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司法考试备考知识点宪法法治原则

法治的概念与发展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项目

具体内容

概念

法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

价值

法治是历史的概念,时代的变迁不断赋予法治以新的内涵。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法治所体现的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的基本价值是不会改变的

核心

法治思想的核心在于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二)法治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2018年宪法修改,将序言第7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这是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发展。

我国《宪法》第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的“法治国家”既包括实质意义的法治内涵,也包括形式意义的法治要素。实质要素包括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形式要素包括法律至上、人权保障与权力制约。

THE END
1.司法法治原则在我国的内容是司法法治原则在我国的内容是A.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B.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C.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要体现公平正义D.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查看答案解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我国,司法法治原则具体地体现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为准绳”的诉讼原则。 https://www.zikao365.com/ask/wa20200221180055.shtml
2.“约法三条”折射出人民法官的司法原则有哪些?“约法三条”折射出人民法官的司法原则有哪些?: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有司法平等原则、司法责任原则、司法法治原则。具体提现:1、司法法治原则。司法法治原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司法。既要遵循实体法又要遵循程序法,具体体现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司法平等原则。司https://wen.baidu.com/question/2211368203022040748.html
3.法治国家的十条标准当年发表的《论以法治国》一文②提出的法治原则是三项:全面加强立法工作,尽快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法律,实现有法可依;所有国家机关和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严格依法办事;认真搞好党政机关的分工与制约,切实保障司法机关的独立性[1]。1996年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依法治国”课题组为中共中央政治https://www.scspc.gov.cn/rdzt/ggkfssznzfzjy/fzzf/200903/t20090302_23961.html
4.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6pt2784ct7905n227105.html
5.法治建设基本原则原则;(4)法制完备:法治国家的形式要件;(5)司法公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6)权力制约:法治国家的切实保证;(7)依法行政: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8)权 利本位:法治国家的明显特征。 法治城市的基本内容同样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徐剑教授认为法治城市至少具有五大基本内涵:(1)民主的善治政府;(2)发达的市民社会;(3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oorm8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