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论文范文

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论文范文篇一

《在法律与道德之间》

摘要:法律与道德是重要的行为规范,二者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律理论的焦点问题,正如首席法官伯纳姆说的"对立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不可分离,对司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相互独立。"

关键词:法律道德;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哈特

一、引言

看完案情,笔者基于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完全肯定的认为四人无罪,虽然他们确实实施了杀人的行为,但是那是在极端危险的情况--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可以认为是人一种求生的本能,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五人也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暂且认定为是对五人有同等约束力的规则。既然是规则,五人就得按此规则来行事,外人无权干预。而五人也确实是这么执行的。正如一个疯狂的赌徒,为了赢回赌本,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既然是你情我愿,没有强迫,又有了口头协议,那么无论结果如何不利都是不可罚的。当然,以上是笔者脱离法律人的立场的观点。当读了九位大法官的判决陈词,即被带入了一个新的法律的世界,但是对十四位法官的陈述都不能完全的说服我,我更倾向于做出有罪的判决,因为一个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实施了违法的行为,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有罪无罪反复的纠结中,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二、不同法学派对法律和道德关系的认识

1、历史法学派

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历史法学派的观点是:二者有一种共同的起源,但是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却各奔东西了。其后期的代表人物祁克认为法律和道德具有紧密的联系,法律和道德都是精神性社会的生成物,法的渊源有习惯法和立法两种情况。法律与道德也有本质的区别--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2、自然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性是法律的内在要求,法律和道德间存在着必然的概念性的联系,不具有道德性的法至少不是完全意义的法,即"恶法非法"。其代表人物为富勒,富勒认为法律作为一种有目的事业,具有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

3、实证法学派

法律实证主义坚持法律和道德相分离,认为"恶法亦法"。引用奥斯丁的著名主张,即"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其好与坏是另外一回事;法是否存在是一个问题,它是否符合某一假设的标准是另外一个问题;一个实际存在的法就是法,即使我们恰巧不喜欢它。"①其另一个代表人物当属哈特了,其一方面强调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又肯定法律中要保留一定的道德内涵,即保持最低限度的自然法。在后文将对哈特的这一观点进行细述。

4、综合法学派

综合法学派,也称为统一法学派。认为法律和道德相互交融。其代表人物为博登海默,提出"法律和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然而它们控制的领域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从另一角度来看,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仍然是存在的,其目的就在于强化和确使人们对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的遵守。"②

综上所述,各法学派对法律和道德的观点不尽相同。笔者通过读《洞穴奇案》,愈发的赞同哈特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的观点,既强调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又认为要保持最低限度的自然法,以保证道德和法律在现实中的并行不悖。

三、哈特对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的认识

1、哈特眼中的法律、道德

2、法律与道德是必须分离的

哈特是站在实证主义的阵营里的,主张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但不同于奥斯丁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者,可以说是对其理论的扬弃。法律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的发展,事实上既受特定社会集团的传统道德、理想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个别人所提出的开明地道的批评的影响,这些个别人的道德水平超过了流行的道德。但人们有可能不正当地对待这一真理,将它当作一个不同的命题的根据,即一个法律制度必须展示出与道德或正义的某些具体的一致性,或必须依靠我们服从法律制度的道德义务这种广为流传的信念。④他强调,一个法律制度中所使用的检验特定法律的法律效力的标准,必须明示或默示地包括对道德或正义的引证。所以,他心中的法律实证主义的意思是指这样一种简明的论点:法律反应或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⑤可以看出,哈特对分离命题的论述事实上是建立在道德的不可知论的基础上的,而且证明分离命题也很难不使用概念分析的方法。

3、分离的前提下不否认联系

哈特提出"法律与道德间的某些关联是很难否认的;但是这个法律与道德间无庸置疑的关系,却可能被错误地当做另一种有疑义的关系存在的征象,或甚至被误以为就是另外一种关系。"⑥本案中,伯纳姆大法官认为,赞同判探险者无罪的唯一理由在于他们对于探险者抱有一种同情,而这种同情很大程度上是普遍的、自然而然令人尊敬的,但这种同情,却不能对法律产生任何的影响。单独从道德上看,四人确实情有可原,就算有罪也不致死,退一步说也是可以被判缓刑的。

法律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个社会道德和道德理想的影响。这些影响或者是通过突兀的、公开的立法程序成为法律,或者是沉默平和地通过司法程序影响法律。哈特认为,任何一个实证主义者都不会否认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法规可能仅是一个法律外壳,因其明确的术语而要求由道德原则加以填充。

