沟通。在2014年12月的JCCT会议上,中国明确并强调,将把在其他国家拥有或开发的知识产权与国内拥有或开发的知识产权同等对待。但这些承诺再一次没有得到履行。中国继续推行各种政策,要求或支持知识产权在中国的所有权或发展。

政府采购方面,美国也从中国获得了一系列类似的承诺,中国同意将各级政府的自主创新政策与政府采购优惠脱钩,国*务*院还发布了一项措施,规定省、地政府在2011年12月之前消除所有仍保留的挂钩、联系。但这一承诺在许多年后还没有兑现。

投资限制

此外,外资企业报告称,中国政府官员会要求外资企业转让技术、在中国研发、满足与出口或国产化率有关的业绩要求或作出有价值的涉及具体交易的商业让步,作为批准投资的条件。美国一再向中国提出对后者限制性投资制度的关切。到目前为止,双边持续的接触并没有让中国大幅放松投资限制,似乎也没有减少中国政府官员的那些做法。在川普总统2017年11月访问北京后不久,中国确实宣布,今后将放松对外资银行、人寿保险以及证券和资产管理等服务行业的某些投资限制。这些承诺能否兑现还有待观察。

安全可控的信息通讯技术政策

与此同时,在这个大框架下,中国经济中又提出并部署了很多的部门政策。2014年12月以来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是中国银监会(CBRC)起草的一项提议,要求银行系统到2019年所使用ICT产品的75%必须“安全可控”,并将制定一系列标准,外国ICT供应商将因此被排除在中国银行业之外。不久之后,保险行业也提出了类似的措施。

补贴

中国继续向其国内产业提供大量补贴,这对美国产业造成了伤害。其中一些补贴似乎也为世贸组织规则所禁止。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能够通过美国商务部的反补贴税诉讼和世贸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来解决其中一些补贴问题。美国和其他世贸组织成员还不断敦促中国根据其世贸组织义务,将其所有补贴通知后者,这些国家同时还提交了反向通知(counternotifications),列出了中国没有通知的数百个补贴项目。自16年前加入WTO以来,中国尚未向WTO提交一份完整的由中央政府支持的补贴通知,而且到2016年7月前,中国还没有知会一份地方政府的补贴,而2016年7月提交的信息也只是基于美国根据WTO规则质疑为禁止补贴的地方政府补贴。

过剩产能

因为经济中的国家主导,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不经济产能”的引领者,几个行业空前严重的产能过剩就是证明。中国还在努力实现诸如“中国制造2025”这样的产业规划,从而在其他行业造成产能严重过剩。根据这些规划,中国政府正拨款数千亿美元支持中国企业,要求它们在10个先进制造业中实现既定的国内市场份额目标(以减少进口为代价)和全球市场份额。

特别是在钢铁和铝等制造业领域,中国的经济规划者及其政府行动和资金支持导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过度生产扭曲了全球市场,损害了美国以及加拿大、墨西哥等第三国市场的厂商和工人利益,美国的出口品与中国出口品在这些国家市场上竞争。虽然中国认识到这些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并已采取一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结果好坏参半。

虽然中国在占炼钢成本大头的能源和原材料投入方面并没有比较优势,但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占全球钢铁产能增长的75%以上。目前,中国的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一半,是欧盟(EU)、日本、美国和俄罗斯钢铁产能总和的两倍。与此同时,尽管国外钢铁需求疲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2014年达到9100万吨,比2013年增长了50%。2015年,中国的出口达到1.1亿吨的历史高点,这让人们越来越担心这些出口将对已经饱和的世界钢铁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中国钢铁出口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增长,当年下半年开始下降,这一趋势持续到2017年。

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原铝产量也增长了50%以上,尽管从2015年开始全球铝价大幅下跌,但中国的原铝产量这两年仍在继续增长。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新建了一些大型铝厂,目前中国的原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铝产能过剩因此导致全球铝价大幅下跌,损害了美国工厂和工人的利益。

与钢铁和铝业的情况一样,中国的纯碱产量在国内需求停滞的情况下增加了。结果是,2015年中国的纯碱出口比前一年增长了23%,这一趋势持续到2016年。此外,中国2016年的纯碱产量为2600万吨,预计到2020年将以每年近3%的速度增长,这是同期中国国内需求年增长率1.2%的两倍多。另据估计,中国纯碱的过剩产能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增长,并在2019年达到1050万吨以上。

