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有力度司法为民有温度

石棉县司法局到竹马工业园区开展春暖农民工专项行动

“1+8”示范试点成果应用开出“石棉之花”;新棉街道岩子社区成功创建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新棉街道广元堡社区幸福小区被评为雅安市第二届法治建设典型案例;“345”工作法在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会暨调解工作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一项项亮点工作彰显着石棉司法行政人用法治书写司法行政担当。

法治安邦,方有人民安居乐业。

2023年以来,石棉县司法局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切实增强司法行政工作使命感、紧迫感,扎实抓好全面履行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为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打造“雅西明珠·贡嘎门户”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全面依法治县迈上新台阶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面依法治国的焦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作为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2023年,石棉县印发《中共石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组织召开中共石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统筹推进法治石棉建设。

持续深化“1+8”示范试点成果应用成效,推动“法治账图”应用提档升级。“法治石棉”智能化集约平台接入石棉融媒APP、政务中心和1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终端链接,推动依法治理模式“账图模式”向群众端延伸。

统筹开展石棉县道路交通安全和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收集问题线索14条,整改完成率100%。

协调石棉县人民政府、石棉县人民法院、汉源县人民法院,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强化办案共识和互动,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统筹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述法,开展法治政府督察及“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在石棉融媒APP“专题专栏”版块开设“法治石棉”专栏,接入“三官一律一员”、依法行政等法治建设内容,直观反映石棉法治建设工作动向。

一项项工作的开展推动石棉县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迈上新台阶。

法治政府建设开创新局面

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提升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能,就是提升各级政府部门公信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2023年10月24日,石棉县司法局到安顺场镇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以此进一步强化乡镇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2023年,石棉县司法局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参与、部门互评、第三方评议的案卷评查机制,评查13个部门、137件乡镇行政处罚及行政强制案件,制发意见反馈表110份。

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运输行业、人大代表等参加开门纳谏座谈4次,走访民营企业6家,整改问题18条,整改完成率100%。

建设法治政府,以法治之力守护保障人民权益。2023年以来,石棉县法治政府建设有了新进展,一系列变化正在发生: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石棉县司法局印发《石棉县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开展政务服务持续优化、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规范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5大专项行动。

全面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外聘1家律师事务所为石棉县人民政府常年法律顾问,全县48家党政机关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

成立石棉县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吸纳14名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政府决策。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案件自查和交叉评查,对照问题进行整改,有力提升行政复议案件质效。2023年办理行政复议案申请11件。

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印发《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存在问题的通报》,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023年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及其他各类文件、合同、公告、制度等82件,其中,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党委规范性文件4件。

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得到新提升

“太感谢你们了,拖了一年多的钱终于到账了!”在工地辛辛苦苦劳动,却拿不到工资。在石棉县务工的54名农民工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2023年,得知这一情况后,石棉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援助律师帮助54名农民工,为其成功讨回67万余元的工资,让农民工脸上露出了笑容。

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聚法治之力服务人民。石棉县司法局推进“民生工程”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石棉县司法局优化民生实事品牌,构建以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乡镇(街道)、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点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印发《石棉县司法局石棉县财政局关于调整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通知》,及时调整补贴发放标准。

2023年,石棉县司法局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3405人次,其中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5件,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800人次。对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率达到100%,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什么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审查行政行为的什么?”2023年12月4日,石棉县司法局联合县委办、县委宣传部等20多家单位,在县城步行街开展2023年“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很丰富,增长了大家的法律知识。”参加活动的群众纷纷表示,宣传活动形式多样,让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了法律知识。

石棉县司法局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精准化宣传将法治意识根植群众心中。2023年,组织“三官一律一员”下基层开展“法律服务‘零距离’,助残护航‘惠民生’”“春暖农民工”等活动8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380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7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认真办理公证业务,2023年共办理各类公证328件,代写法律文书200余份。

服务大局

展现司法行政新作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石棉县司法局聚焦主责主业,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特殊人群监管帮扶、服务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