法律的解释有道德因素。法律相对于变幻莫测的现实而言,总是存在无法克服的滞后性,如果要将法律应用在具体的案件中,就需要解释法律,但是依照实证主义者的研究则必将司法模糊性予以去掉,而这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哈特说,法律的空缺结构有赖于司法的解释,而这种司法解释中的公正、合理、利益都展现了法官的司法品德。⑦

4、保持最低限度的自然法内容

总之,哈特的"保持最低限度的自然法内容"是强调法律和道德的联系仅仅是一种偶然的事实,并不是必然的联系。

四、总结

哈特坚持站在法律和道德在概念上不存在必然联系的立场。笔者认为,法律和道德各有特质,法律不能完全等同于道德,同样,道德也不能完全的代替法律。法律的接受者也是法律的创设者,他们愿意服从法律不是因为法律的内容与道德的标准相吻合,而是因为法律是通过一种大众都认可的方式制定出的。

注释:

①张文显.法理学[M].法律出版社.2006:53.

②[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79.

④[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81

①⑤[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82

②⑥[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185

⑦吴真文.试论哈特法律与道德划界限度的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9(04):107

⑧叶方兴,刘倩倩.哈特视阈中的道德法律化理论研究[J].黑河学刊.2008(06):93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法律出版社.2006:53.

[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

[5]吴真文.试论哈特法律与道德划界限度的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9(04)

[6]叶方兴,刘倩倩.哈特视阈中的道德法律化理论研究[J].黑河学刊.2008(06)

作者简介:武美,(1987.2-),女,河北唐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在读。

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论文范文篇二

《探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摘要: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控制的工具,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是同源的、均具有公共性与阶级性、都具有重复适用性、普遍性、可预测性及规范性;区别在于形成的阶段不同、内容与结构不同、表现形式及实施方式与范围不同;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在于法律的正常运行需要以道德作为基础,法律能促进传播社会中的主流道德。

关键词:法律;道德;国家

道德与法律均属于法理学的范畴,且都为上层建筑,这两者对于发展与巩固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1];面对道德与法律的难题,深入理解法学家与哲学家关于此二者的探讨,对于正确把握法治与法制的涵义,有效推动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共同点

(一)道德与法律是同源的

道德与法律在产生之初,均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的一种氏族习惯或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之间并无太大区别,因为氏族习惯有着宗教、法律及道德等多方面的属性[2]。后来,阶级与国家的出现,义务与权力开始分离,道德与法律才开始成立各自独立的体系。

(二)道德与法律均具有公共性与阶级性

在阶级分化的社会中,道德与法律都有着较强的阶级性。处于统治地位及主流的道德观均为统治阶级所提倡与制定的道德观;而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文化、经济及政治方面的意志,法律及道德均为统治阶级用以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3]。此外,法律具有客观属性,不因个人主观意志而发生变化,且具备执行公共事务方面的功能,因此,法律不仅具备阶级性,也具备公共性;当然,在阶级社会当中,人们被要求遵守统一的道德,所以道德也对公共事务具有调节作用,具备公共性。

(三)道德与法律都具有重复适用性、普遍性、可预测性及规范性

法律及道德都可用于调控社会与治理社会,二者均为概括性的规范,具有一般性,不具体针对特别的人与事,并可以反复适用;因此,两者都是可预测的、抽象的,并不需要对个别的人与事做出针对性的指引,而只需要安排统一的规范就能指引同一类行为或行为主体。

二、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不同点

(一)两者形成的阶段不同

(二)两者的内容与结构不同

从两者的内容来看,法律会对人的行为作出直接的调整,在实施的过程中,多从行为所具有的动机及效果两方面来进行考虑,而对应于行为合法但内心不接受法的人,并不会追究其法律责任[4]。从规范结构来看,法律在逻辑方面的结构较为严密,不仅对主体权利做了明确规定,也规定了主体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对应的,但法律的本位是权利。道德将义务作为本位,对动机的恶与善进行追究,并要求内在动机与外部行为应保持一致性,甚至更为重视内在动机,此外,道德在逻辑方面的结构也缺少严密性。

(三)两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法律的表现形式一般为国家意志,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具有规范作用的文件,包括各类法律、法规及条例等。而道德的表现形式多为社会意志,包括社会舆论、道德规范及社会公约等,多以抽象的形式存在,信条比具体规范更多,一般不具备类似于法律规范的具体性及确定性。

