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以来,XX县政府办认真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围绕建设“法治XX、幸福XX”目标,以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加大普法力度,圆满完成了“七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期间,XX县也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和全省深化拓展“法律七进”试点示范县。
强化组织领导,聚力谋划普法工作。成立了以县政府办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办普法和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主任具体抓,股室负责人直接抓”的长效工作机制。每年初定期召开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会,结合《XX县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和年度普法工作要点,谋划部署全办年度普法、学法工作。同时,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列入办公室年度预算,专款专用,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围绕多措并举,着力开展普法实践。“七五”普法期间,一方面,县政府办以“五一两创”为抓手,落实了一名法律顾问、一个法治专栏、一个普法网络平台、一套法律读本和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依托全县开展的“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依法行政示范机关(单位)”等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县政府办各项普法工作。另一方面,在县政府办党组会、全体职工会、半月学习会等会议上集中开展学法普法宣传;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文明城市创建进社区、党员干部双报到等工作,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进万家”活动,有力的扩大了普法宣传面,营造了浓厚的“法治XX”氛围。
自“七五”普法以来,XX市教育和体育局深入贯彻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XX市依法治市纲要》和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为指南,圆满完成“七五”普法目标任务,“学宪法讲宪法”等活动获得全省表扬,教育体育系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抓“关键少数”,普法工作保障坚强有力。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党组书记为组长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将普法纳入全局中心工作,纳入干部职工考核,纳入业务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学校领导普法带头作用,坚持定期举行全市学校法治分管副校长培训,坚持学校干部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干部职工会议上领导讲法制度。大力发挥法治骨干普法作用,全市各中小学聘请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1400多名,实现全覆盖。完善普法工作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法制度,制定《XX市教育体育系统法治建设五年规划》《教育体育系统法治建设责任清单制度》,夯实普法工作基础。
抓基地建设,普法工作示范带动作用明显。雁江区、乐至县等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得到省检察院以及省内同行高度肯定。全市创建成功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0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72所,市级法治创建示范学校15所,以省、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为龙头,引领带动全市460余所学校的普法工作。
抓活动开展,普法活动形成特色和品牌。“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取得较好成效,每年层层开展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参加学生达10余万人,在全省决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宪法小卫士”网络学习活动达到较高覆盖率,每年组织30余万中小学生参加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宪法卫士行动专题网络学习,学生参与覆盖率名列全省第一名。组织开展“法治第一课”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以青少年预防犯罪、防毒、反邪、交通安全等为专题进行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小手牵大手”,扩大普法社会影响。
抓法治实践,依法治理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深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公布行政权力清单,“一网通办”评比获全市第一名。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制定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查处取缔违规机构30余所。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每年受理各类信访件300余件,重点做好涉及民办教师、学校招生和教育建设项目拖欠资金等矛盾纠纷处理,获全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抓好教育系统防疫普法工作,安排《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等防疫普法专题学习,依法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被市政府表扬为全市防疫工作先进单位。
“七五”普法期间,XX区妇联认真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立足职能职责,积极开展妇女儿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推动“法治XX”“平安XX”贡献巾帼力量。
一、强化线上线下法宣阵地建设。
二、强化榜样带动作用。
持续开展“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等先进个人(集体)推选命名活动,并举办表彰大会集中表彰,增强先进典型荣誉感。2022年共评出区级“最美家庭”40户,推选区级平安家庭85户;推选市级“最美家庭”6户、“绿色家庭”10户、平安家庭10户,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经区妇联推荐,区检察院黄宝英同志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花桥镇妇联陈玉兰同志获得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区妇联陈晨获得“安徽省最美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三、强化服务妇女群众意识。
调解工作做在前,积极化解矛盾纠纷。2016-2020年,累计接待来信来访来电395人(件)次,均妥善解决,提供法律援助服务37人次,办结率100%。2020年,在全市率先建立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畅通诉求渠道,让妇女群众遇难有人帮,心里不解有人倾诉。提升12338维权热线服务质量,强化“妇女议事”功能,培树多个妇女议事组织,其中民主社区妇女议事会获得省级第二批“妇女议事会示范点”。提升维权服务能力。以“基层领头雁培训计划”为抓手,联合党校开办全区妇联系统干部素质与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人民调解法》学习解读等纳入培训课程,累计培训246人次。与深蓝(芜湖)律师事务所签约,聘请法律顾问,让维权服务更专业化。
四、强化法治宣传效果。
“七五”普法期间,XX县司法局作为县法宣领导小组办公室,始终坚持把全民守法普法工作作为夯基工程,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XX县先后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七五”普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筑牢基石,“独唱”变“合唱”。全面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部署解决全民守法普法重大问题。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纳入单位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县司法局牵头抓总,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全民守法普法。配强“七五”普法讲师团、青少年法治宣讲团、民法典宣讲团等中坚力量;组建10支“法润春谷”普法志愿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等基础普法力量。
分类宣教,“漫灌”变“滴灌”。强化“关键少数”学法。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宪法宣誓等制度。依托春谷学堂、县委党校等干部学法平台,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必训内容,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悟法,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强化“关键年龄”普法。组织开学法治第一课、晨读诵读宪法、国旗下讲宪法、成人礼宪法宣誓、宪法伴我行、百名法官进校园、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组织万名学生走进青少年模拟法庭、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法治实践活动。
