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小家,为大家,吃苦耐劳大家夸。
同志的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她独自一人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全市开展的警务综合平台信息大会战中,她白天下社区采集信息,晚上指导全所录入信息,常常加班到晚上十二点钟以后才带着孩子回家。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常可以看到,她在电脑前专心致志的录入信息,孩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着了。在信息化建设攻坚阶段,她以14245条高质量的信息录入,被评为市局信息采集先进个人。
二、社区工作注深情,诚心开创好局面。
同志从担任佳苑社区民警起,就凭着对基层工作的挚爱和孜孜追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用真心和耐心同社区干部和群众进行工作交流和沟通,赢得了基层干部的支持配合和群众的信任,迅速开创了社区工作的良好局面。在708栋走访时,得知张大娘想迁户口,由于年龄大行动不便,一直没办成。主动提出帮其办理,第二天就将办好的户口簿送到其家,张大娘连声感谢:“没想到我的困难解决得这么快,谢谢好民警”。她先后为社区群众办好事32件,群众满意率98%。
三、励精图治抓防范,争创一流保平安
在防范这一社区工作的重要环节上,同志始终保持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了职责明确,基础牢固,措施到位。她积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把创建“零发案社区”定为长期目标,坚持定期召开单位负责人和群众代表会议,定期分析治安形势,通报发案情况,向群众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组织群防群治,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以50名治安积极分子为主的红袖标巡逻队伍,做到让红袖标在社区飘起来,在她的有效管理下,佳苑社区均保持了发案连续下降的良好势头。在市电视台对辖区群众就安全感问题的随机采访中,群众普遍反映安全感有了大幅提升。
四、勇于探索实践创新警务新模式
落在基层,真心实意的保人民平安。
茨榆坨派出所牢固树立“民本警务”理念,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节节攀升。
一是抓队伍促根本,永葆政治本色。茨榆坨派出所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不断强化民警的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奉献意识,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工作中,他们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民警积极向模范学习,营造了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近年来,在各级组织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中,该所工作始终位居全局前列。
二是从细微之处入手,真心为民办实事。茨榆坨派出所始终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从点滴小事入手,从细微之处入手,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相继出台了“流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绿色服务”,简化了户口办理程序,开通了业务咨询热线,极大地方便了辖区群众。
派出所先进集体事迹材料1
派出所成立于。主要担负着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近12平方公里的治安防范任务,全所编制24人,实有23人。
派出所户籍室被评为市局巾帼文明示范岗,被省厅授予三级派出所,被共青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连续三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连续五年被当地街办和分局评为先进单位,两次获得“人民满意派出所”等荣誉。其中有7人立功,13人受奖。
以来,我所按照“三基”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分局“服务、创新、诚信、廉洁”的工作思路,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立足本职、求实创新,进一步夯实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开创派出所工作新局面,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服务群众,回应人民新期待
“群众没想到的我们要想到,群众想到的我们要做到,群众有困难的我们要帮到”。这是路派出所全体民警的工作箴言。也正是这句普通的话语,从细微处反映了路派出所民警心系辖区群众,从方方面面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务实作风。
服务经济,推动辖区新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路派出所承担着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世界五百强企业abb、西北最大全国前列的出口加工区等93家企事业单位保驾护航的职责。
所支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在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企业上力求新的突破,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发展是公安工作第一要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新观念,推出十项服务承诺,积极开展亲商、便商、利商、护商活动,优化投资环境。随着开发区内重大建设工程相继启动,路派出所积极探索辖区治安综合治理的新路子,全面启动互动式利商服务制度,他们深入企业,动员工厂企业物建治安信息员、防范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消防安全监督员,并为企业培训、创建护厂巡逻队。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在厂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加装监控摄像头,做到无盲区、无死角监控,全面提高了企业自身防范能力。针对企业和员工之间出现的矛盾纠纷,派出所主动进行调解,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工人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近年来,他们为余名农民工解决了劳资纠纷问题,调解各类纠纷300余起,进行法制讲座50余次。
