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警察三等功事迹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深入社区,进村入户,完成缉枪治爆工作。根据上级的要求,他带领治安协理员,走遍了全乡71个村民小组,共收缴自制土枪21支,导火索200余米,火药5公斤,为公安现实斗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积极指导培训治安巡防力量。针对本辖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车辆等农具散置户外、农电线裸露在荒郊外的现象,他以警务室为中心,制作实战性强的警务图,依托分布在各村组的警务联系点,灵活机动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巡防工作,今年共进行夜间巡防100余次,通过巡逻防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都有所下降.合理构建农村治安防范网络,遏制发案,降低损失,使群众有了安全感。
三、加强以法制宣传为主的安全宣传教育、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利用广播、板报、宣传单、展板的形式,对农村、校、工厂等,进行以“杜绝、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为主题的法制宣传,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共进行法制讲座3次,办宣传板报5期;发放宣传品3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0000余人。经过宣传教育,今年,其辖区未发生一起溺水、触电、煤气中毒事故。
同志在社区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到,警察岗位是为老百姓办事了事的岗位,爱岗才能敬业,敬业就是爱民。只有发自内心把老百姓当亲人,老百姓才会把你当自家人;只有把老百姓的事真当事、当大事,老百姓才会买你的帐;只有与老百姓融在一起、达成一片,才能培养建立起深厚感情;只有树立起公道、正派、廉洁的公众形象,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和信赖。
同志于、连续两年被分局评为优秀民警;5月被市局治安管理局评为信息采集先进个人;12月被阎良区政府评为社区工作先进个人;元月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2月荣获全市社区民警比武竞赛一等奖;2月被市局评为优秀警务室民警;她的先进事迹被《西部法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13次;7月参加了“市局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事迹报告团”。
一、舍小家,为大家,吃苦耐劳大家夸。
同志的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她独自一人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全市开展的警务综合平台信息大会战中,她白天下社区采集信息,晚上指导全所录入信息,常常加班到晚上十二点钟以后才带着孩子回家。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常可以看到,她在电脑前专心致志的录入信息,孩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着了。在信息化建设攻坚阶段,她以14245条高质量的信息录入,被评为市局信息采集先进个人。
二、社区工作注深情,诚心开创好局面。
同志从担任佳苑社区民警起,就凭着对基层工作的挚爱和孜孜追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用真心和耐心同社区干部和群众进行工作交流和沟通,赢得了基层干部的支持配合和群众的信任,迅速开创了社区工作的良好局面。在708栋走访时,得知张大娘想迁户口,由于年龄大行动不便,一直没办成。主动提出帮其办理,第二天就将办好的户口簿送到其家,张大娘连声感谢:“没想到我的困难解决得这么快,谢谢好民警”。她先后为社区群众办好事32件,群众满意率98%。
三、励精图治抓防范,争创一流保平安
在防范这一社区工作的重要环节上,同志始终保持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了职责明确,基础牢固,措施到位。她积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把创建“零发案社区”定为长期目标,坚持定期召开单位负责人和群众代表会议,定期分析治安形势,通报发案情况,向群众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组织群防群治,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以50名治安积极分子为主的红袖标巡逻队伍,做到让红袖标在社区飘起来,在她的有效管理下,佳苑社区均保持了发案连续下降的良好势头。在市电视台对辖区群众就安全感问题的随机采访中,群众普遍反映安全感有了大幅提升。
四、勇于探索实践创新警务新模式
____年,一个偶然的场景让我毅然地选择了那个一身戎装的军人——那是在朋兴乡机场旁的一个乡村路,有个拖粪工人在我们前面很费力的拖车过桥,这时,他二话不说,搂起双袖,帮工人推那个臭气难闻的拖粪车,那一刹那,我觉得他那双手特别洁净……
近年来,中路派出所以周部长批示精神为动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派出所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年初新一届支部班子成立后,在继承保持历届班子优良作风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严打方针,开展安全防范,坚强正规化建设,地区发案减少,群众满意,队伍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班子,带队伍,坚持用制度育警。
