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备案工作要点

小区是我国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的效果离不开社区治理的效率,也离不开小区治理的效率。

《物业管理条例》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均规定,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应向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备案。但现行法律法规,并无对“业委会换届选举备案”工作的具体操作规定,因此,各地在“业委会换届备案”执行过程中,因各方理解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在某些地方,这种差异实质地阻碍了业委会的组建。笔者在深度参与业委会建设指导工作中,总结出政府行政机关在业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依法履行指导、协助、监督职能的要点如下。

01

业委会备案工作的法律定位

业委会换届选举备案,不是行政审批。但以各地备案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部分政府行政机关,如街道办事处,错将业委会备案工作理解为行政审批。

传统政府行为的行政“审批”,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的“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行政职能,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申请事项进行前置审查与批准,并作出准许或者不准许行政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备案”的本质则仅是一种公示,即行政相对人将其需要进行的行为、活动事后通报、告知行政机关并向行政机关提供备案资料的行为。备案的目的在于使政府获得相应的行政资讯,为行政管理提供资料与数据,便于行政管理,同时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

备案无须行政机关许可,不经“批准”,行政相对人也有权为一定行为事后“报备”。备案是行政机关提供的一种服务社会职能。

02

实施业委会换届选举备案工作的重要依据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是由业主大会筹备组组织拟订,或由业主委员会修订,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的规定“确定物业区域内业主大会的议事方式、表决程序、业主投票权确定方法、业主委员会的组成和委员任期、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组织事项”等基本内容的小区自治法律文件。其中应详细约定:业委会成员条件;不能担任业委会成员的情形;业委会成员人数、构成、任期;业委会成员换届选举要求;业委会成员候选人及提名候选人产生方式;业委会成员选举办法;以及业主大会召开要求和程序、方式、表决规则等内容。

03

实施业委会换届选举备案工作的重要时点和时限

业委会任期届满前3个月是进行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法定时限

按照《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四十七条规定,在小区业委会任期届满前3个月内,应主动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其指导和协助下,完成换届选举的所有工作。

由于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各步骤,都须经过法定程序,为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业委会任期届满前3个月内,越早做出工作方案并“报告”换届选举工作,后续的工作将越有余地,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越能得到保障。

换届选举工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限

(1)换届选举小组形成后公告时限不少于7日。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应召开业主大会会议。业主大会会议通常由本届业委会组织召开,在实际工作中,业主大会会议召开的组织工作量巨大,业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量也很大。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宜设立业委会换届选举小组,专项负责业委会换届选举。

(2)包含业委会换届选举事项的业主大会召开公告时限不少于15日。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5日以前通知全体业主。业委会换届选举事项是业主大会的重要议题,也应在业主大会会议召开15日前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业主对公告内容有异议的,换届选举小组应当记录并作出答复。

(3)包含业委会换届选举结果的业主大会表决结果公示和业主大会决议公告时限不少于7日。

业主大会投票结果须向全体业主公开,即应将业主大会的投票结果在小区公示不少于7天,以保证全体业主对决策过程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监督。

公示期结束无异议,须由本届业委会通过业委会会议,由出席会议的本届业委会成员签字,并加盖本届业主委员会印章后,向业主公告不少于7日。

04

业委会换届选举重要的执行主体

本届业委会是报告下一届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及筹备换届选举小组形成的执行主体

根据《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四十七条规定,业委会任期届满前3个月,应当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换届选举。又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三十五条规定,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是业主委员会履行的职责之一,因此,向街道办报告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主体是本届业委会。

换届选举小组是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主体

业委会换届选举小组是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和执行机构,其成员构成、工作依据和工作方式都应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或《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中规定。换届选举小组通常由业主推举的热心小区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公正廉洁、遵守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并模范履行业主义务的业主代表组成。

根据《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五十七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的责任。拟进行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小区可根据小区的自治法律文件和参与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熟悉程度等实际情况,选择要求街道办事处进入换届选举小组。如小区要求,街道办可派一员进入业委会换届选举小组,全程指导和协助,由换届选举小组具体组织和实施业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05

结语

从宪法“依法治国”高度,从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到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职责要求,全国各地都大力推进业委会这个最基层的民主组织的建设,以实现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高效治理。

THE END
1.业主自治规范(精选八篇)在业主自治的实施过程中, 有效的完成业主自治需要很多依靠自觉和自愿的行动, 而规章和章程是不能够解决全部问题的。譬如, 我们能够通过法律或章程规定业主大会的形式通过某些决议, 但是我们无法强制性要求业主参与业主大会, 只能依靠自觉。因而在实践中, 我们需要培育社会性规范来约束个体自觉参与, 也就是依靠个体内在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ikhz3r.html
2.内蒙古自治区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规定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拓展我区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事业,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收费行为,促进我区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自治区范围内,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物业管理单位对所在城市的住宅小区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28992
3.论住宅小区业主自治法律制度之完善目前住宅小区业主自治面临着政府干预与不作为并存、物业服务企业怠职、业主团体内部业主与业委会之间信任危机凸显、业主个体不当使用物业行为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反映出了业主自治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但更为根本的是立法理念的偏差,一是政府主导未转变为政府协同,二是物业管理未转变为物业服务,三是物权自治未上升https://wap.cnki.net/lunwen-1021687323.html
4.小区如何自治?业委会是否有必要成立?五问社区基层管理对话律师业委会是由小区业主选举出的业主代表组成,通过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业主大会执行机构。因此,即便小区有优质的物业管理公司,也应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成立业委会,以便业委会代表业主大会行使相关职责。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YErT%2BYzrlHQ=
5.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领导留言板留言对象: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 0 供热收费不合理,法律规定不清楚 投诉/求助 城建 已办理 用户92***8 留言ID:199349282024-02-25 10:16 我住在中卫市恒祥国际,去年供暖前,我到供热公司申请了停暖,并交了全年取暖费30%的热损费,该小区供暖由恒*物业公司负责,采用的是地源热泵。前几天,我去物业公司http://liuyan.people.com.cn/threads/content?tid=19934928
6.西藏山南《贡嘎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实施方案》全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建设养殖场(小区)及养殖大户区域。 六、工作重点 (一)摸清底数 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法律、法规、规章等,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等,识别和初步确定禁养区划定范围。对禁养区畜禽养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准确找准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大户的名称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20059.html
7.(法律法规课件)吉林市五五普法验收法律知识题解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仲裁委员会 19、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 由(C)裁决。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仲裁委员会 20、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https://doc.mbalib.com/view/322d24c9f6664388e312aad3fcebac3c.html
8.建设部关于在全国开展住宅小区管建设部(已撤销)法律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房地产管理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住宅区建设,建成的五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区约有二千多个,一些城市的政府和房地产部门对小区实行统一、综合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从全国来看,由于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轻维修的观念,一些小区虽然规划https://code.fabao365.com/law_23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