(四)两者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与范围

三、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法律的正常运行需要以道德作为基础

在价值取向方面,道德对法律具有指导意义。从古至今,道德一直作为判断恶法与良法的一种价值标准,社会只会接受与道德取向相一致的法,从而使这些法得以顺利实施。相反,法与道德要求不符,就会丧失存在的正当理由与合理依据,也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更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法律能促进传播社会中的主流道德

法律能起到促进主流道德传播的作用,这一点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使社会主流的道德原则得以弘扬。当今社会,大部分的法律本身就是道德的最低及基本要求,法律也具体化了道德的原则,将一些道德基本规范确认成为法律义务,由此,国家便可以直接监督公民道德。因此,法律与道德是一种相互协调及共同发展的关系[5]。其二,法律对旧道德进行批判,对新道德进行传扬。新道德可用于改造社会及改造人,与法律的约束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法律促进传播社会中的主流道德,同时排斥社会中非主流的道德。又因为法律具备普遍性、肯定性及明确性的特征,社会成员可从法律的规定中得知国家提倡、反对及禁止的道德行为,从而得到道德方面的教化。

参考文献:

[1]刘新国.论道德在法的运行中的作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2):450-451

[2]程旭,李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其价值定位[J].广西社会科学,2009,25(1):736-737

[3]彭凯云,梁秋花.道德的法律化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12(11):812-813

[4]刘术永.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中国商界,2010,19(10):52-53

[5]方胜鑫,申海良.道德与法律关系之新说[J].中国商界,2009,27(17):159-160

THE END
1.法律认识论文(精选6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现在放纵小小的过失,将来可能会酿成一次大的失足。所以又何必要能法律制裁到头上才感到悔恨不已呢!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长大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来履行法律给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篇2:法律认识论文 谈及法律我们都不陌生,而且也确实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所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9yoz84m.html
2.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主题论文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应该要怎么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主题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摘要: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认为法律即道德,违反道德的法律是“恶法”,不具备法的https://www.unjs.com/z/546288.html
3.笔记如何教小白写一篇法学论文?法学论文写作1、法律疆域:凡涉及人类社会组织规则的即可作为法学研究对象。 2、法律视角:立法者;决策者;观察者。 3、法学研究方法: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政治学与法学;法律与文学。 (二)何为“论文” 1、学术文章和非学术文章:交流对象和目的不同(专业性、论证性)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8269083/
4.法律英语论文如何写?一、明确写作目标与结构 首先,你得清晰地知道你要写什么,以及怎么写。法律英语论文通常包括引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6600567/answer/4716188605
5.何海波《法学论文写作》精要(十五个问题54条笔记)3. 凡是涉及人类社会组织规则的,都可以理解为法律帝国的疆域,都可以作为法学研究的对象。 二、法律讨论的视角: 4. 即使在国家机构运作的层面上,传统的法学研究也是集中在法院,论文讨论的问题多数是假定法院正要解决的问题,论文作者也是以法官的视角来看待和讨论问题的。甚至,只有法官适用或者宣示的东西,才被认为是法https://www.jianshu.com/p/4d5256a31d85
6.关于法律的认识论文12篇(全文)一个公司可以划分成形式上的一人公司, 以及真正含义上的一人公司, 前者是指, 在数量上, 一人公司有很多股东, 即股东可以有很多人, 但是占最主要位置的是一个股东, 其余股东是为了规避法律, 仅仅为了充当数量, 为了符合法律规定的数量而已;后者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公司, 由一个股东来掌握公司。此外, 一人公司可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en64a62.html
7.广西民法学研究会2024年学术征文通知通知公告欢迎广大法学法律专家、学者及实务工作者围绕学术主题撰写论文,并于2024年8月31日前,将征文电子文稿发至广西民法学研究会秘书处,邮箱:gxmfxyjh@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2024年广西民法学研究会学术征文”,文件标题为:“作者姓名+论文名称”。论文正文请以一个WORD文档形式发送,正文内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http://www.gxfxw.cn/html/tzgg/202404/29-11617.html
8.法律事务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法律事务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第1篇 第2篇 第3篇 第4篇 第5篇 更多 顶部 目录 第一篇:法律事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二篇:08法律事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第三篇:法律事务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2014年毕业论文共选题目 第四篇:法律毕业论文题目 第五篇:法律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http://www.ycd999.cn/detail_content.php?db=mflw&id=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