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从事阅卷工作,也算是积累了一些心得。评判一篇大作文的优劣,当然要看其内容,但是,有时候形式很很重要。大作文的标题就是公文形式的重要方面,好的标题,能够让公文锦上添花,增添魅力。
大作文的标题,以工整对称、结构统一、言简意赅、概括准确、中心突出、特色鲜明、易读好记、琅琅上口为佳。
例一:
一、常思发展之策,坚持干事创业;
二、常怀学习之心,坚持修身求知;
三、常存律己之念,坚持拒腐防变。
评点:这个标题的亮点在于结构统一,不但字数一致,而且用了三个相同的词,分别为“常”、“坚持”、“之”,另外,“干事创业、修身求知、拒腐防变”都是并列的动宾结构。
例二:
一、虚心学习,以识修身;
二、专心工作,以勤补拙;
三、真心待人,以和行政;
四、公心处事,以廉律己。
评点:这个标题的亮点在于结构统一,同异结合。既有相同的词组,也有不同的词组。使用了四个包含“心”的词组,用了四个“以”,也用了“识、勤、和、廉”四个不同的字,还用了“修身、补拙、待人、律己”四个文字不同但结构相同的词。
例三:
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从组织上保障文明;
二、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从取向上体现文明;
三、不断繁荣特色文化,从品位上塑造文明;
四、不断提高市民素质,从内涵上展示文明。
评点:亮点同上。
例四:
一是塑造干净干事的形象;
二是塑造亲民爱民的形象;
三是塑造公道正派的形象。
评点:亮点在于“同”,结构相同、词组相同。
例五:
一是真抓;
二是亲抓;
三是巧抓;
四是敢抓。
评点:亮点在于同异结合,用“真、亲、巧、敢”形容“抓”的四种情形。
例六:
一、要求很高,但认识要更高;
二、压力很大,但决心要更大;
三、困难很多,但方法要更多。
评点:亮点在于转折与递进相结合的结构,“但”体现转折,“更”体现递进。
例七:
一要做到责任共担;
二要做到目标共进;
三要做到审批共议;
四要做到信息共享。
评点:亮点在于四个与“共”字组成的词组。
例八:
一是听民声、解民怨;
二是谋民利、纾民困;
三是察民情、暖民心。
评点:亮点在于八个与“民”字组成的词组。
例九:
一是尽职尽责保稳定,
二是一心一意促发展,
三是再接再厉强管理。
评点:亮点在于“尽职尽责、一心一意、再接再厉”三个结构一致的成语。
例十:
一是强化监督。
二是细化要求。
三是量化考核。
四是优化服务。
评点:亮点在于四个“化”。
例十一:
一是抓好舆论宣传,造大声势。
二是抓好典型宣传,求大推动。
三是抓好群众宣传,促大参与。
评点:亮点在于三个“大”以及与“大”的不同组合。
例十二:
全方位组织。
全覆盖宣传。
全身心服务。
评点:亮点在于三个“全”以及与“全”的不同组合。
例十三:
用定位找准坐标点;
用规划强化着力点;
用创新营造闪光点。
评点:亮点在于“坐标点、着力点、闪光点”三个词。
例十四:
一要常打思想“免疫针”;
二要构筑制度“防火墙”;
三要强化监督“紧箍咒”;
四要重用法典“杀手锏”。
评点:结构统一,而且使用了知名度高又表意准确的四个词语:免疫针、防火墙、紧箍咒、杀手锏。
例十五:
回顾过去,既有成绩,也有问题;
立足当前,虽有压力,却有机遇;
展望未来,很有动力,更有信心。
评点:结构统一,使用了六个“有”,还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转折或递进的关系。
例十六:
乐于多作贡献;
善于分工合作;
敢于坚持原则;
富于创新精神。
评点:亮点在于四个“于”。
上述本精妙的标题,它们所用的词语都很普通和大众化,是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单个拿出来看,可能并无特别之处,并不能吸引眼球,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文字功力。
好的大作文的标题,应该不着痕迹,顺其自然,一气呵成,在有意无意之间显露深厚功底,不刻意突出,却又能让人会心一笑,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接着带来三种基础写法
拟标题
1.拟标题的原则与要求
(2)具体。标题并不是越大越好,即使选题重大的作文,标题也应该尽量具体,要避免空泛乏味,大而无当。
(3)鲜明。标题应当态度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针砭什么,都应在题目中有所反映。也就是说,标题应该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有倾向,切忌钝刀子割肉,不痛不痒。
(4)精练。要做到精练这一点,一是标题的结构要简单,多用单行题。二是文字要简约,要言不烦。
第二,活用成语、谚语,俗语。把成语、谚语、俗语等引人标题,既可以使标题言简意赅,又可以便标题别有新意。引用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即把成语、谚语、俗语等直接引入标题;二是变化引用,即在引用成语,谚语、俗语时,对文字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动,使词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赋予词语以新的内涵;三是巧用修辞方法。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等,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标题,增加标题的生动性。
(1)、论点型。标题本身就是论点,一目了然。能把论文的观点直接显示在标题中,它是多种标题形式中最能充分、全面显示论文实质性信息的标题方
其结构:主语(可以省略)+谓语+宾语(有时可以单独省略):
例如:《群众需要是政府的行为导向》;
《各级政府要防……于未然》;(可以省略主语:各级政府)
《山东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省略主语:山东省)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
《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决打击……行为》;
《加强……建设迫在眉睫》;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精神》。
(2)、对策型。其结构:问题+对策(对策+问题),这是策论型议论文采用的基本命题模式。
例如:《创新的关键在于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农业发展,科技先行》;
《多措并举,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多管齐下破资源瓶颈》;
《大力推进……建设,促进……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3)、目标型。大标题的前半部分列出手段,后半部分是要实现的目标。有措施,有方向,信息比较丰富,也是一种常见的标题格式。
其结构:手段+目的
例如:《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制度》;
《认真落实依法治理,稳步推进依法行政》;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社会》;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3.拟定标题的方法
(2)从试题给出的条件中提炼标题。根据试题给定的条件,按照“在精神上相容、字句上包含”的原则,以考生自己的理解和作答需要为取舍依据,对试题立意提示中给出的字句进行重新组织,拟定标题。如2008年上海市和江苏省省考申论第四题,(上海:以“科学发展观与政府政绩评估”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江苏:从“民族精神与中国创造”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可分别重新组织提示中“角度”、“立意”的字句,拟定标题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质量和效益》或《试论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科学性的途径》;《发扬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让中国创造闪亮世界舞台》或《坚持自主创新,弘扬中国创造》,都是可以的。
(3)从熟语和经典论题中转化为标题。熟语是社会生活中习惯运用的、形式与意义固定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如“天下为公”、“饮水思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成语也是格言,“执政为民”、“人命大于天,责任高于山”、“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是惯用语。熟语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在申论中尤其要注意写作的严肃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正确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
最后的救命招
如果在考场中,真的不知道如何写标题,也不要着急。
可以写由XXX引发的思考或者XXX带来的反思。
切记,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用!!切记切记!!!
看到这里,说明咱俩是真爱,温馨提示,老杨觉得,大作文的题目最好最后自己从你写的作文中概括出来最精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