中国的产能过剩——无论是在钢铁行业还是铝或纯碱等其他行业——伤害了美国的工业和工人,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直接向美国出口,而且因为全球价格下跌和供应过剩,使得即便是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商也很难生存下去。中国许多贸易伙伴国的国内行业通过不断地请求其本国政府采取如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等贸易补救措施对中国过剩产能造成的贸易扭曲后果作出应对。

出口限制

中国仍对一些原材料(在世界上,中国是这些原材料的主要生产者)实施出口限制,包括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最低出口限价、出口关税和其他限制。通过这些出口限制,中国似乎能够以外国下游生产者的利益为代价,为中国大量下游生产者提供巨大的经济优势,同时对外国下游生产者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将其业务、技术和就业机会转移到中国。2013年,在美国于世贸组织对中国发起的诉讼中胜诉后,中国取消了影响美国钢铁、铝和化工行业的关键原材料的出口配额和关税。2014年,美国在世贸组织针对中国对稀土、钨和钼出口限制的第二宗诉讼中胜诉,这几种原材料是许多美国产品如混合动力汽车电池、风力涡轮机、节能照明、钢铁、先进电子产品、汽车、石油和化学品等的添加物。中国在2015年5月取消了这些出口限制。2016年7月,美国针对中国保留的出口限制在世贸组织发起了第三次诉讼,涉及的出口限制包括中国对包括锑、铬、钴、铜、石墨、铟、铅、镁砂、滑石、钽和锡在内的11种原材料的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这些原材料是美国如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和电子工业等重要制造行业所需的关键添加物。令人深感关切的是,美国被迫提起多起诉讼请求来处理同一个明显的世贸组织合规问题。

与前几年一样,中国政府在2017年尝试通过提高或降低出口时的增值税退税来管理许多初级、中级和下游产品的出口。中国有时通过征收或取消出口关税来实现其目标。这些做法对一些产品的全球市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不确定性和不公平,特别是中国是世界主要生产国或出口国的下游产品,例如钢铁、铝和纯碱业产品。这些做法,加上政府过度补贴等其他政策,也造成了这些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2014年7月的S&ED会议有一个明显的积极进展,中国当时承诺改善其退税制度,包括积极研究国际最佳做法,并加强与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沟通,包括就其对贸易的影响进行沟通。但这一承诺仍然没有兑现。到目前为止,中国在采用国际最佳做法方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限制进口二手翻新品

中国禁止通常被归为旧货的翻新品的进口。除经济特区外,中国禁止二手翻新改装设备、零部件(称为核心件)进入中国境内。这些进口禁令和限制损害了中国许多行业的发展,如采掘、农业、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通讯,因为这些行业的公司无法购买中国境外生产的高质量、低成本的翻新品。不过中国显然准备支付这一价格,以限制翻新品的进口。

限制进口可回收材料

中国在2017年颁布了两项措施,限制或禁止进口大量废品和回收材料,如某些类型的塑料、纸张和金属。类似的限制似乎不适用于国内产生的废料或回收材料。

标准

在标准领域,中国有两大类政策损害了美国公司的利益。首先,据报道,中国政府官员在某些情况下向寻求参与标准制定过程的外国公司施加压力,要求后者以不利条件发放技术或知识产权许可。第二,中国在一些已经有国际标准的高技术领域继续追求独特的国家标准。美国继续敦促中国解决这些具体关切,但迄今为止,这种双边接触的进展甚微。

政府采购

中国承诺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GPA),并向美国和其他GPA缔约方开放其庞大的政府采购市场。但到目前为止,美国、欧盟和其他GPA缔约方都认为中国的出价在范围和覆盖面上都很非常令人失望。中国于2014年12月提交了第五次修改后的报价。这一出价表明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展,包括门槛、实体覆盖范围和服务项目覆盖范围。尽管如此,出价没有达到美国的预期,且仍远远不能为美国和其他GPA缔约方所接受,因为在一些门槛、实体覆盖、服务项目覆盖和例外事项等关键领域仍然有重大缺陷。