在平日工作中,所支部要求民警积极建立上门服务的工作联系机制,同时设立治安办公室,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法制和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活动,给企业员工讲授法律知识,使每位员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派出所细致、周到的利商服务,使企业工作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确保辖区企业产值快速增长,同时也带动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
路派出所根据辖区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锁定决战的主攻方向,积极采取“息诉罢访”、“打防结合”、“巡逻防范”等措施,为平安开发区不断服务。
为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路派出所针对辖区11个村,其中9个村要进行拆迁改造,各种矛盾纠纷较多的实际情况,本着坚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事要解决、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原则,及时深入辖区农村、企事业单位,了解动态,掌握情况,通过集中接访、集中排查、集中调处、集中整治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主动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真正为辖区创造好的群众氛围。2月中旬,辖区杨家村居民柳凤兰,因宅基地补偿问题,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并欲进京上访。得知这一情况后,所长许传彬和责任区民警多次深入柳凤兰家中,深入了解上访原因,认真讲明进京上访的利害关系,并积极联系杨家村领导、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以及开发区城改办,基本解决了困扰柳多年的问题,柳凤兰当即放弃了上访念头。
——##市公安局##派出所事迹材料
##派出所地处##市西大门,辖区面积29.3平方公里,人口3.6万余人。近年来,##派出所在##市公安局党委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时刻牢记“形象胜似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局训,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始终如一地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出一曲曲警民鱼水情深的乐章。去年以来,该所先后被南通市局、##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十佳科所队,2000年被评为省人民满意派出所。
一、坚持打防并举,有效维护辖区治安稳定
在加大打击的同时,该所坚持把加强防范、降低发案作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根本措施来抓。他们以社区警务改革为契机,组织社区民警竞聘上岗,真正让一批热爱社区工作的民警加入社区民警行列,专门制定了详细的社区民警考核奖惩制度,把工作实绩与奖惩挂钩,有效调动民警的工作主动性,大家围绕安全防范和为民服务,坚持开展“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活动,既密切警民关系,又预防和控制了违法犯罪。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中,该所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去年4月29日凌晨,四名窃贼潜入##镇石利村一村民家中行窃,被失主发现后四人仓皇逃窜。村里的其余村民听见失主的喊声后一边拨打110报警,一边追赶逃跑的窃贼。##派出所接警后迅速出击,在多个路口设卡检查,终于在一小时后抓获了第一个窃贼。随后,其余几名逃跑的窃贼也在群众的大力协助下很快被抓获。从而一举破获了发生在##、三星、通州等地的盗窃案34起,抓获盗窃团伙成员13人,而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王太亮系广东警方通缉5年之久的抢劫杀人犯。仅去年一年,该所辖区群众协助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有5名群众被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
二、坚持为民服务,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让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该所叫响了“满意在##”、“满意在窗口”、“满意在民警”的口号,先后推出了一系列规范化、具体化的便民、利民措施,全身心构筑“爱民工程”。##派出所始终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努力从群众不满意处改起,他们努力探索警务制度改革新举措,变等群众上门来办事为上门去为群众服务。设立了责任区,实行一区一警的责任制,使警务全面前移,民警真正沉下去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警务前移了,民警下去了,可是有些群众却并不满意。因为有些事情警务区民警办不了,还得要到派出所来办。为此,##派出所为每个民警配备了一个“万能包”,里面调解书、暂住证、图章、印泥等一应俱全,几乎就是一个小的“流动派出所”。民警们背着这样一个“万能包”,到社区,进乡村,发现治安案件马上处理,有要求办暂住证的,检验了有关证件后立即就能办理,发生纠纷的,在家门口就能坐下调解,然后当场就能签下调解书。同时,他们在所里专门设立了《民警去向告示牌》和《群众来所留言簿》。群众有什么事,民警们一看留言簿就能知道,并能马上上门办理。就这样,一个民警就成了一个“流动派出所”,民警们天天巡回在辖区,上门为群众服务,一年中为群众排多少忧,解多少难,办了多少事,似乎难以统计,但人民群众的脸上有了满意的笑容。
##派出所还以爱民、利民、便民服务为载体,将温暖送往千家万户,使“有困难找警察”成为现实。来到##派出所,首先感受到的“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敬、一颗诚心相待、一片热情相送”就让人分外感动。而墙上全所民警的姓名、照片、警号、职责等基本情况及方便群众的办事制度、收费标准、办事程序等更让人一目了然。如果群众来所办事一时找不到人,只要在“留言簿”里留了言,民警自会上门服务。而孤寡老人、残疾人、烈军属等有特殊困难的人更享有送证上门等便民服务。
2016年4月1日下午,美丽的校园沐浴在温暖的春阳中,校门前的柳树上几只小鸟叽叽喳喳,花坛里的花草也长出了鲜绿的嫩叶。一面印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了周良中心小学,这位拾金不昧的同学就是五年级二班的xx。在周良教育园区,提起xx,广大师生无不知晓。在周良小学,他是一位熠熠闪光的校园之星,他取得了许多荣誉:雷锋式的好少年、校文明之星、区级三好学生……他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明亮的双眸透着智慧,“阳光少年”是对他最好的概括。一个阳光男孩,他充满爱心,自强自律,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以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为胸前的红领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