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也在不断推进。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法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用以指导中国的法治建设,同时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列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法治教育的重心则转向法治思维的培育。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要求领导干部要具备法治思维,更需要千千万万个社会公民都具有法治思维,否则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就形同虚设。

阐述依法治国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重要性

以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状况为出发点,深入细致地研究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方法,将契合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进程作为研究的着力点,以期通过理论创新促进我国高等法治教育的发展,使高等法治思维培育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来说,深化德育、法育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性。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成长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要求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法治思维培育的研究应整合各学科资源,使研究更具交叉性和融合性,这有利于打破学科研究壁垒,以开放的视野推动多学科融合,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畴,深化法治教育的研究深度。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不但需要多学科的理论支持,更需要明确高校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职能与责任,使大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高等法治教育的成效。对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研究,对于法治教育研究的深化、法治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提高、高等法治教育有效性模式的探索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层层递进论述法治思维培育的逻辑体系

明确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提出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自觉守法的理念,形成遇事找法的意识,养成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模式,使他们成为能够运用法治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经过系统的法治教育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社会主义法治形成情感认同,树立法治意识,形成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坚定地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形成自觉守法的理念。法治思维不但是一种价值思维,还是一种导向思维。法治思维的内涵既丰富又开放,遇事找法就是要求大学生在遇到事情、想到处理问题的方法时,首先要想到是否合法,用法律解决问题。此外,要为大学生提供法治应用和法治实践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用法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法治思维培育的效果。让大学生形成掌握法律知识,具备法治理念,拥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成为具有独立法治人格的高素质综合人才。而这种人才正是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阐明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人才目标,解决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厘清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原则。目前学术界对法治思维内涵的理解各有千秋,法治思维培育的原则更是莫衷一是。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提炼,总结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四条原则,即法治优先、良法之治、依法办事、程序公正。厘清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原则,解决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在法治思维培育中要遵循法治优先原则,让大学生形成法治至上的理念,用法治指导自己的行为,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用法律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实现善治要具备能够使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的环境和机制,以保证法治建设的目标得以实现。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提高其法治运用能力,就是培养实施良法的执行者,最终实现良法善治。依法办事是从法治的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把握和处理的方式,体现了对法治的认同感和遵从感,是对法治的理性认识的升华,大学生要明确依法办事的主体,在行动中贯彻依法办事的原则。程序公正能够避免其他非公平价值对公平价值的冲击,最终保证公正结果的实现。因此,大学生通过法治思维的培育应当树立程序公正优先的意识。

以创新性视角建构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体系

从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切入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建构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多维立体体系。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培育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地位。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水平,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调整法治教育内容所占的比例,法治教育不再边缘化,做到法育与德育并重。其次,要发挥法治思维培育的协同育人作用。法治思维的育人功能就是通过法治思维培育,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法治知识,提高法治素养,养成健全的法治人格。法治思维培育本身也是在传递一种法治文化,通过“传承”法治文化达到“育人”的效果。再次,要实现法治思维的动态育人过程。将法治思维培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法治教育链。最后,法治思维培育要实现全过程育人。就是要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都要贯彻法治思维培育课程,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引入传播学理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在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整合各种法治教育资源,形成各个教育主体的协调联动,营造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优良传播环境。通过直线性传播提升法治思维培育主体的素质,运用嵌入式传播将法治教育内容嵌入各类课堂,互动式传播促进法治思维的提升,最后运用融合式传播实现法治思维培育全覆盖。

多维度、立体化的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协同推进体系突破了目前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路径研究中平面化、单一化的弊端,立足学科本源,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法学切入,依据传播学等理论,推进了法治思维培育的发展。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是面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未来发展,立足于当前依法治国的时代需求,扎根于法治中国建设,依托马克思主义视野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工程。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着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用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一项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意义重大。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体系和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中普及性法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完善高等法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建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并重,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优秀著作。

THE END
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迫切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加快完成法治教育从一般的普法活动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力提高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https://www.lingbi.gov.cn/grassroots/6628131/155823191.html
2.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11、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P36-37) 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2、人身自由的意义(重要性)(P37)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6311004/
3.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8篇(全文)通过开展法治课,可以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基本国情,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课使我们知道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般公民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一些重要的国家机构,再如:“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一课告诉我们: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深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dg49220.html
4.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甘肃方域西涛律师事务所,方域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 摘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也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http://www.fyxtlawyer.com/www/ContentsDisp.asp?id=183
5.论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通用6篇)可以说,对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执政规律认识不够,以人治代替法治,是共产党执政的一条最深刻、最沉痛的经验教训,并因此给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今天,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已成为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这一进程,要求我们既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民主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z1h7f9h.html
6.如何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之,无人负责的危害性,仅次于徇私枉法。类似的,西方国家之所以陷入今天这种杯弓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1224850/answer/2535751518
7.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论文主要内容集中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现实表现和问题分析,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得到启示,分析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矛盾。提出完善司法建设体系、推动和完善人民法治思维和道德意识建设、完善网络时代下对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建设和监管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8.思修复习内容正确的人生观知识点同时,文章涉及法律的本质和作用,解释了法侓的运行过程,包括制定、执行、适用和遵守,并提及了我国的宪法原则和法律体系。此外,还讨论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人身权利与义务,强调了尊重法律权威和法治思维的重要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展开 思修复习内容: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9507374
9.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法治具有平等,公平,尊重人权的特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同时也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法治还保障社会弱势群众,是公平正义的保障,法治有https://www.jianshu.com/p/b90f53ce1e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