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精粹我们常说的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是什么意思?

原创三三学长容大法研2022-06-2823:22发表于上海

收录于合集#法理学38个

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在了解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区分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书中对于法治的释义。

法治是以制约权力、保障自由和权利为核心价值取向,以法律制度为主导调控形式,以普通法律规则为根本行为尺度及生活准则的国家—社会治理方式、运行机制和秩序形态。

法治也是有不同类型的。

(一)社会优位型法治模式(theruleoflaw)

这一模式主要是以英国“法的统治”为典型代表。“法的统治”意味着“法律主治”,意味着国家和社会事务及人们的活动都必须接受且只接受理性、正义之法的统治,即使最高统治者也不例外。

其主旨在于保障“市民社会”权利、个人自由和限制国家权力。“法的统治”就是“良法之治”,这无疑就形成了注重法律价值和实质要件的“实质意义上的法治”。

(二)国家优位型法治模式(therluebylaw)

这一模式主要以德国“法治国”为典型代表。“法治国”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追溯至康德和洪堡。它主张国家依法进行统治或“依法施政”,即“依法律之方法,正确规定并确保国家作用之方向与界限,以及市民自由之领域”。

“法治国”主要强调法律的实施,并不过多考虑法律是良还是恶,认为只要是法律就该遵守,执行、实施了法律就是法治国。这就形成了注重法律的形式要件,不大追问法律价值的“形式意义上的法治”。

上述两者之区分也可被认为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区分的一个参考纬度。

当今,法治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成为了超越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裂痕的普遍共识。但是我国在国家建构主义路径的法治模式下,对于概念的厘清是十分必要的。形式法治观无视实质价值,将法治与道德割裂开来并把它看成价值中立的政治理想,这使形式法治论者所设定的目标难以实现,也容易偏离、违背或者侵犯人的尊严。

法治意味着法律构成对国家政治权利的实质性限制和约束,法律至上权威。判断是否有法治观念、制度,最终的标准是政治权力是否服从法律。所以法律的统治而非人的统治重点不在是否重视官员(人的作用)或者其智慧、经验、能力等,而在统治过程中人行使政治权力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并非对立,它们共享法治的以下要素:

1.政府受法律限制

2.形式合法性

3.法律而非人的统治。

两者在实现这些核心命题上的路径问题存在的重要差别。

首先,实质法治不排斥形式法治,并非等同于存粹依实质价值办事,致使人们误以为实质法治不能满足人们对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基本期待。纳粹就违背了形式合法性。

实质法治只是在形式合法性诸原则之外进一步增添了法律的内容要求。实质法治观是将人的尊严等实质内容纳入法治。法治是一项有目的的事业:不仅仅服务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法律秩序,还是为了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这一事业的达成是确认人的尊严为条件,以维护人的尊严为目的。

其次,实质法治不意味追求个案的实质正义而轻视或无视规则,只有在个案适用及其不正义。对法律忠诚是法治的第一要件。

最后,实质法治也不意味着放纵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公平合理含混表达增强了法律司法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对法律司法不尊重,导致法治的衰微。但是法律运行不可能排出官员的自由裁量。如哈特所言:“即使我们使用以言辞构成的一般化规则,在特定个案中,该等规则所要求之行为仍然是不确定的。特定事实情景并非已经自己区分的好好的。”而公平正义等实质价值的指导就很必要了,限制官员的自由裁量,提出司法裁判的道德要求。

参考文献:

[1]马长山,法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李桂林.实质法治:法治的必然选择[J].法学,2018(07):71-82.

[4]李桂林.法治价值观:以人的尊严为导向[J].法学,2020(04):64-76.

本文编辑坦坦

华政考研总群584106256

法学综合交流群584973198

法学理论交流群669691336

法律史交流群1949519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交流群584347279

法律与金融交流群657364737

民商法学交流群669225886

诉讼法学交流群669673948

经济法学交流群248756799

环境法学交流群569993741

国际法学交流群296672030

军事法学交流群809099344

刑法学交流群248114665

公安法学交流群914986645

知识产权交流群669670090

社会法学交流群873250306

传媒法学交流群537415206

法本法硕交流群677566410

非法本法硕交流群832972736

非法专业交流群783398130

收录于合集#法理学

38个

下一篇22考研第29贴|法理双考通关秘籍,看上岸学姐如何高效备战?

THE END
1.学习语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对全面依法治国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天,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就是我们说的改革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868133115458673&wfr=spider&for=pc
2.法治与社会2024年11期欢迎订阅2025年《法治与社会》杂志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王旭; 新时代民主法治新实践本刊编辑部 ;李卫锋 ;杨维汉 ;王琦 ;刘硕 ;熊丰 ;蒲晓磊 ;朱宁宁;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本刊编辑部 ;李卫锋 ;杨维汉 ;王琦 ;刘硕 ;熊丰 ;蒲晓磊 ;朱宁宁; https://www.cnki.com.cn/Journal/G-G2-FZYS.htm
3.法治与政治核心要义法治与政治 要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http://www.mzyfz.com/html/2310/2021-12-26/content-1548297.html
4.从“法制”到“法治”,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之路小伙伴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法治与法制是一样的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法制”or"法治” 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两者的含义 却并不相同! 法治(rule of Law) 法治一词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jAxMzQ3Nw==&mid=2247526766&idx=1&sn=db0db7a910b94b93be71f177db36b86d&chksm=f81b5d7ee4b4218e0d352657ba19c66f03a5b1e67d97bd98f4f9f7c7aab762259c7b1b593818&scene=27
5.中国法治与西方法治:异同挑战与未来发展,中国法治与西方法治异同点的简单试论-清华MEM作业 当今中国社会,随着受教育的人比例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地有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这固然是一个好的现象,但知道有这么一个武器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去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武器背后的知识以及与世界其它地方特别是西方的差异。当然我们这里比较的不只是局限于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792780/article/details/137096124
6.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1、法治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 2、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法律依据 《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50424.html
7.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论文主要内容集中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现实表现和问题分析,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得到启示,分析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矛盾。提出完善司法建设体系、推动和完善人民法治思维和道德意识建设、完善网络时代下对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建设和监管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8.读书:法治的细节法治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权力进行限制,防止他腐坏堕落。法律的目标是维护秩序,但是维护秩序的力量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否则就会成为秩序的破坏力量。 因此,法律不是一种工具,它具有独立的价值,他要让一切权力在规则下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的自由。 今天,我们谈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治虽然不是一种最优的治理方式https://www.jianshu.com/p/56a8371e9752
9.法治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问:法治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自考365网校解析答案:“法制”与“法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制和法治作为法现象的社会上层建筑,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而相同阶级本质的法制和法治,其经济基础也是相同的,并共同地服务于这个经济基础。 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法制是法治的必要前提条件。因为,有http://m.zikao365.com/ask/wa2014010615453824998249.shtml
10.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主席明确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习近平法治思想既坚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强调依法维护本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又积极推动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良性互动,为世界法治文明和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和http://www.81.cn/yw_208727/994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