中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操作受两项重要法律的制约。财政部实施的《政府采购法》,对中国各级政府机关和其他组织利用财政资金进行的采购活动作出规范。《招标投标法》由国家发改委(NDRC)实施,对中国某些类别的采购项目,特别是建筑和工程项目,实行统一的招标投标程序,而不考虑进行采购的实体类型。这两项法律都涵盖了GPA缔约方认为符合GPA涵盖范围的政府采购的重要采购活动。

贸易救济

中国监管当局某些情况下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并加征关税——即便是在没有必要的法律和事实支持的情况下——以反击对中国行使世贸组织权利的贸易伙伴。时至今日,美国的回应一直是对世贸组织的三起争端提起诉讼。世界贸易组织在这三起争端中作出的裁决证实,中国在征收关税时没有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

四、知识产权

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按照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的要求,对旨在保护国内外权利持有人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进行了广泛的修订。目前,中国正在对这些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订。尽管中国国*务*院在2017年发布了多项计划和指导意见,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方面的不完善仍对美国的出口和投资构成严重障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因此在2017年特别301报告再度将中国列为重点观察名单。此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18年1月发布了其“2017年恶名市场(NotoriousMarkets)不定期审查”结果,列明那些在全球打击盗版和假货斗争中典型违规的网络和实体市场。一些中国市场在“恶名市场”之列。

商业秘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从中国获得承诺,后者将发布法律指引以加强商业秘密方面的制度建设。美国还得到了中国的承诺,不容忍国家支持的商业秘密盗窃行为。此外,美国敦促中国对其与商业秘密有关的法律和条例作出某些关键修订,尤其是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草案。美国还敦促中国采取行动,解决国家支持的经济部门的缺陷,并提高公众的商业秘密规则意识。

在2016年11月的JCCT会议上,中国明确表示正在加强其商业秘密机制建设,并计划加强几个重要领域,包括提供证据保全令和基于市场价值的损害赔偿,以及对初步禁令和其他事项发布司法解释。此外,2016年和2017年,中国发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公众意见,并于2017年11月通过,自2018年1月起生效。尽管与以前的法律相比,该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有所改进,但最终定稿也错失了一些促进有效保护商业秘密的机会。

此外,如上所述,美国继续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表示严重关切。因此,保护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是中国另一个未能履行其建立一个更具市场导向体系的承诺的领域,尤其是在G*本身支持窃取商业秘密或大力阻挠有效保护商业秘密的情况下。

恶意商标注册

医药

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关切,包括需要提供有效保护,防止不公平地商业使用未披露的试验或其他数据,以获得医药产品的销售许可;同时提供有效执法,防止侵犯药品专利。中国在2017年发布了这方面的征求意见稿,但尚未定稿。此外,落后的药品管理审批系统反映了市场准入和患者访问方面的问题。

另一个重大关切来自中国在医药行业的提议,这些提议寻求通过提供监管优势来促进政府主导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转让。例如,2016年,国*务*院在未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下以终稿形式发布的一项措施,为申请人的产能已转移到中国的创新药制定了一个快速审批程序。美国正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重新考虑这一做法。

网络侵权

假冒商品

五、服务业

考虑到中国市场的规模,美国服务提供商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是有前景的。虽然美国在2017年与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为385亿美元,但美国在中国服务业市场的份额仍然远远低于美国在全球服务业市场的份额。

电子支付服务

2017年,中国继续对外国公司(包括美国主要的信用卡和借记卡发行公司)实施无正当理由的限制,这些公司一直在寻求向银行和其他在中国发行或接受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商业机构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美国在2010年启动的一个世贸组织诉讼中提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承诺在2006年开放这一部门,世贸组织的一个专门小组在2012年发布的一项结论中同意美国的意见。中国随后同意遵守世贸组织专家组2013年的裁决,但中国直到2017年6月才采取必要措施,才开始允许外国供应商申请许可。根据报告,一些美国供应商寻求提交他们的许可申请,但还没有得到回应。在中国积极拖延向外国供应商开放市场的整个过程中,中国的国家领跑者中国银联一直利用其在中国市场的专有权,支持其在海外(包括在美国)建立电子支付服务网络的努力。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中国银联最近宣布,其在美国自动柜员机上的渗透率已达到100%,在接受信用卡的美国网点中的渗透率率在80%至90%之间。这段历史表明,即便面对世贸组织的不利裁决,中国仍然能够维持有利于本国公司的扭曲市场的做法。

