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于都县信息公开

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就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我国历史上的历次变法,都是改革和法治紧密结合,变旧法、立新法,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宋代王安石变法到明代张居正变法,莫不如此。围绕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就是要冲破法律的禁区,现在法律的条条框框妨碍和迟滞了改革,改革要上路、法律要让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法律就是要保持稳定性、权威性、适当的滞后性,法律很难引领改革。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全面的。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就是我们说的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的含义”。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既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又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工作,做到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是姊妹篇,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

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如果完全停留在旧的体制机制框架内,用老办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用零敲碎打的方式来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不断积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新时代十年,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党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改革和法治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入。

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以立法形式确认改革经验和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制定外商投资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修改土地管理法、反垄断法等,坚持立法决策服务保障改革决策的思路更加清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举措涉及的立法、修法项目列入立法规划重点推进,包含130件项目,其中一类项目79件、二类项目51件;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决定提请大会审议法律案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件,正在审议中的法律案18件。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过法律规定予以体现。

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不能让一些过时的法律条款成为改革的“绊马索”。比如,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有效衔接,收容教育措施在实践中已经较少适用。2019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再如,2024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废止煤炭送货办法等13部行政法规,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体制变化、改革发展实践需要。

通过改革和法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要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主体协同、要素配置、激励约束、开放安全等方面突出问题,补齐制度短板,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注重完善改革落实机制,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THE END
1.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旨在提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实践证明,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http://www.china-cer.com.cn/guwen/2023091325948_8.html
2.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成为法学研究的主题和法治建设实践的主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它仍将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最核心的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建设为主题,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由此,中国社会呈现出改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7799.html
3.论改革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尤其是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的形成,更是彰显了改革与法治并施的关键作用。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习近平强调,“当前,我们要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必须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https://www.jianshu.com/p/c10fc2d646b6
4.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内容简介 本卷集刊设有“卷首语”“随笔短论”“学术论文”“学派座谈”“书院会谈”等栏目,收录了《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根植于实践》《法律传统与法治智慧》《法学实验论纲》《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正在茁壮成长》《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基本解读》等文章。查看更多有https://www.ilawpress.com/article/detail?id=447033450436755971
5.把握改革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王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要把握改革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https://appszb.xjrb.com/html5/2024-09/04/content_145045_1251472.htm
6.如何理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法治与改革是当下中国最突出的主题.然而,对于社会秩序的形成来说,法治与改革是存在冲突的两种思维路径.如果不能协调好相互关系,两者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功能很可能相互抵消.改革与法治之间的协调关系不仅涉及政治局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ca8cf6d537102b697f74bbc6526c0b1d.html
7.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教育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们在教育领域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调整,是突破不合理的利益藩篱、形成新的利益格局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8/t20200807_350154.html
8.坚持政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政法机关应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正确理解政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深刻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宝贵经验。这是摆在http://www.gxfxw.cn/html/tzgg/201801/02-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