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辅导关于国家的结构形式宪法

司考辅导关于国家的结构形式。为了大家2012年司法考试备考更加顺利,独角兽司法考网的老师为您奉上司法考试重点难点资料讲解,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可以所有帮助。

结构形式就两种:单一制和联邦制。我国实行单一制,因为历史原因,民族原因。我国的单一制和其他国家单一制的区别:我国的单一制的结构有两个特别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种类。

1、国家结构形式是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按照一定原则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外部总体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共同构成了国家形式。

2、国家结构形式的种类

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其特征是:

①从法律体系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

②从国家机构组成看,国家只有一套中央机关体系;

③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看,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授予,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

④从对外关系看,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国家是指有两个或多个成员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近代复合制国家主要有邦联和联邦两种形式。

邦联是几个独立的国家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结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邦联没有统一的宪法;各个成员独角兽司法考网国保留有自己的主权;邦联议会或成员国首脑会议是协商机关,其决议需经成员国认可方有约束力;各成员国可以自由退出邦联。邦联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是两个或多个成员国(邦、州、共和国等)组成的复合制国家。其特征是:

①从法律体系看,联邦有联邦的宪法,各成员国有各成员国的宪法;

②从国家机构组成看,联邦和各州各有各的一套中央机关体系;

③从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力划分看,其职权划分由联邦宪法作出具体规定,既要保证联邦行使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财政、军事等主要国家权力,又规定各成员国享有一定的外交权;

④从对外关系看,有些国家允许其成员国享有一定的外交权,联邦国家的公民既有联邦德国国籍,又有成员国的国籍。

(二)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国家结构形式与国家性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决定因素:

①民族因素。一般而言,单一民族国家往往实行单一制,多民族国家往往实行联邦制,但如果多民族国家中,有一个民族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它各民族都愿意团结在它的周围,同样可能形成单一制。

②经济因素。如果一国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或经济产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相互之间缺乏互补性和紧密联系性,在这样的国家里,通常建立联邦制。

③地理因素。一国若被自然地分割为若干部分,或一国之内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的,都有可能使不同地区、部分之间之形成较为松散的联系。

④历史因素。包括历史传统、特定的历史实施及其它的历史遗留问题等,也可能影响该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二、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2、我国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状况决定了只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一共56个民族,而且民族之间人口数差异很大。民族分布状况是大分散、小集中,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的这种交叉居住影响了我国单一制的形成。

4、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各民族在统一的国家内,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建设祖国。

(二)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

单一制的国家特征我国都具备: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套统一的中央机关体系;公民只有一个国籍;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唯一国际法主体;地方所行使的权力源于中央通过立法的授予。

同时我国的单一制又有自己的特点:

①我国没有实行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制度,中央和地方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在法律上不具有与中央平等的地位与资格。

②为处理多民族的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自治权。

③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建立了特别行政区,允许特别行政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三、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行政区划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特定的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制度。

(一)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

①有利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②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巩固国防;④有利于民族团结;⑤照顾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

(二)我国宪法规定的行政区划

①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②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③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三)行政区域变更的法律程序

①全国人大审议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②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划界限的变更,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或者改变隶属关系;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要变更;

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或变更行政区域界线。

(四)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处理

1981年5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办法》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国定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的法规。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又通过了《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并于1989年2月3日发布实施。此外,国务院《关于区划管理的规定》等法规也是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法律依据。

边界争议处理事项及程序步骤主要包括:①争议双方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②争议双方人民政府首先应进行协商解决;③经协商为达成协议的,双方应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附边界地形图,报上级人民政府处理;④上级人民政府受理后,先应有同级民政主管部门组织调解,经调解未成的,再由受理的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⑤处理边界争议的协议经双方签字生效,上级政府的处理决定,自下达之日生效;⑥协议和决定生效后,应按规定实地勘测边界线,并标绘大比例尺的边界线地形图;⑦地方人民政府处理的边界争议,必须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⑧向有关群众公布正式划定的行政区域界限。

必要说明:支付后请联系报名老师或在线客服老师,为您及时开通课程。

THE END
1.熊娜: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构造——以党的政策转化为视角不同于仅由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组成的二元式关系,由党的政策、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构成的三维框架涵盖三个层面的关系,即党的政策和党内法规的关系、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以及党的政策辐射下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这三个层面的充分融合,构成在党治理语境下探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关系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https://iplr.whu.edu.cn/info/1374/10209.htm
2.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四)法律监督 1.法律监督的概念 2.国家法律监督 3.社会法律监督 十四、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一)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的概念 2.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3.法律解释的体制 4.法律解释的方法 (二)法律推理 1.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征 2.法律推理的方法 3.法律推理的价值 十五、法律程序 (一)法律程序的概念 (二)法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3.肖立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结构理论如果说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实施、监督、保障,就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法治执行力在国家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应有之义。如同国家法律必须通过法律的实施才能体现它的生命和价值一样,党内法规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的实施,在于党内法规执行力的提高。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208/c40531-26166464.html
4.国家司法考试:法的本体考试题库(每日一练)考试题库4、不定项选择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以现行的和即将制定的法律规范为基础,以宪法为主体,由不同的部门法律组成一个内容和谐一致、形式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依照这一理论,下列哪些法不属于一国法律体系中的内容?() A.国内法 B.国际法 C.已失效的国内法 D.已失效的国际法http://wap.91exam.org/exam/87-3500/3500506.html
5.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24日开通新闻频道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今天(2月24日)正式开通。 建设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是国家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联合有关国家机关共同组建运行的一项重要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工程。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收录了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275件,法律解释25件,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47件,行政法规609件,地方性法规https://news.cctv.com/2021/02/24/ARTItnzrZ6bm9BPzmibW84zk210224.shtml
6.铁道部关于修订发布《铁路劳动统计规则》的通知《铁路劳动工资统计规则》自1994年颁布以来,为完成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布置的劳动统计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铁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劳动制度改革,制定劳动政策,提供了大量的劳动经济信息资料。但随着全国劳动经济形势的变化,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劳动工资统计规则,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客观形https://www.lawtime.cn/info/laodong/ldzygjfg/2010101364009.html
7.2附件2项目报告正本公司动态新闻中心2.1.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http://www.wftxchem.com/index.php?c=show&id=49
8.考研法硕(法学)考点背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他们是全国人民派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使者,接受人民的委托,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并且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 该类工作可列举为: (1)出席会议,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 (2)可依照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30815/1633721.html
9.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是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一切法规的总称。行政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规定着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权限、活动原则、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以此来调整国家和各种行政机关之间,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行政法,包括国家https://www.66law.cn/laws/144.aspx
10.新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70年中国残联是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它代表了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团结帮助了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承担起政府委托的任务,管理和发展了残疾人事业。中国残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截至2018年,全国(除新疆生https://www.meipian.cn/2eufxh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