融合创新,“盆景”变“风景”。打造周郎法治平台。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高铁小镇闹元宵、丫山牡丹旅游节等美丽乡村一月一节系列品牌,开展法治文艺专场演出80余场次。打造周郎法治载体。实施法治文化“四入”行动,建成丫山法治文化景区、中山公园法治广场、市民服务中心周郎法治文化广场和万兴、大官园等一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打造周郎法治作品。创作了《隔壁邻里》《青苗》《领悟》《再孕之乐》《安居》《柳暗》等一批优秀法治微电影、微动漫。打造周郎法治人物。开展“周郎法治之星”评选,建成“老俞聊执行”,沈为人、汤维德调解工作室等一批基层特色普法阵地。打造周郎法治单位。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创建国家级1个,省级3个。建成农民普法馆。6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全国零犯罪学校殊荣。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以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际,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全面守法普法,讲好法治故事,传递法治声音,为加快建设“产业强、结构优、环境美、百姓富”的美好XX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XX市人民检察院坚持把法治建设和检察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XX决策部署和检察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先后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度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全省(2018-2020)先进集体、2018年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海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等荣誉。
01深学深做弘扬宪法精神
02从严从实营造法治氛围
(一)加强检察人员学法用法。一是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院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年度计划,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是通过“学习强国”、LED显示屏、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开展线上线下学法活动,提高干警的法治理念和业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全面推进学法用法工作。2016年以来,深入村(居)开展主题法治讲座、以案释法等法治宣传1800余次,受教育群众36000余人。
03抓常抓长推动普法品牌化
制定落实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法治宣传教育及普法责任制清单等,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在“四大检察”工作中充分利用办案宣讲法律、答疑释惑、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建设完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作为全市功能最全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被纳入全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整体规划,同时也是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和困境儿童夏令营活动基地,切实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品牌化发展。
04点面结合拓宽宣传覆盖面
一是积极打造线上普法宣传矩阵。广泛运用LED显示屏、电子触摸屏、门户网站、“两微一端”、微视频、H5、网络直播等载体,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拓展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二是加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结合司法体制改革、公益诉讼、防范校园欺凌、禁毒、脱贫攻坚、检察文化等主题,创作多部法治微电影、微视频等法治文化作品。其中,创作拍摄的未检微电影《守护》被“学习强国”平台专题推送。
05强化保障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成立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党组议事日程,做好“七五”普法规划总结,全面铺开“八五”普法工作。二是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安排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三是组建多支专业化普法工作队伍,定期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在不同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法治宣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实效性不断增强。
“七五”普法以来,XX市司法局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市普法办牵头抓总职能,精心谋划,高位启动,以法治惠民为核心、法治文化为引领,把全民普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全面推进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取得显著成效。龙华区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琼山区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4个单位获评“海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01抓牢组织实施一盘棋统筹推进
出台了XX市“七五”普法规划、“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普法责任清单、普法责任制考评办法等系列文件,健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以案释法等制度,明确年度普法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推动普法任务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高强度督导检查普法责任制实施,推动将普法工作纳入综合绩效考评,开展“七五”普法中期、终期检查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抓好各项普法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力促进普法责任的落实。
02压实普法责任一股劲全面覆盖
“七五”普法期间,XX市司法局通过强化“一张清单、三项机制、三项举措”,压实各区、各部门履行推进普法责任的职责,激励各区各部门不断创新形式,分类施策,自觉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全市呈现“百花盛开”,部门合唱协作、融合共进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七五”普法期间,全市各级普法成员单位精准开展各类普法2600余场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200万余份,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
03聚焦文化建设一主题深度渗透
04紧扣基层治理一创建开花结果
有效整合职能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极推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点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8367万余件,化解矛盾纠纷32257万宗,群众通过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途径寻求法律帮助20余万人次。全市211个社区、248个村完成了法律顾问全覆盖,形成了“一站式法律服务”工作模式。指导各区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标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全市成功创建了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5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XX市高沟镇党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为推动法治高沟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齐抓共管,构建联合普法格局。镇党委、政府持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社会协同”的法治宣传体制,通过成立“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健全组织网络,推动普法工作纵深开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与经济社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二、多点发力,夯实宣传教育阵地。“七五”期间,持续加强阵地建设。在镇中心位置先后设置了普法宣传牌、黑板报、宣传栏,利用墙绘形式图文并茂普及法律知识。注重村、社区和学校普法“小阵地”使用,做实农村普法宣传。建立农村广播室10个,法治宣传栏300处,村(社区)法治教室10个;所属4所中、小学校全部成立了普法教育基地。尚纬电缆、新沟社区两点被评为市级“法律六进”示范点;高沟镇新青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高沟镇法治文化广场被评为市级法治示范广场。法治阵地的建设让群众在闲庭信步中感受法治氛围,潜移默化中感知法治理念。
