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5.24
“两费”取消后监管执法工作成为工商机关今后的重点工作,新的形势对各个岗位提出了新的挑战,更高的工作标准对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做为一名执法人员,要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严格监管执法的同时,更应预防行政执法风险的发生。执法人员做到执法不违法,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社会、对家庭负责。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将法制工作和执法办案工作放在全局各项工作突出的位置。现结合本人所学所闻,对我局今后的行政执法工作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
一、突出法制科对全局各项工作的指导作用
下面,只对执法办案中法制工作做一探讨:
(一)改进执法机制
一是要加强理论研讨和分析整理机制。对执法办案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开展调研,将当前涌现的新型违法行为、表现形式、查处技巧、定性依据以及执法工作的动向、突破点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并针对典型案件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和交流,最终使执法机构能够准确把握工作方向,具体办案有的放矢;
二是建立案件讨论和交流机制。工商内部上下级之间、同级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上级应当定期召开执法交流会议,重点开展案源信息和典型案例的交流。对疑难复杂案件通过案例分析会等形式共商讨论;
三是优化联合办案和协助办案机制。工商执法办案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内部各职能科室和外部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对此我们应积极整合登记、巡查和经检资源,打破原有的各管一摊、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有分有合、整体联动的协同办案机制,必要时联合办案,形成执法的合力。
(二)强化业务培训
通过培训达到以下目标:
为此,法制科应制定出详尽的各项工作方案,不能只是作为核审人员出现在一个案件中,而应参与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建立“案前指导、案中监督、事后跟踪”的工作机制,为我局执法工作法制化做出成绩。
二、对县局行政执法工作的建议
现在各级领导都强调服务,优质服务可以提升工商队伍的外界形象,但决不会服务出权威;工商机关是行政管理机关,只有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才能打出我们的威信,树立我们的权威。因此,县级工商机关在搞好窗口单位优质服务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查办各类案件(尤其是要注重大要案件的查处),突出监管,将服务溶于监管中。明确一种观点:对违法者的严厉打击就是对群众、对社会、对守法者最好的服务。
(一)整合执法资源
整体思路:局机关各业务科室负责业务指导工作,基层分局落实机关各科室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经检大队查办各类案件,执法办案的科室仅限于经检大队。目的:明确职责,监管的必须要搞好监管,罚没任务由专办案的同志完成.
为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罚没指标,应将基层分局能办案、会办案的人员统一抽调到县局经检大队,按上下对口的原则成立四个执法中队,隶属分管副局长和经检大队长领导。即:
公平交易(一队):具体负责产品质量、不正当竞争类案件的查处;
企业监管(二队):具体负责企业登记类案件、三虚一逃等企业注册类案件的查处;
市场消保(四队):具体负责食品、药品、消费者投诉类案件的查处。
人员配备:每个中队由五人组成。中队长一人,为原分局副分局长(事业心、责任心要强,要擅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副队长一人(能办案、懂微机、能够使用网上办案系统软件、能够完成各类文书的制作);队员至少有一人能够独立完成案件文书写作;其他人员为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在收费工作一线工作多年、有丰富收费经验、擅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同志。
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经检大队查办案件的拳头作用,切实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罚没目标,达到提升全局办案水平,树立工商执法的权威性的目的。
(二)加强执法队伍装备建设
为大队配备执法车四部(各中队一部),台式办公电脑10台(其中:各中队2台,队长和副队长各1台),打印机5台(各中队1台,大队长1台,其中大队长的打印机为彩色打印机、便于打印各类影像证据),传真机1部,光盘刻录机1部(将录像资料刻录成光盘)、扫描仪一部(部分文书应以扫描文件的形式录入微机,因此,此设备应是必备的),照像机四部(各中队一部)。
如果条件允许,为大队购置四套车载办案系统(至少应配一套),每套车载办案系统包括笔记本电脑、车载电源、车载彩色打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移动硬盘、录音笔各一台(部)、扫描仪一部。利用这些设备,执法人员在办案现场就可以用电脑制作输出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打印照片和采集其他证据材料,并实现无线上网,通过网上查询功能,可以及时迅速地在现场查阅商标、注册登记信息等各类执法资源,最大限度上保证执法办案的即时规范和工作效率。
(三)明确职权,完善激励机制
“依法定权,依权定责,依责定标,依标定绩,依绩奖惩”,各项考核指标落实到人,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达到责权明确,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自觉地置身于管理之中,强化工作责任心,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塑造良好的工商形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