二、抓规范,建章程,以正规化促进全面建设。
中路派出所按照上级下发的条令、制度,结合派出所工作需要,从微观管理入手建章立制。从所领导到内勤、炊事员,从民警工作、生活学习、到工作之除8小时之外,小到起床洗漱、就餐,大到出警办案等14项工作、50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统一规范,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编印成《中路派出所一日生活制度手册》,下发每个民警,民警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怎么干等标准问题一目了然。从而把每个民警全方位、多渠道置于制度管理之中。具体措施是:
一、加强两个窗口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户籍室和值班室是派出所直接面对群众的窗口单位,他们对户籍室、值班室物品的购置、摆放、悬挂分别作了统一规定。同时对民警值班、着装,文明用语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严格督促民警从一人一事,一点一滴做起,改善了窗口单位的面貌,提升了派出所对外的形象。
二是加强内务管理,做到整齐划一。按照《内务条令》要求,对办公室,侯问室、活动室、阅览室、会议室、宿舍、浴室、厕所、饭堂等场所统一物品摆放、统一牌匾悬挂,统一卫生标准,改变了过去乱挂、乱贴的现象。
三是规范执法勤务,抓好执法每一关。该所组织全体民警逐条学习分局下发的《接处警工作规范》,从接警、指令、出警、取证、调查、处警、反馈等7个环节要求民警严格执行,并落实案件首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杜绝了因接处警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的、投诉等现象。
四是完善了案件审核制度。根据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刑事案件审核程序规定》,使案件查办审核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通过加强正规化建设,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热情,体现了“人要精神”,带动了派出所硬件建设,端正了民警执法为民的思想。
三、抓严打,重治理,遏制犯罪高发态势。
四、抓防范,综合施策,增强群众安全感。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动企业保卫人员,加强企业内部和福利区周边的治安防范。充分利用军工企业福利区人员成分相对单纯、治保组织健全、力量充足、便于管理的有利条件,在黄河、西光等大型工厂及福利区组建了6支巡逻队,总人数达60余人,由民警和单位保卫人员带领,在各福利区和周边街巷开展全天候、全方位治安巡逻。在做好福利区防范的基础上,派出所在辖区9个社区建立起“一队两会三员”(巡逻队、治保会、调解会、治安信息员、协勤员、调解员),全面增强了掌控辖区治安大局的能力。去年以来,先后有5个社区实现了百日无发案,有2个社区实现年内零发案。
运用市场机制,开展联防互动,加强各大市场治安防范工作。派出所辖区内有大型市场9个,有商户7053户,交易量大,流动人口多,案件高发,中路派出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义乌综合市场进行先行试点,推行商户联防制度,从每10个商户中推选出一人担任治安协管员,主要负责调解纠纷、搜集信息、消防安全以及商户与市场管理部门的沟通等;建立由保安员和协管员组成的30余人的巡逻队,加强市场内的巡逻防范;经过沟通协调,由市场对协管员给于优先使用热点铺面和减免房租等待遇。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力遏制了各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发案。在此基础上,派出所在各大市场全面推广“义乌市场”经验,利用轻工、人和、等市场位置相对集中的有利条件,将各市场巡逻队活动范围统一向外延伸30至50米,达到相互衔接,形成了市场内外巡防互动的网络,消除了工作死角,使市场内部及周边的治安防控得到了全面加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市场内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从过去的每月30起左右下降到不足10起,大大减少了接处警次数,使派出所能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其它方面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建立专业队伍,开展巡逻守候,全面加强各主要街面和重点部位的防范控制。根据“天网工程”建设的要求,中路派出所按照“一所一车一队”的要求,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三级巡逻小分队,主要负责在各主干道、街面和易发案地区开展巡逻守候。工作中,派出所5名所干轮流带队,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武装巡逻与便衣守候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抓获各类现行犯罪分子78名,破获双抢、盗窃现案21起。
五、抓服务,求满意,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让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该所结合公安部“大走访”活动,率先在全市公安系统叫响了“满意在社区”、“满意在窗口”、“满意在民警”的口号,先后推出了一系列规范化、具体化的便民、利民措施,全身心构筑“爱民工程”。中路派出所始终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努力从群众不满意处改起,他们积极探索警务制度改革新举措,变等群众上门来办事为上门去为群众服务。设立了责任区,实行一区双警的责任制,使警务全面前移,民警真正沉下去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