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治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法治的意思是什么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的名词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法治(fǎzhì)汉语词语,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

(1)[rulebylaw]∶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

(2)[ruleoflaw]∶依法治国

谓根据法律治理国家。与“人治”相对。《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邹韬奋《抗战以来》六二:“在此种惨酷压迫之情况下,法治无存,是非不论。”亦指依法处治。《史记·蒙恬列传》:“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

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设推进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会成倍放大。政法机关是党领导下的执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国家权力,服务的是人民群众,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程中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切实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带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要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要求,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要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灵魂,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诉讼法律制度,规范执法司法行为,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重要目标,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法治意味着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正当性。

法治与人治的联系

法治相对于人治更稳定;法治强调的是权力制衡、法律救济。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两者都强调了静态的法律制度以及将这种静态的法律制度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的过程。两者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法制的概念不包含价值;法治包含了价值内涵,强调了人民主权。

依法治国的标准

通过法律保障、限制公共权力;强调良法的治理;通过宪法确立分权和权力制约的权力制衡关系;赋予广泛的公民权利;确立普遍法的司法原则。

我国成为法治国的条件是:1.制度方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权力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司法体制、执法制度的健全和其人员的高素质,健全的律师制度;2.思想方面:树立起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的思想。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在《宪法》第5条增加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上升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

第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算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这里面强调七个方面:(1)在立法方面,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2)法律至上,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3)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4)国家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形成和良性循环;(5)“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制度的有效的保障;(6)尊重、保障和实现;(7)国家的法律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幸福。这些实际上是综合性的。

第二,在我们国家实行法治还需要注意一点,我们国家的法治不是内生性的,而是一种外发性的,是在外力的启发诱导下来进行的,所以我们的法治有一种天然的不足、天然的缺陷。同时,我们的法治不是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一个农业文明比较浓厚的情况下提出的,所以物质储备、经济条件也有些问题。而且,我们国家过去所要强调的一种人治、人的统治的传统,所以2013年要对传统进行这么大的变革的时候,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2012年我们的法治建设中出现了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国情与理想、变革法制和守成法制、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反对与经济增长、本土化与国际化、普适性和地方性等矛盾。这表明我们的法治建设离成功还有相当的距离,在2013年我们只是已经进入了这个过程,离目标还比较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三,为实现法治,我们需要创造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四个方面:(1)市场经济的发展;(2)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3)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公民的民主、法律、道德意识的提高;(4)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的改革和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

1.上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才对啊。我要说,要做医生,恰好要做身患不治者的医生,甚至要进一步;一个医生如果一开头就接受了“无法治愈”这个概念,他就抛弃了自己的使命,临战之前已经缴械投降。

2.诚信与责任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3.依法治国胸中自有天平在,廉洁奉公心底常吟正气歌。

4.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5.强调守法,讲究法治,逐步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提高到修改过去法律规章的改革,大胆革除一些人民十分痛恨的恶法劣规。

6.诚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国之源。

7.诚信展现人格魅力,法治推进社会文明。

8.香港人“宁可怕老婆不要怕政府”。因为在法治社会里,老婆不讲法,政府是讲法的。金庸爱情走入婚姻不外乎三种下场:沉淀溶解挥发。

9.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推进依法治市的进程。

10.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11.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12.中国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礼义治国,注重现实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强调以法治国法律主治。

14."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这句话是民主法治社会的金科玉律。

15.行政法治的一大功能,应当是不破不立,破除一部分既得利益的保障机制。

16.那严重破坏了法治精神剥削了家庭团聚权的政府现在口口声声说要维护法治制度,真是讽刺!

17.下面就如何实现依法治教,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请同行和专家不吝赐教。

18.因为我们所期待的思想启蒙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还远未达到法治社会所需要的程度,我们的反法治本土资源还占据统治地位使我们的法治建设步履蹒跚。

20.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章的约束。这些规章使得个人可以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种情况下,会如何使用它的强制能力,再根据这种预见计划他的个人事务。

21.既然是并列,那就不会优劣利弊如此简单明了,昭然若揭,而只有在难分高下的较量中,法治相对于人治的优点才值得追求,正如只有打老虎而不是打老鼠的武松才能算得上英雄一样。

22.近百年,宪政与行政法治,一直是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23.如果老虎狮子袋鼠天鹅等动物也能立法,也推行法治,恐怕同样会对人类毫不留情斩尽杀绝。

24.法律信仰对于法治的重要意义不容置疑。

25.这段话我一直很喜欢。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此生既看不到自由宪政民主法治的制度之美,也不会惨到去坐牢,只是跟着这大环境不上不下,不死不活,可人生的许多美好感受却基本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应由于激愤或者绝望而错过。

THE END
1.法律相关知识整合22.从自由的角度: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我们要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23.从法治与自由的角度: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505361_1124260595.html
2.运用法治力量防控疫情,维护全体市民共同利益——疫情防控法律问题运用法治力量防控疫情,维护的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利益。疫情防控工作中,单位和个人应履行哪些法律义务?故意“带疫”上班是否会被追责?抗原检测造假,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中市民较为关心的法律问题,袁新忠、石文龙两位法学专家给出了解答。 专家指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地方政府可以限制聚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74091
3.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是中国国务院设立的机构,负责协助国务院进行法律法规的研究、起草和评审等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协助国务院进行法律法规的立法、修订和解释工作,推动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等。该…http://www.hao12306.com/home/6149.html
4.法治大讲堂这些法律知识,来学!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你了解吗?一起来学习一下http://c.m.163.com/news/a/IMC0T9SE0534FLJB.html
5.法治实施(精选十篇)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企业学法用法工作情况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企业在学法用法工作中总结出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要重视法制宣传活动,把加强法制宣传与企业学法用法等有机结合起来,让法律知识与法治精神走进企业,让法治为服务。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3h15a8.html
6.法制宣传方案(精选15篇)1、大力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2、宣传我镇“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镇工作成就,宣传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成绩。 3、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