“七五”普法期间,高沟镇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工作成绩,但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前导性工作,仍需长期坚持。高沟镇将以此为新起点,按照“八五”普法规划要求,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推进“八五”规划落实落细,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启“八五”普法新征程。
XX市人民检察院始终把推动XX法治建设工作和检察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结合XX市委、XX市政府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XX决策部署要求和检察工作实际,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XX市人民检察院先后获得了“2018年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度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海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省(2018-2020)先进集体”等6个国家级、省级荣誉。
01宪法宣传教育情况
02多层次多领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理情况
(一)加强检察人员学法用法。一是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领导干部模范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是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运用LED显示屏、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载体,开展线上线下学法活动,不断提高干警的法治理念和业务水平,在全院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加强村(居)民学法用法。2016年以来,深入村(居)开展主题法治讲座、以案释法等法治宣传1800余次,受教育的村(居)民达36000余人。
03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情况
04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情况
一是积极打造线上普法宣传矩阵。广泛运用LED显示屏、电子触摸屏、门户网站、“两微一端”、微视频、H5、网络直播等载体,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拓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二是加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结合司法体制改革、公益诉讼、防范校园欺凌、禁毒、脱贫攻坚、检察文化等主题,不断创作多部法治微电影、微视频等法治文化作品。其中,学习强国平台专题推送XX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微电影《守护》。
05普法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
1、成立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同时把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党组议事日程,并做好“七五”普法规划、总结工作。
2、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安排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同时,配备宣传桌椅、横幅、打印机等法治宣传办公设备,使普法工作基础更加扎实。
3、组建多个专业化普法工作队伍,定期开展法治宣讲活动。
2021年12月28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文件,表彰“七五”普法期间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省51个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52名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22个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受到表彰。自2月18日起,推出我省获国家级表彰的“七五”普法先进事迹系列展播,供学习借鉴。
“七五”普法以来,邢台市司法局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治理等工作,为法治邢台、平安邢台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
一、队伍建设坚强有力
市司法局领导班子注重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带头求真务实、带头拼搏争先,使司法行政工作年年有新突破、有新发展。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的学习教育等活动为载体,严格队伍管理,树立了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的整体形象,全系统有6个单位和19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二、依法治市全面推进
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办牵头协总作用,积极推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严格执行立法调研、协调、制定、备案等程序,累计牵头协调制定地方性法规9部;出台我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证件管理为抓手,督促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规范依法行政;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市本级取消证明材料303件,取消率达98%,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三、公共法律服务精准高效
四、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科学设置“四区五中心”,建立相对统一戒毒模式;建立健全刑罚执行一体化体系,有效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矫治质量;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和个人品牌调解室建设,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全系统30多个单位和个人获得全国荣誉。
五、普法依法治理深入开展
充分发挥普法牵头部门的作用,严格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主导开展的“千名法律人进千校”“禁毒法治宣传进校园”等大型法治宣传活动卓有成效,覆盖人群达100余万,取得良好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媒体充分报道。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累计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7个。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
“七五”普法以来,涉县坚持以法治政府创建为抓手,不断创新“法律九进”举措,扎实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有序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涉县2021年被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命名为“XX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2019、2020连续两年荣获XX省及邯郸市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优秀等次单位。涉县司法局2019年被省法宣办评为XX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2021年,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评为2016-2020年“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一、强化责任落实,夯实立体普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系。二是细化组织网络。在308个村(社区)实行“两委+志愿者”普法宣传模式;68所中小学全部聘请“法治副校长”,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为29个企业推送专业法律顾问,管理日常法务,实现了全县法治宣传教育组织网络全覆盖。三是完善保障措施。制定年度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细化“谁执法谁普法”任务清单,将普法责任细化、量化到108个部门、单位,构建起了“百家齐鸣”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四是强化责任考核。把各部门执法普法情况纳入“七五”普法考核评价体系,“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与各单位党委(党组)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强化普治并举,规范依法治理
