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贸易现状分析国际贸易论文

全球经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回暖迹象。在后危机时期,中欧经贸关系有所好转,中欧贸易摩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一)中欧贸易合作领域宽广

(二)中欧贸易关系逐渐回暖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分析

贸易保护主义历来弊多利少,但在世界贸易中却持续不绝,一些发达国家经常凭借自身的垄断优势,建立具有保护主义性质的贸易政策。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商品受到了很大冲击,其中,欧盟是对华采用贸易保护手段花样最多、发生贸易摩擦最频繁的地区,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盟对华贸易壁垒不断升级,反倾销立案调查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中欧经贸的稳定发展。

(一)欧盟加快对华反倾销调查频率

反倾销是进口国为制止倾销行为给本国产业带来损害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它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保护本国产业的三种合法手段之一。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反倾销由于其形式合法、易于实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常利用的手段。1979年欧盟首开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之先河,对中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截止到2010年4月,欧盟对我国共发起140多次反倾销调查,是WTO成员国中对中国采取反倾销调查最早、最多的地区。欧盟委员会曾多次表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形式,但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贸易在衰退中抵抗挣扎的关口,欧盟却将承诺弃之不顾,以各种理由阻碍中国产品顺利进入欧洲,对多种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2009年,欧盟对我国贸易新立案反倾销调查7起,涉及产品分别为长丝玻璃纤维、扫描仪、葡萄糖酸钠、钼丝、铝合金轮毂、聚酯高强力纱、熨衣板。是同年欧盟对世界新立案调查的58%,欧盟还对我国草甘膦、碳化钨、熨衣板等案件进行12起复审,占欧盟对全球复审案的50%.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盟对华反倾销频率大幅加快。

(二)欧盟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

1.表面合理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卫生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发达国家制定和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往往是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名;2.手段隐蔽性。随着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和关税配额等其他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各国政府开始利用本国的相对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法规和标准等隐蔽性很强的手段实施贸易壁垒。此外,由于贸易技术壁垒在具体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这将会加大国际贸易的风险,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形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形式上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合格评定程序和执法监管程序的复杂性。而由于技术法规在制定与实施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发达国家频繁地修改技术法规,往往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4.内涵上的歧视性。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和消费群体成熟的消费理念,制定出苛刻的商品标准,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满足发达国家的进口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实际贸易中遭受歧视。

(三)欧盟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欧盟的一些国家和行业协会出于利益追求,有意对中国的产品进行封锁打压,利用他们的法律拒绝中国商品。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我们可以预想到,知识产权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特别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包括欧盟各个成员国,必然会利用本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出口产品加以抑制。

三、改进欧贸易关系的中国对策

在后危机时期,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虽然中欧贸易摩擦出现了缓和趋势,但引发贸易摩擦升级的主要根源还没有得到彻底铲除,仍然制约着中欧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从大局角度出发,只有和平磋商才是解决中欧贸易争端的正确途径,为了减少贸易摩擦,保护我国企业利益,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与欧盟良好的经贸关系

2.我国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应对中欧贸易遇到的问题。为化解中欧贸易摩擦,我国应在坚持平等互利的立场的前提下,继续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涉和协商,积极推动欧盟早日调整对华贸易政策,解决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口环境。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欧贸易摩擦形势严峻,但前景并不暗淡。只要中欧双方能够本着互信、互谅、和平磋商解决矛盾的基本原则,所有摩擦都会渐渐化解。我国长期以来致力于构建中欧合作关系的决心从未改变,欧洲各国与中国发展经贸往来的愿望也从未动摇。中欧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塑造新的互利双赢的经济关系,抵制保护主义倾向,政治上密切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二)大力提高中国产品市场竞争力