2023年8月23日,石棉县司法局联合石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石棉县总工会深入竹马工业园区,开展职工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石棉县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法律顾问骆宏猛为园区6家企业、42名职工代表作专题法治讲座,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园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过去一年,石棉县司法局组建法律服务团,走进园区、企业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满足企业各项法律服务需求。

挂牌成立石棉县工业产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提供上门“问诊”服务12次,开展“法治体检”4次,开设专场法治讲座6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6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80余人次。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石棉县司法局还深入推进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中存在问题专项整治。印发《石棉县“法治体检四进四送”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方案》《关于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的通知》。

社区矫正关乎矫正对象教育改造和社会稳定。2023年,石棉县司法局完成智慧矫正中心建设,达到国家级标准。依法做好新入矫矫正对象和在册人员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全年入矫51人,解除矫正41人,无不良情况发生。

实行“1+N”信息化核查,依托智慧矫正中心功能,实现社区矫正大数据、智能化县域监管和预警,开展全覆盖定位抽查40次,声纹语音巡查1200人次。

2023年完成位于新棉街道老街社区后山的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三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16次及集体教育、公益活动4次。累计受理在监服刑人员家属远程视频预约会见145次,成功完成会见122次,惠及445人。

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石棉县司法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根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工作要求,指导该县各级人民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091次,调解矛盾纠纷2339起,成功调解2338起,调解成功率99.96%。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指导建立“张胜东调解室”“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调解室”等品牌调解室。

普法是提高民众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2023年,石棉县司法局全面推进普法宣传。全面完成雅安市对石棉开展的“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0余次,印发法治宣传资料13000余份,受教育31000余人次。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工作,2228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年度考法,及格率100%,优秀率96.9%。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1人被评为四川省“最美法律明白人”。

2023年11月16日,“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王岗坪乡挖角集镇集中安置点开展了安置分房工作。分房现场,村民们在石棉县司法局派出公证人员的公证下进行分房。

这是石棉县司法局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服务大局的体现。

为服务好灾后重建工作,石棉县司法局积极拓宽公证服务范围,完成“9·5”泸定地震受灾群众投亲安置承诺公证,为投亲安置户减免公证费4.5万元。

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安置房分房现场监督8次,涉及832余户、2000余人。组织“三官一律一员”到受灾乡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50余次。石棉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方辉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雅安市‘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赓续过往,谋划未来!下一步,石棉县司法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持续夯实社会稳定防线,持续强化普法依法治理,为石棉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新民司法所辅助员一嘎开展法律服务

“三官一律一员”调解纠纷

石棉县司法局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为少数民族受灾群众提供政策、法规解释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工作的基础在基层。河南省司法厅牢固树立“大司法行政”理念,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依托司法所协调推进、督促检查乡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等职责,真正把司法所打造成乡镇(街道)、村(居)法治综合机构,更好发挥司法所在基层治理中的职能作用,着力https://www.moj.gov.cn/pub/sfbgwapp/fzgzapp/ggfzfwapp/rmcyhcjzfapp/202311/t20231113_489439.html
2.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专栏第十三期: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总体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司法工作积极推进,全民法治素养不断提高,但全面依法治国仍然面临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k2Mjc5NA==&mid=2247494182&idx=2&sn=e68e22b51b7cadc22eeafff26d5d53dc&chksm=9a8e855e5640d628f3afb280104c88d3e46c1c02258dcdd71d5d03904cbb10a8eedf8954b420&scene=27
3.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贡献法院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方法,才能制定出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律,才能得到各级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科学立法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石。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9/id/8135539.shtml
4.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天下正在巨变。展望2012年之后的中国发展,关键在于建立和维持牢固的政府信用;而政府信用尤其有赖于高效而公正的秩序,即有赖于法治和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必须把法治、特别是一视同仁的司法正义放在优先顺位上。 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在2008年9月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社会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了。 http://www.socio-legal.sjtu.edu.cn/dtxw/info.aspx?itemid=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