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则

动产的物权变动主要分为依据法律行为的变动以及基于事实行为发生的变动。

1、依据法律行为产生的变动主要包括合同行为以及追认等,基于法律行为产生的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效的法律行为以及公示(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

2、基于事实行为产生的物权变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善意取得,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取得其所有权。善意取得是法律明文的规定,物之原主没有向第三人作出转让的意思表示,但是因为第三人是善意的,所以为了侧重保护善意的第三人,使得物权发生了变动,因此是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物权的保护主要通过赋予物权合法的所有人关于物权方面的请求权利实现的,例如:

1、确认请求权,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4、复原请求权,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5、损害赔偿请求权,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根据,民事法律对动产交付的形式的规定,动产交付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实现:

2、指示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3、占有改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当事人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则的内容,可见特殊的动产物权的变动离不开善意取得、法院的宣判等因素的影响,大体上有这两条规则,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THE END
1.《民法典通解通读》物权的定义和分类《民法典》物权编第280条中规定,业主大会或业委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业主大会或业委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时,受侵害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如果小区业委会达成了规约,要求小区业主禁止转租车位给小区以外的业主,小区业主不可以将车位进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U1NzE1Ng==&mid=2650634792&idx=2&sn=6eb23c4c21395deadb84ebd3ed85e711&chksm=8907696a3bec83814c5281b9a075fa2ccb0d2246b594209ca4af5e60a702d898f8ba45fa8275&scene=27
2.物权保护范文10篇(全文)这里所说的合法财产包括有形财产, 也应该包括无形财产。《物权法》第2条规定:“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适用本法。本法所称的物, 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 依照其规定。”因此, 虚拟财产是可以成为民法和物权法保护的标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jmrilyy.html
3.我国保护私有财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及其不足我国保护私有财产法律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85年颁布、1986年实施的《民法通则》。该法第75条第l款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是关于人民私有财产的范围的规定。其中所谓“合法收入”,包括国家机关干部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039
4.《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物权纠纷案由的理解与适用《规定》在“物权纠纷”第一级案由之下,并列列举了“所有权纠纷”、“用益物权纠纷”、“担保物权纠纷”(均以法律关系为基础而设计)和“物权保护纠纷” (以请求权为基础而设计)等第二级案由,两者之间极易重复。如何协调两者,是“物权纠纷”案由适用中的难点问题。以下举例说明其中的问题。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51.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法信第四条 【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条 【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第六条 【物权公示原则】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http://faxin.cn/lib/zyfl/ZylfSimple.aspx?gid=A190594
6.民法典详解:民事权益保护与合同法实践9、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所有的用益物权都对他人之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 ) 10、民法典新增了离婚冷静期制度。 ( ) 11、我国《民法典》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 ( ) 12、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发给营利法人登记许可。 ( )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8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