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舆论场加速融合网络舆论日趋理性光明日报

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之年,网络空间战略开局布阵,传媒业全面深化改革。优质深度内容与新传播形态的探索性融合,使两大舆论场交集显著扩大,推动了互联网信息的理性化进程。

司法舆情成新热点网络趋于理性

1.司法舆情成为年度新热点

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公布十大流行语,“依法治国”位列第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节点,“法制体系”到“法治体系”的深化和发展成为总体期待,“限权”被认为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要义。以呼格吉勒图案为法治标本,启动冤假错案平反机制及追责机制成为强烈呼声。

2.反腐舆情持续深化

环球网2014年12月5日公布的“你认为中国在清廉方面是否有进步”调查显示,86%的民众对中国反腐成效表示认可。中纪委网站更是被网民誉为“最大的正能量发布网站”。

3.网络整体理性提升

官方应对舆论、化解危机的能力也日渐成熟。如浙江省浦江县“微平台”快速回应群众诉求,一件工厂噪音扰民的事情,从投诉到处理完毕仅43分钟。

4.官民舆论场加速融合

“官方舆论场”和“草根舆论场”进一步打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三是注重平等交流,促进两大舆论场亲密化。官方摆脱严肃、刻板的形式束缚,加入平民化元素、互联网思维和网络语言,赢得网民好感。如国家主席习近平的2014新年贺词受到舆论的一致赞扬,他办公室里的生活照也成为当日微博热议的话题。网民自发创作的歌曲《习大大爱着彭麻麻》体现了大家对习近平和彭丽媛的喜爱之情。

5.网络“娱乐化”现象凸显

2014年,网络回归“娱乐化”倾向明显。2014年网络流行语大多是网络自造词,与时政事件关系减弱,如“小鲜肉”“有钱,任性”“且行且珍惜”等。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娱乐明星排名靠前,“TFBOYS-王俊凯”排名超过“央视新闻”等媒体官方微博。“去时政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舆情应对能力和网络舆论环境好转的表征。

但是当前也存在一些过度娱乐化现象。在东莞扫黄一事中,央视报道引发舆论哗变,“东莞挺住”“东莞不哭”“东莞加油”等荒唐言论流行于各大网站,严肃新闻沦为网络狂欢。清华大学教授肖鹰警告称,网络全面娱乐化的结果,就是真实的信息得不到确认,严肃的教育得不到传播,社会、民族、文化的正能量都被娱乐化。

“三微一端”成为网络舆论的重心

1.微博活跃度总体降低

从2013年下半年起,有关“微博衰落”的讨论一直持续不断,随着腾讯、网易先后与微博“说再见”,“微博时代”已辉煌不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7月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75亿,网民使用率仅为43.6%。其中,手机微博用户数1.89亿,相比2013年底下降794万。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分析报告》也显示,2014年,微博意见领袖活跃度明显下降,发博量减少四成。

整体来看,微博商业化走向较为明显,一些大V转向“微商”,尤其是新浪微博上市后,在阿里巴巴等电商的深度介入下,加上新浪自身运营战略的调整,微博商业化迹象更为凸显。

3.移动客户端用户和舆情增量巨大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新闻客户端成为更多网民获取资讯的平台。据《互联网周刊》2014年10月对外发布的《2014年中国APP排行榜TOP500》榜单,网易新闻挤进前十,腾讯新闻紧随其后。易观监测数据显示,巴西世界杯期间,6月10日至14日短短5天里,各新闻客户端UV增幅明显。其中,腾讯新闻客户端增幅23.3%,今日头条更是以36.4%的增幅创下增长纪录。

4.传统媒体融合中寻求破冰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高度和政策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被业界普遍称为“媒体融合元年”。

2014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姻”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中国网络电视台构建起“一云多屏、全球传播”体系,实现了央视节目在电视、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的“四屏”全覆盖。可视化、移动化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方向。

但媒体融合发展所遇到的阻力和瓶颈同样显而易见。传统媒体人员、资金投入缺乏,尤其技术与人才是当前最大的制约因素。

THE END
1.“12·4”宪法宣传周宣传标语7.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 9.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0.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11.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 1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http://www.puning.gov.cn/jypnlyj/gkmlpt/content/0/899/post_899185.html?nglnohlnohdbimgd
2.关于法制宣传口号标语精彩22篇19、创建法治县(市区),推进区域法治化。 20、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关于法制宣传口号标语 4 1.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2.法治**人人爱,人人参与更精彩 3.学法让人生更美好,守法使社会更和谐 4.法是铁,律是轨,不循法律要出轨 5.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 6.法 41.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http://www.yueduku.com/fanwen/kouhao/911/911522.html
3.行测常考词语大全汇总考公准备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词汇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将汇总行测常考词语,帮助考生系统复习,提高应试能力。 常考词语分类及解释 1、法律法规类 (1)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https://clip.ccwk1205.cn/post/21272.html
4.法治(政治词汇)政治词汇 法治(Rule of Law),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看词语概念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700835
5.大熔炉里练就的大“热门”之法律硕士深度解析小型企业开价则在年薪2万左右,这类企业多为初创时期或刚进入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他们对法律硕士毕业生的需求旺盛,但苦于经营实力无法开出优厚的待遇,然而这些企业可以为毕业生提供较多的锻炼机会,对于提升日后的职业竞争力有一定帮助。 由法律顾问我们还可引申出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相关的职业,如影视法律顾问从业人员https://yz.chsi.com.cn/kyzx/zyk/201104/20110415/186964916-1.html
6.2024年广东省戒毒管理局面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2024年广东省戒毒管理局面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考前押题,上岸必备 1/60 2024年广东省戒毒管理局面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行政警察 类专业毕业生考试录用 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答案解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210/8025111070006014.shtm
7.用好人工智能服务社会发展人工智能对深圳法治影响分析与未来展望原标题:用好人工智能服务社会发展 人工智能对深圳法治影响分析与未来展望 今后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将会被深入、有效地运用于人类的生活中。从总的层面上来看,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仍然以积极影响为主,在带动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它也必然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并给社会发展带来福祉。 https://www.workercn.cn/c/2021-11-23/69281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