欧盟内部成员国以发达国家为主,自身具备较高的科技水平,欧盟常常以此为优势,对进口产品制定很高的质量标准。欧盟是目前世界上在产品技术指标、化学成分方面规定最复杂、最严格的地区。从近期欧盟对华采取的反倾销调查来看,欧盟常以中国产品质量不达标,某项技术水平不符合标准或者某种化学成分超标作为开展反倾销调查的理由。为保证中国产品能够顺利出口欧洲,能够在欧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我国必须进一步改善出口产业结构、努力增强产品质量、快速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口产业结构有所改进,但总体来讲仍然存在着技术含量低、品种单调等问题。以往我国出口产品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以量多价低取胜,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无论是从我国产品拓展欧洲市场、还是从我国出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出发,都必须切实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注重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因此,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促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进一步加速工业化进程,赶超发达国家,尽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为高技术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起国家,政府资助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积极应对欧盟的反倾销政策

针对我国出口产品在欧盟遭遇反倾销政策越来越多的现状,国内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组织应诉、法律指导、经费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应对反倾销的政府交涉。同时,作为一些行业协会更要在规范企业出口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中发挥指导和带头的作用。

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知之不详,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普遍存在误解,在贸易救济调查中没有完全给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对此,我国一方面应该向欧盟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要让欧盟理解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需要过渡期,从而敦促欧盟尽早改变对中国所执行的歧视性贸易政策,取消对中国产品的不公平限制。

(四)针对技术壁垒升级构建新型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形势下,随着关税的大幅度消减,作为以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我国面临最多的,最难克服的障碍。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技术壁垒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各国盛行,对中国的对外贸易领域提出了巨大挑战,如处理不好,必将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认识方面,我们应结合其对我国外贸交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影响,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采取正确的对策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面对欧盟技术壁垒的不断升级,我们不能总处于被动地位,而应该站在主动出击的立场,根据WTO赋予给我们的权利和优惠条款,全面制订出能够获得各国承认的技术标准,构建起自己的标准体系和预警机制。《技术贸易壁垒协议》要求每一个成员国设立一个咨询点,提供有关技术规定、章程、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资料,妥善回答其他成员国的一切合理询问。我国政府应该完善咨询点的建设,积极给予技术援助,要充分利用通报咨询制度掌握更多的技术信息,为广大出口企业服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尽快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疏通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渠道;要大力加强信息收集与分析,加速信息传递与协调,及时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要建立起国外技术壁垒信息数据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针对技术壁垒最新动态和要求,分析国外可能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以及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五)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在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2010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为加快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我国要处理好政府职能与其他社会主体职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一项政府主导的,适应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强调企业的主体责任、公民的参与意识的同时,必须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加快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更要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促进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积极配合,逐步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既要有全局性,又要兼顾到区域性;既要有稳定性,又要保证动态性和应变性;既要有长远性,又要符合现实的需要。

我国既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更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工作的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科技创新已经得到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重视。以彩电行为例,海信集团依靠自主创新,成功建成了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良品率达到99%,实现了中国彩电行业在上游领域的重大突破,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销售和稳定的利润增长。其中的奥秘在于:企业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到技术研发上,科技创新能力雄厚,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的申请数量远远超过同行企业。当前,我国企业实现知识产权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二方面,其一是通过引进、模仿、改造国外的知识产权,逐步实现“本土化”,成为自主的知识产权,其二是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的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

结论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贸易保护主义在欧盟地区有抬头之势。金融危机给中欧两国带来巨大冲击,中国实体产业受损严重,出口企业面临挑战,而欧盟经济进入衰退期,倾向于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转嫁危机。

2.中欧贸易摩擦升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欧盟加快了对华反倾销频繁、提高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标准、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3.引发中欧贸易摩擦升级的根源来自于中欧两方面。从欧盟方面来看,整体经济的衰退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加深了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偏见,欧盟政府违背承诺,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从中国自身来看,产品竞争力不强、出口企业对反倾销危害性认识不足、外贸产业结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受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的根本原因。