院线电影

2012年2月,美、中两国就美国在世贸组织胜诉的一宗诉讼中就进口和发行院线电影的某些裁决达成了另一项决议。双方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规定中国每年大幅增加进口、发行外国电影的数量,同时美国电影制片人也将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自“谅解备忘录”签署以来,中国进口和发行的美国电影数量显著增加,美国电影制片人的收入也明显提升。但中国尚未充分履行其谅解备忘录承诺,包括关于为进口电影开放电影发行机会的关键承诺。因此,美国一直在敦促中国全面执行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双方开始于2017年讨论向美国提供更多有意义的补偿。

银行服务业

中国基本上拒绝向重要的非中国企业开放银行业。尽管中国以外商独资银行的形式向外国竞争者开放银行业,但仍以其他方式限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使外资银行无法在中国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最新数据显示,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在中国银行业资产中所占比例实际上是下降的。中国出台了各种歧视性和不透明的监管要求,使得外资银行更难在中国立足和扩大市场份额。

一个问题领域涉及美国和其他外资银行参与中国本币业务的能力。这是外资银行在中国最看重的细分市场,尤其是个人客户方面。根据现行的政府监管办法,只有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一年且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外资银行才能申请在中国注册。此外,中国还对外资银行提出了一些不适用于国内银行的资产和资本要求,并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申请设立新的分支机构行动迟缓。此外,中国还限制了外国银行通过分行而不是子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范围。歧视性和不透明的规定也限制了外资银行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能力。

多年来,中国将单一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存续中资银行股权上限确定为20%,而所有外国投资者的总股本持有份额限制在25%。2017年11月,中国宣布将取消这些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国内外公司将适用同样的规则。中国在2018年2月发布了一项措施,表示有意取消对外资参股的限制,但该措施在重要方面含糊不清,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会在实践中给予有意义的、非歧视性的市场准入。

保险服务业

中国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已给外国保险公司造成进入中国市场的壁垒,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仍然很低。在人寿保险领域,中国只允许外国公司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外资股本上限为50%。这些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大约为5%。在医疗和养老保险领域,中国也将外资比例限制在50%。尽管中国允许外资全资子公司进入非人寿(即财产险和意外险)保险领域,但外资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仅为2%左右。中国的政治风险保险市场仍然不对外资者开放。虽然《中国外商投资目录》表明中国已经放开了保险经纪服务,但实际上中国似乎还在限制外国公司可以提供保险经纪服务的范围。与此同时,在让中国监管当局及时批准它们为扩大业务而设立新分支机构的请求时,一些在中国成立的美国保险公司有时会遇到困难。2017年11月,中国宣布将放宽保险服务领域的某些外资股权限制,但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这么做。

证券和资产管理服务

电讯服务

中国对电信增值服务实施的限制,为寻求提供电信增值服务的外国供应商设置了严格的市场进入壁垒。这些限制包括不透明和任意的许可证发放程序、外国股本上限以及定期、不合理地暂停发放新许可证。因此,只有几十家外资供应商获得了提供电信增值服务的许可,而国内有数千家有牌照的供应商。此外,中国对基础电信服务的限制,如对新进入的非正式禁令、49%的外资股本上限、外国供应商只能与国有企业合资的要求,以及极高的资本金要求,都阻止了外国供应商进入中国的基础电信服务市场。中国最近发布了条例草案,提出允许国内外供应商获得提供移动电信转售服务的许可。但适用于外国供应商的条款和条件仍不明确,现在判断是否提供有意义的市场准入还为时过早。

中国在影视院线服务领域的限制阻碍了外国供应商的投资,中国对与电视和广播有关的服务的限制极大地制约了外国供应商的参与。中国还禁止外国公司在中国提供电影制作和发行服务。此外,美国仍然非常关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SAPPRFT)和MIIT于2016年2月发布的在线出版规则对外国公司参与在线发行视频和娱乐软件的能力的影响(见下文“数字贸易壁垒”一节的讨论)。

