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将于4月25日举行,中公教育在总结归纳了历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命题思路和命题趋势的基础上,对湖南省申论科目考试的命题情况进行了详尽解析,帮助考生了解命题趋势,更有针对性地备考,突破申论难点和重点,最后一举成功!
一、湖南省申论题材的规律
湖南申论在遵循申论命题普遍规律同时,又遵循着本省命题的特殊规律,具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
1.湖南申论之“高”
湖南申论习惯于从宏观角度组织题材,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命题思路层次高、站位高。例如,2005年全国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命题,考察的角度是“农业发展的问题”;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湖南的命题角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社会的参与”;2009年个税制度改革问题,命题角度是“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从金融危机的角度更加深入的探讨了民众与政府的关系。可见,从宏观的层次、经济的层面高度组织题材,是湖南申论的重要特征,体现了公务员考试对于申论的定位和长期稳定的命题思路。因此认识和把握湖南申论题材,作答湖南申论试题,就要以宏观的角度看待试题和材料,运用宏观的方法解决各个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2.湖南申论之“细”
湖南申论习惯于选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一个横截面,如价格上涨问题,烟花爆竹的“禁改限”,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都是将宏大的主题与某一阶层、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相结合,并且又将这些问题与本省省情紧密结合起来,既有较高的理论认识价值,又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体现出命题思路紧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紧扣当前地方政府施政重点,又紧密结合民生主题。
3.湖南申论之“全”
湖南申论试题给定的材料内容全面,包括有待解决问题的各个方面,如2006年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方面的介绍,需要农民、政府、企业、社会的多方参与才能更好的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关于烟花爆竹的“禁改限”,不仅提到了民俗的重要性,也涉及了政府关于民生问题的听证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也在法律上探讨了这一问题。2009年的个税制度改革问题,同样涉及全面,不仅是关系着所有纳税人的利益,关系着政府的施政能力,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因此,在材料中要阅读全面,把握重点。“内容全面、充实”的作答要求被一再强调,客观上要求作答必须概括要点全面、拟定对策全面、提出观点全面、分析论证全面、作答湖南申论乃至全国申论都应该秉持这一要求。
4.湖南申论之“重”
5.湖南申论之“近”
6.湖南申论之“新”
湖南申论材料选择上都会选择人物访谈的言论或媒体报道的言论,观点上给人很新颖的感觉,同时言论的材料更利于考生阅读判断、掌握考试要点和材料主题。如2006年湖南申论材料中抛开一贯摘录媒体报道或者选择事实性材料,采取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再现座谈会的方式来传达信息。材料通篇都是座谈会中各位人士的发言,给人耳目一新,很有新颖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种选材方式,无论从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从地方公务员考试来看,都是很少见的。
二、湖南省申论题型的规律
1.基本试题结构趋于稳定
湖南申论已稳定为以概括(资料内容)题、对策题、作文题三种题型为基本构成的试题结构的模式。
2.概括类试题比重加大,难度有所降低
3.对策与分析相结合,更多考察综合分析能力
对策类试题占试题分值总量的比重从15分到现在维持在25分,原有的“针对问题,提出对策”除在08年出现过,其他年份已经很少涉及,现在更多的是将对策与分析归纳结合起来,进行详细的阐述。具体有以下几种:
二是观点对策型。如09年“给定资料涉及是否应该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RandomWord.12--]点问题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请梳理给定资料,加以分析综合,分别列出两种意见各自的理由。”只要区分出两种不同意见,并把理由罗列出来,更像是概括题型的加强版。
三是现状对策型。如06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解决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对策。”题目指明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条件下,应该提出那些对策。作答时就应该有针对性。
三、湖南省申论题量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申论的题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题目的数量,二是指作答的字数要求,即答案的字数。
(一)题目数量
从湖南省以往真题来看,题目数量基本稳定,都是三道题,概括题(包括概括问题或者是现象或者是内容),对策分析题,作文题,可以说,湖南省考试是典型的“3题模式”。
(二)答案字数和材料字数统计
四、湖南省申论试题难度的规律
考察申论试题的难度,主要涉及三个指标:一是题型;二是题量,包括题目和作答文字的数量;三是提问方式,而最核心、最主要、与难度关系密切的提问方式在于“作答任务”这一部分。湖南申论考试的试题难度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稳定,但也不排除试题整体难度转变的情况,如题材难度不大,某些题型的作答难度却很高。
下面通过对湖南申论试题的题量、提问方式进行分析,可看出湖南申论考试的难度和发展趋势:
(一)试题的难度与题量成正比,题量越大,难度越高
通过总结,专家发现,近年来湖南多采用概括+对策+作文典型的“3题模式”,从2003年以来,题量维持在三道,但我们估计,随着各个省市考试的借鉴性增强,题量增多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把提问分解成好几步,必然要求作答更加细致。可以说,湖南省考试会有题量增大,难度加大的趋势。
(二)提问方式越新颖独特、复杂多变,试题的难度也将随之提高
专家认为,湖南申论考试的提问方式不再是单纯的“依据材料,给出对策”的提问,而是变得新颖奇特、层层出新、摆脱窠臼,更多地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无疑增加了申论试题的难度,使考生在解题思路和答题要点的选取上更加迷惑。以近几年湖南申论考试的问题为例,简要分析提问方式在湖南省的新异、多变:
“角色设定题”——2006年申论考试的第一题,“假如你作为本次座谈会的记录员,会后,请你归纳参会人员提出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政府所面临的困难。”虽然此题目从本质上看是归纳题,但是前提是角色的定位,是会议的记录员不单单是作答者。申论考试不是一般的写作,而要符合政府公务员身份。
“阐述观点题”——2007年申论考试第二题:根据所给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为使百姓过一个安全、和谐的春节,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解决在实施“禁改限”政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2009年申论考试的第三题:针对提高个税起点与地方财政之间的矛盾,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不仅仅要求考生概括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而且要提出考生自己的观点,这增强了公务员考试的实用性,同时也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三)作文题的类型有新的变化
虽然这几年湖南省考试的提问方式变换比较平缓,但中公教育专家可以预测:湖南省考试提问方式必然遵循着多样化的趋势走下去,这是在借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参考各个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这也是公务员考试“热潮”涌动,难度必然增大的结果。所以,考生在准备湖南省申论考试的时候,要多训练,多借鉴国家和地方考试的新题型,多积累一些新奇的提问方式,但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其中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平时刻苦训练,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