三、强化宣传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开创平台分类式发展新模式,制发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品和业务法规宣传册;巩固线上“两微一端”,拓展XX法制报、阳光热线等专刊专栏,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七五”普法以来,开展各类大型普法宣传活动6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42000余人次,全县领导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极大增强,社会稳定和谐程度和社会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
自“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区委宣传部始终坚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十八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深入推进宪法实施,开展“七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充分发挥普法宣传职能,积极创新措施,推动法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本单位“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机构。为切实做好“七五”普法工作,2016年5月,区委宣传部成立了“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根据部委领导分工的调整和内部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整和充实。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兼任,成员由各组办中心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每年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日常工作。
(二)制定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为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根据全区“七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结合我部工作实际,每年研究制定《区委宣传部“七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和《全区“法律进机关”实施方案》,对当年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做到年度有计划、有安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使依法治理及“七五”普法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稳步推进。
(三)建立健全制度。积极推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了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前法律咨询制度、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制度等制度。各项的制度建立,为我部“七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加强考核监督。我部以考核监督为手段,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依法行政、法治宣传绩效考评机制,将法治宣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建立责任制,进行目标分解,抓好责任延伸,做到责任明确,目标具体,并通过目标任务督促检查等多项制度,保证工作目标落实到位。
二、法律进机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2016年,我部研究制定了《陇南市XX区“法律进机关”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法律进机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各项工作。每年制定实施《区委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促进局领导学法经常化。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档案、学法情况登记和通报等制度,并与区委组织部协商将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情况作为干部年度综合评价和任免、晋升、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存在的问题
区委宣传部普法工作和“法律进机关”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宣传教育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经费相对紧张,开展活动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是法律宣传教育还有薄弱环节,少数干部对法律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的水平和潜力还有待于进一部提高。
四、工作谋划
(一)继续做好“七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健全普法工作制度和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大区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中有关法律方面知识,推进“法律进机关”深入开展。
(二)抓好普法工作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结全区机关领导干部学法教育的同时,努力提高宣传部门法制工作水平,加快推进立法,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
(三)加强普法工作的学习与交流。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普法工作状况,取得上级的指导和支持。透过多种方式与渠道与司法部门加强普法工作交流,借鉴、学习其先进经验。
(四)加强普法骨干的培训。重点做好对各行政机关普法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普法教育工作潜力,增强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用心性,以点带面,使普法工作能够扎实开展,取得更大成效。
五年来,我镇治安形势持续稳定,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恶性的事件与群体性的事件,也没有发生赴省进京信访事件;群众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村务财务制度健全规范;依法治镇工作成效明显,精神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基本纳入了法治轨道。
一、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普法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法工作的实施。同时落实专门普法经费,保障日常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工作运行机制。一是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确保“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得到落实;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明确“七五”普法及依法治镇目标,切实抓好过程控制,确保“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全民素质,开展全员“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宣传教育。
一是抓好镇、村两级干部的法治培训工作。通过法治讲座使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此外,还积极抓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教育,使班子成员将学法与用法结合起来,起好带头作用。
二是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健全法制副校长辅导制度,法治副校长每学期都要为学生举办一次以上法治讲座与法治辅导。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主要开展了劳动合同法、公司法、工会法等法规的宣传活动,以此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信用意识。
三、加强联系,注重结合,创新法治宣传新途径。
在工作中注重与其他部门、其他工作相结合,力争形成合力。在同上级部门的联系上,我镇会同司法局开展了走乡村、进企业、访农户为形式的法律宣传、法制下乡活动。在同其他部门的联系上,同区安监局开展了安全生产法的宣传,同妇联开展了妇女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同团委开展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制教育工作,同政法委开展了预防毒品的宣传教育等。将”七五”普法工作与和谐平安村创建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机结合,互动促进。
五年来,我镇累计举办各类法制讲座40余场,出动宣传车50余次,张贴标语900多张,悬挂横幅100余条,开展法制竞赛1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0余张,受教育面达1.5万余人。通过”七五”普法,干部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有所提高,老百姓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增强,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