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法学分论坛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学术交流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18年6月2日下午,由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承办、山东祥天律师事务所协办的“山东财经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法学院分论坛”在法学院4616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赵信会,山东祥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业务主任高希臣,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春明,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纪建文、李震,法学院副教授王华,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以及我校法学院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随后,论坛的论文交流板块正式开始,论文交流分为三个单元进行:
第一单元,以“法治中国背景下的程序机制”为主题,涵盖四篇论文,由赵信会院长主持、高希臣主任点评。
报告环节结束后,高希臣主任对该阶段的报告做了点评。高主任赞赏同学们为此次报告做的精心准备和刻苦钻研,同时结合自身的实务经验提出完善报告的建议。
第二单元以“新时代网络背景下的实体法治”为主题,涵盖三篇论文,由纪建文副院长主持、王华副教授点评。
第三单元,以“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法律”为主题,涵盖三篇论文,李震副院长主持,李春明主任点评。
论文交流结束后,赵信会院长为宣讲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在随后的交流总结中,赵院长表扬了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钻研精神,感谢了点评嘉宾的认真准备和负责的态度,感谢了各方所作的努力。论文交流环节在温馨热烈氛围中结束。
晚上19点,法学院特邀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春明教授作了题为“法律论文写作及规范”的报告。李主任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及体会,就学术论文选题的基本注意事项、论文的创新性和写作规范性提出中肯的建议。
首先,论文选题是写好一篇论文的前提,李主任指出,论文选题应注意两点:一是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可以从国家改革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对重大理论进行现实性总结,或在学术分析基础上进行对策性研究,亦或对现实作出预测性、前瞻性研究。也可以从某一领域,或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非常小但极具代表性、有普遍意义的选题着手。二是选题的大小应适度,不宜过大。可以直接选择较小的问题,或选择大题目但是从小角度进行论证,或是选择不大不小,较为“中观”的题目。
其次,对于论文的创新性,李主任强调,不能刻意追求,为了创新而创新,可通过改进完善形创新、辩证式创新、争鸣性创新和深化性创新等形式,对论文进行创新研究。
李主任整个学术报告进行两个小时之久,期间无休息。法学院部分老师也参加了本次报告。
李震老师对李主任的报告用三个词做了总结,“用心”、“慷慨”、“实用”。
至此,山东财经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法学分论坛圆满结束。此次论坛的举办,为法学院于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法学学术研究的热情。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通过学习交流,开阔了视野,看到了的不足,期待此类学术交流能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常规性活动,以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