THE END
1.全球贸易纷争:挑战与解决之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纠纷屡见不鲜。贸易战、关税壁垒、反倾销措施等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这些纠纷不仅涉及到货物贸易,还包括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领域。贸易纠纷的频发,对全球供应链、企业利润以及各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峻挑战。 https://blog.csdn.net/JiYan_green/article/details/144346158
2.贸易之争源起何处另有经济学家提醒,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伴生成本”非常高,不仅将招致其他各方的反制,加剧地缘政治危机,也会阻碍全球资源有效配置与世界经济整体效率提升,甚至可能导致全球市场萎缩,给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波折。 应该说,伴随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生国际经贸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摩擦http://www.cacs.mofcom.gov.cn/cacscms/article/cgal?articleId=182693
3.世界说国际调查:关税等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大的全球贸易挑战调查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关税和贸易壁垒上升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紧随其后的是供应链中断(45%)和地缘政治不稳定(41%)。此外,无论所在公司规模大小,受访者都将关税和贸易壁垒列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这项报告共调查了978名来自欧洲、北美、南美和亚太地区主要贸易国的供应链领域领导者。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27582
4.北京市君都律师事务所证券市场业务领域建设工程业务复杂本案实体争议并不复杂,但在国际贸易背景下,其争议解决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显著提升。仲裁和诉讼的风险来源于不同国家诉讼制度和法律传统的差异,也极易导致两国商事主体之间从此丧失合作的可能。正如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指出,调解是一种友好解决国际商业关系中产生的争议的机制,调解的运用有助于发展和谐的国际经济关系http://www.jundufirm.com/hy_news_Detail/41.html
5.国际化发展中知识产权纠纷发生的高危地点?企业产品销售的国家/地区是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贸易纠纷高发的地区。尤其是当竞争对手在该国家/地区拥有知识产权权利的,将导致法律风险成倍增加。 一般来说,企业产品销售国家/地区比较容易发生专利权侵权纠纷、商标权侵权纠纷和不正当竞争的纠纷等。企业可能遭遇律师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g3OTY2MQ==&mid=2247563899&idx=6&sn=332fcb394d133be7465b5629d249f8a8&chksm=eb6dc6e96516848b5c719f2e468ca7b9df965dd132c3c71b6d06ed9fccb3d979b750dc81ff2d&scene=27
6.国际贸易规则范文12篇(全文)(1)国际贸易规则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碳关税”等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应运而生。碳关税主要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不进行产品碳排放计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如钢铁、铝、水泥和一些化工品等征收的关税。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w1mwvyi.html
7.国际贸易法分析(精选十篇)而且, 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开始高筑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 以此限制对高新技术、金融、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甚至政治化贸易问题。针对各种国际贸易保护, 我国政府和企业要寻求发展之策, 在挑战中需找发展的机遇。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pdiqmq.html
8.玲珑轮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壁垒”相关内容。 如果未来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提升,将可能给公司境外销售业务带来一定 风险。 (六)境外经营相关风险 2013年,公司启动泰国玲珑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8,866.6万美 元,建成后将新增1,2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和12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产能。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投入约30.86亿元人民币,泰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100001897_87.shtml
9.克服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解决方法推荐阅读专利布局区域标准化组织是同一地区或毗邻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和贸易、维护自身利益消除贸易壁垒或出于政治、民族原因共同组成区域性标准化机构,并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统一表达该地区各国的共同意志。区域标准化机构广泛存在,例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欧洲电信标准化学会( ETSI);亚洲标准咨询委员会(http://www.ipcoo.com/bujun/201504/00000228.html
1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7m国际贸易理论ppt大学课件预览第四章 国际价值与价格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国际价值与国际价值量的概念,厘清其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理解确定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的理论说明;掌握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以及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等内容;初步了解有关国际贸易条件的争论的不同观点基本内容国际价值与国际价值量国际价值规律http://read.cucdc.com/cw/4624/4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