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心中的“110”》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9《心中的“110”》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心中的“110”》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上册

4.教学时数:45分钟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结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心中的“110”概念,即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习惯。同时,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与公民素养,实现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法律法规,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增强法治观念。

2.学会自我约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提升社会责任感。

3.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4.激发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心中的‘110’”代表的法律意识和遵法行为,即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重点强调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以及个人遵守法律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权利等。

2.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遵守法律的意义,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

-解释法律概念,如权利、义务、法律后果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概念的具体含义。

-指导学生如何在面对违法行为时,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和合理维权,例如在遇到欺凌时如何求助和应对。

-突破学生对法律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引导他们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以便于课堂学习和讨论。

3.教学器材:无需特殊实验器材,但需准备多媒体设备,以便播放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小组讨论区域,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同时,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心中的‘110’”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法律与法治的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心中的“110”’是什么意思吗?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简短介绍“心中的‘110’”的基本概念,即遵纪守法,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法律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讲解法律的定义,包括法律的主要组成元素,如法条、法规等。

详细介绍法律的作用和功能,通过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方面的实际应用。

3.法律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特性和重要性。

选择几个典型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如交通安全、校园欺凌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法律依据和判决结果,让学生全面了解法律的应用和效力。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心中的‘110’”,并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意义。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法律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法律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心中的‘11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六、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了“心中的‘110’”所代表的法治意识和遵法行为,能够理解并解释法律的基本概念。

-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案例,识别违法行为,并了解相应的法律后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结合法律知识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形成了合作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课堂展示和点评,学生学会了自我反思和接受他人评价,不断改进自己的认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了法治意识,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愿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培养了责任感,意识到作为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愿意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心中的‘110’”。

-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尊重法律,尊重他人权益,愿意为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贡献力量。

4.应用与实践:

-学生能够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知识产权等,体现了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在遇到违法行为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和合理维权,如正确处理校园欺凌事件。

-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宣传活动,通过撰写短文、制作海报等形式,向他人传播法律知识,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七、内容逻辑关系①知识点梳理:

-“心中的‘110’”概念的引入与解释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法律案例的分析与法律知识的应用

-个人遵守法律的责任与义务

-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②重点词句:

-“法治意识”

-“遵纪守法”

-“法律后果”

-“案例分析”

-“社会责任感”

③板书设计:

-板书标题:“心中的‘110’”

-板书左侧:列出法律基本概念和功能

-板书右侧:展示法律案例分析的要点

-板书下方:强调个人遵守法律的责任与义务

-板书中心:突出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以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记忆和应用。八、重点题型整理1.简答题:请解释“心中的‘110’”是什么意思?

答案:它是指我们应该时刻警醒,遵守法律法规,像拨打“110”报警一样,对待违法行为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行动。

2.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案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并说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案例: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人在偷窃别人的自行车。

答案:涉及的法律知识有防盗、报警等。小华应该记住偷窃者的特征,及时拨打“110”报警,并尽量向周围人寻求帮助。

3.讨论题: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中践行“心中的‘110’”?

答案:示例答案包括:遵守校规校纪,不参与欺凌行为,发现欺凌事件及时报告老师或学校管理人员,尊重他人的财产和权益等。

4.应用题:如果你在公共场所发现有人破坏公共设施,你会怎么做?

答案:我会尝试制止这种行为,并向管理人员或警察报告,同时我会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5.案例题:请结合以下案例,说明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案例:小明在过马路时,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差点被车撞到。

答案: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体现在保护个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上。小明应该等待绿灯,走斑马线,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危险。

补充和说明:

-简答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心中的‘110’”概念的理解。

-分析题通过具体案例,考察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

-讨论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实际可行的法律遵守方案。

-应用题测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如何采取正确行动。

-案例题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教学策略方面,我发现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有效。学生们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此外,小组讨论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法律概念仍然较为抽象,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对法律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讨论主题。

教学总结:

1.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功能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技能方面的进步:学生们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提高了沟通、协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方面的转变:学生们增强了法治意识,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愿意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改进措施与建议:

1.针对法律概念抽象的问题,我将采用更多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

4.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法律宣传活动,将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课堂-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心中的‘110’”概念的理解程度,检查他们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概念。

THE END
1.普法视频警惕无人机“黑飞” 危害安全触犯法律 违法拍摄涉密设施危害国家安全 访谈 浙江连信数字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张无忌 天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弛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司法业务部总经理雍文渊 深圳警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沈燕金 北京华夏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杜锋 http://www.legaldaily.com.cn/video/node_84261.html
2.小太说宪法我国宪法的基本知识(第一期)普法法学2024年“宪法宣传周”主题: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推进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 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我们的太空”特开设三期“小太说法”系列栏目之 [小太说宪法] 带您一起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小太说宪法 第一期 我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打开网易https://m.163.com/dy/article/JIQI03F30531TTYW.html
3.24年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每日一学!税务师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科目的特点之一就是考查范围广、覆盖面大,因此考生在税务师考试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覆盖面不可过窄。东奥会计在线根据新考季轻一基础班老师讲义内容为各位同学整理了《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的基础知识点,快来打卡学习吧! ◆科目特点 https://www.dongao.com/shuiwushi/ssfwxgfl/202406264449428.html
4.法律基础知识英语10篇(全文)(二)学生通过与专业相关的法律英语的学习,能够认知600个左右的常用法律英语词汇和相关的法律条文。能够借助英语词典自主地阅读法律案例,通过英语获取专业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侧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注重因材施教及重点难点的讲解,同时还要兼顾语言能力及法律知识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j3jxaa3.html
5.冲刺篇丨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背诵方法总体提示: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其次是思维导图如何做,上面已提及,按一个章节做思维导图,不必非要是整个科目的思维导图,不论是听视频讲解课本时还是背完整本书后,对整本书框架的把握是不存在问题的,重点是对各个章节中具体知识体系的背诵。思维导图上可尽量简洁明了,不必一一详细说明,可用一些简写代替,如上图9所示,例如我在法律原则的功能中https://www.douban.com/note/839317458/
6.社区开展降科普知识讲座基础法律知识讲解 讲座应该突出基础法律知识的普及,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帮助公众掌握和理解基本的法律原则和权益。 实例案例分析 通过实例和案例的分析,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具体化,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和程序,提高应对法律问题的能力。 互动交流环节 https://www.lnky.net/yjys/54615.html
7.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有什么区别?总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在法律上是有所区别的,前者具有法律效力,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而后者则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视频讲解 相关知识点: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 您可以观看视频了解更多内容,由正保网校张稳老师为您精讲 立即观看 所属辅导:初级会计职称 所属科目:经济法基础 视频来源: 查看详情>> 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305221601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