快递服务业

法律服务

中国已发布措施,意在履行其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所作的法律服务承诺。但这些措施限制了外国律师事务可提供的法律服务类型,包括禁止外国律师事务所雇用有资格从事中国法律工作的律师,并长期拖延新事务所的成立。

六、数字贸易壁垒

云计算限制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市场,云计算服务通常通过两种商业方式中的一种来提供:要么是作为一种综合服务提供,其中电信网络的所有者和运营商也通过该网络提供计算服务,包括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要么将其作为独立的计算机服务提供,并由电信服务供应商单独提供与计算服务站点的连接。尽管中国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承诺允许使用这两种方法,但目前这两种方法都不对外资公司开放。

网络过滤和屏蔽

网络语音服务协议

域名规则

跨境数据传输和数据本地化

在线视频和娱乐软件限制

中国通过影响内容和发布平台的措施限制外国视频和娱乐软件的在线发布和传播。在内容方面,最繁琐的限制是根据模糊且不透明的标准、通过详尽的内容审查要求实施的。此外,在线视频方面,SAPPRFT要求中国在线平台供应商用于购买外国内容的预算不超过30%。在发布平台方面,SAPPRFT制定了许多措施,例如要求视频平台都是国有的,这些措施阻止了外国供应商获得许可证。与此同时,几家中国公司(包括阿里巴巴)似乎不受这些要求的约束。SAPPRFT和中国其他监管当局还采取行动防止跨境提供在线视频服务,这可能牵涉中国在视频发布方面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承诺。

数据加密

互联网支付服务限制

七、农业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2017年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超过200亿美元,低于2016年的210亿美元。尽管有这些出口,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商来说仍是一个困难且不可预测的市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监管当局执法上的不一致以及后者有选择地干预市场。

食品安全法

中国正在实施的2015年《食品安全法》涉及了大量的新规定。这些规定中有许多已通知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TBT),但没有通知世贸组织卫生与植物卫生委员会(SPS),其中包括对乳制品、婴儿配方奶粉、海鲜、谷物和油籽等货物的出口商便利和产品登记要求。此外,尽管面临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并同意推迟两年实施,但中国仍在考虑实施一项繁琐且不必要的措施,要求包括低风险出口食品在内的所有食品获得官方认证。这些措施以及其他新措施继续对中国的部门资源、贸易商和出口国主管当局带来过度压力,对食品安全并没有明显的额外好处,但它们似乎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控制食品贸易量的工具。

牛肉、禽肉和猪肉

生物技术许可

2017年,生物技术农产品的监管审批过程取得了些微进展。继中国国*家主*席在2017年4月会晤时向川普总统做出承诺后,中国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NBC)于2017年5月和6月召开了会议,并核准4种产品(每次会议后2项),其他4种需要NBC审核的产品没有获批。在尚待中国监管体系核准的四种产品中,有两种自2011年以来就一直在接受评审。截至2018年3月,除了这四种产品外,另有六种产品在NBC审查的最后评审阶段被搁置。等待中国监管机构核准的产品数量在继续增加,这造成贸易商之间的不确定性并带来了不利的贸易影响,特别是对美国的玉米和苜蓿出口。另外,在过去三年中,中国生物技术产品的核准与其他国家的产品核准之间的不同步已经明显扩大。

农业国内支持

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大幅加大对其农业部门的国内补贴和其他支持措施。中国维持农业直接补贴、重要商品的保护价和投入补贴。中国以最低价和目标价措施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棉花收储体系。2016年,中国确定了对淀粉和乙醇生产商的补贴,以鼓励购买国产玉米,这导致2017年玉米加工品出口量急剧增加。

中国于2015年5月向世贸组织提交了关于国内支持措施的最新通知,但信息仅截至2010年。美国仍然关切的是,中国采用的计算支持水平的方法,特别是在其价格支持政策和直接补贴方面,导致向世贸组织正式报告数额的低估。美国于2016年9月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指出中国政府对大米、小麦和玉米生产的支持超出了中国的承诺。美国正在积极处理这一诉讼。

关税配额管理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建立的关税配额(TRQ)制度所承诺的市场准入尚未完全实现。中国每年的大米、小麦和玉米TRQs都没有用完。2016年12月,美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提出中国对大米、小麦和玉米的TRQS管理问题。美国仍在积极处理这一诉讼。

