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法的思想内核,是法律价值的体现,是法治实践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法治素养为目标,从认知、意识、情感、行动四个精神维度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培养科学的法治认知
法治认知是培养法治精神的基础,可以为法治意识培养奠定根基,为法治情感的产生提供依据,为法治行为的确立定向功能。法治认知是人们对法律知识和法治意义的认识,是认识和了解法律条文、体系、常识、制度等法治知识,以及把握和领悟法治性质、目标、原则、价值等功能属性的基础环节。法治知识是法治精神实践的基础,是法治认识形成的起源。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最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了解法治知识,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法治。普及大学生法治知识,针对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借助“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思想政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法治元素,构建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的法治知识体系,强化法治精神引领,深化法律学理支撑,增强法治认知能力,把养成法治意识作为法治知识教育的落脚点。法学教育是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针对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要开展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他们构建完善的法治知识体系,形成完备的法治知识结构、深厚的法治知识储备、扎实的法治知识功底等法治理论素养,为形成法治意识奠定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