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玫委员:“八五”普法应重点关注两类人群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民法典正式施行的第一年,也是“八五”普法启动之年。“关键节点,正需要检讨过往普法工作的不足,加以改进,求得适应时代要求的普法效果。”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会主委高小玫提出提案,为进一步改进普法工作建言支招。

中共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中共十九大科学提出了未来30年法治中国建设“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法治中国。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普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八五”普法阶段,如何进一步改进普法工作,提升普法效果?“首先要提高普法认识定位。”高小玫表示,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普法工作定位要求也应相应提升。建议以培育法治文化为取向,在价值观层面开展普法工作;加大普法重视力度,监督各地各部门法定职责的尽责情况;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强化行业普法的有效性,同时避免其成为非执法部门普法免责的理由。同时,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内容,改变因循守旧的惯性,认识普法宣传的本质是“传播”,普及的重点在基本法治理念不在具体法条,以启发法治意识为追求,提升普法活动效果。

法治国民教育,是为青少年涂抹人生第一道法治意识底色。“只有有效的法治教育,才能使国民法治基础水准抬升,让一轮又一轮普法循环至更高水平。”高小玫建议,应当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健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法治教育,补齐师资短板,如师范院校当设面向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专业,中小学则设法治课程教师专岗,吸引法学专业人入职法治教育;精编法治教材,并引入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社会普法教辅读物;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的同时,鼓励并保障律师等社会法律人制度化地进校园参与法治教育。

“社会力量普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加以动员和组织。”对此,高小玫提出三种方法:一是支持和鼓励律师参与普法活动,由司法主管部门及律师协会计入其“社会责任”履行;二是鼓励和规范网络媒体平台开设法律人线上普法,并支持对线上普法的专业讨论;三是对普通法律人参与的线下普法工作,要开通进入普法单位的渠道,同时也给予适当的精神激励和经费补偿,让法律人的普法情怀得以实现,造福社会。(周福志王佳雯)

THE END
1.“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二〇二四年度法治人物”揭晓本报讯12月4日晚,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宣传活动专题节目在央视播出,揭晓了10位“2024年度法治人物”和6位“致敬英雄”人物。 10位“2024年度法治人物”是: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路街道政法委员王晶;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http://e.mzyfz.org.cn/paper/2335/paper_62566_12798.html
2.宁夏:优化普法宣传策略提升重点人群法治素养近年来,宁夏通过精准普法、高效普法、全面普法,推动普法宣传有形有感更有效,不断提升重点人群法治素养,为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法治动能。https://www.nxnews.net/zt/ggflhms/pfxc/202412/t20241210_10057844.html
3.南通海门“四措并举”着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面向重点人群精准普法 海门区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通过开展学法日活动、制定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等,层层压实学法任务,强化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抓好青少年这一“重中之重”,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法治研学活动等趣味方式,让青少年成为普法主角,让法律知识更https://js.cri.cn/20240822/18cd2ad7-83b2-9b05-f9e4-3d97aef89534.html
4.聚焦重点人群提高普法质效平安广西网柳州讯(通讯员 冯云柳)近日,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法院沙塘人民法庭积极推进“三官一律”“一村一法官”工作,对辖区内基层自治组织、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沙塘法庭副庭长沈桐生来到辖区长塘镇香兰村委会,对村委会干部开展普法宣传。沈桐生以自己审理过的典型案例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承包地征收补http://www.pagx.cn/news.html?aid=34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