中国政府试图通过提高或降低增值税(VAT)退税来管理国内供给,以管理初级农产品的进口。中国有时通过实施或撤销VAT来实现其国内目标。这些做法在全球玉米和大豆市场以及这些商品的中间加工品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扭曲和不确定因素。

THE END
1.全球贸易纷争:挑战与解决之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纠纷屡见不鲜。贸易战、关税壁垒、反倾销措施等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这些纠纷不仅涉及到货物贸易,还包括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领域。贸易纠纷的频发,对全球供应链、企业利润以及各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峻挑战。 https://blog.csdn.net/JiYan_green/article/details/144346158
2.贸易之争源起何处另有经济学家提醒,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伴生成本”非常高,不仅将招致其他各方的反制,加剧地缘政治危机,也会阻碍全球资源有效配置与世界经济整体效率提升,甚至可能导致全球市场萎缩,给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波折。 应该说,伴随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生国际经贸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摩擦http://www.cacs.mofcom.gov.cn/cacscms/article/cgal?articleId=182693
3.世界说国际调查:关税等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大的全球贸易挑战调查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关税和贸易壁垒上升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紧随其后的是供应链中断(45%)和地缘政治不稳定(41%)。此外,无论所在公司规模大小,受访者都将关税和贸易壁垒列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这项报告共调查了978名来自欧洲、北美、南美和亚太地区主要贸易国的供应链领域领导者。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27582
4.北京市君都律师事务所证券市场业务领域建设工程业务复杂本案实体争议并不复杂,但在国际贸易背景下,其争议解决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显著提升。仲裁和诉讼的风险来源于不同国家诉讼制度和法律传统的差异,也极易导致两国商事主体之间从此丧失合作的可能。正如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指出,调解是一种友好解决国际商业关系中产生的争议的机制,调解的运用有助于发展和谐的国际经济关系http://www.jundufirm.com/hy_news_Detail/41.html
5.国际化发展中知识产权纠纷发生的高危地点?企业产品销售的国家/地区是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贸易纠纷高发的地区。尤其是当竞争对手在该国家/地区拥有知识产权权利的,将导致法律风险成倍增加。 一般来说,企业产品销售国家/地区比较容易发生专利权侵权纠纷、商标权侵权纠纷和不正当竞争的纠纷等。企业可能遭遇律师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g3OTY2MQ==&mid=2247563899&idx=6&sn=332fcb394d133be7465b5629d249f8a8&chksm=eb6dc6e96516848b5c719f2e468ca7b9df965dd132c3c71b6d06ed9fccb3d979b750dc81ff2d&scene=27
6.国际贸易规则范文12篇(全文)(1)国际贸易规则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碳关税”等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应运而生。碳关税主要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不进行产品碳排放计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如钢铁、铝、水泥和一些化工品等征收的关税。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w1mwvyi.html
7.国际贸易法分析(精选十篇)而且, 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开始高筑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 以此限制对高新技术、金融、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甚至政治化贸易问题。针对各种国际贸易保护, 我国政府和企业要寻求发展之策, 在挑战中需找发展的机遇。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pdiqmq.html
8.玲珑轮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壁垒”相关内容。 如果未来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提升,将可能给公司境外销售业务带来一定 风险。 (六)境外经营相关风险 2013年,公司启动泰国玲珑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8,866.6万美 元,建成后将新增1,2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和12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产能。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投入约30.86亿元人民币,泰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100001897_87.shtml
9.克服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解决方法推荐阅读专利布局区域标准化组织是同一地区或毗邻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和贸易、维护自身利益消除贸易壁垒或出于政治、民族原因共同组成区域性标准化机构,并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统一表达该地区各国的共同意志。区域标准化机构广泛存在,例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欧洲电信标准化学会( ETSI);亚洲标准咨询委员会(http://www.ipcoo.com/bujun/201504/00000228.html
1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7m国际贸易理论ppt大学课件预览第四章 国际价值与价格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国际价值与国际价值量的概念,厘清其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理解确定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的理论说明;掌握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以及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等内容;初步了解有关国际贸易条件的争论的不同观点基本内容国际价值与国际价值量国际价值规律http://read.cucdc.com/cw/4624/4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