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动画通常是指由木偶、粘土偶等其他混合材料制作的动画角色通过运动拍摄的方法来演出的动画形式。
二、定格动画的制作意义
虽然定格动画的制作耗时耗力,但具有独特的元素造型、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惊人的视觉效果的定格动画更显加得分外珍贵。定格动画在某些方面可以牢牢抓住人们的情感神经,定格动画的长盛不衰反映出了人们对传统手工制作艺术品的心理追求和情感依赖。
三、定格动画的起源
四、中国的定格动画类型与制作
【关键词】定格动画材料表现
从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到西洋镜,再到运动的放映机,随着电影的出现,科学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定格动画这种动画类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开发出来,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
定格动画集文学、绘画、音乐、摄影、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是通过单帧地拍摄玩偶或场景,经过专门的软件或技巧使单帧图像连续快速放映,从而产生静止的玩偶在创作者们精心制作的场景中活灵活现地进行表演的现象。在1842年,英国的彼得·罗杰出版的《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人眼的视网膜在物体被移动前,有一秒钟左右的停留”。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对所能观察到的形象有短暂的记忆能力,而同一形象不断摆放出不同的动作并连续出现的时候,只要形象的动作有足够快的速度,观察者在看到下一张画面的时候,就会与前一张的画面进行重叠,因此,产生了形象在运动的一种幻觉。
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文化艺术。动画形式产生以来,世界各国的动画电影形式就十分广泛。我们往往被影院里制作精美的动画电影和电视里情节曲折、形象生动的动画系列片所深深吸引。但是有谁知道制作一部动画片的艰难呢?逐格绘制或拍摄完成的图像,以每秒24帧的速度连续放映或播放使拍摄的画面在荧屏里活动起来,如果按照一拍二的方式拍摄动画,每秒需要绘制12张画面,一部半小时的动画作品则需2万多张原画,这需要动画师们具备非常良好的运动规律及手绘造型能力,而且要求动画师快速准确地绘制连续动作。人们只要拥有新奇的创意加上一台数码照相机和简单配置的电脑,就能够制作出方法简单并且有趣的定格动画效果。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动画短片,往往首先需要一个鲜明的角色形象,这个角色是像《怪兽公司》里的毛怪一样全身是毛,还是像《海绵宝宝》里的章鱼哥一样长了很多的手脚?盘算好制作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选择好适当的工具和材料,也是因为这些材料才能够保证短片完美的制作和顺利拍摄,而黏土作为一种立体材质,其可塑性对现代动画的创作者有着极大的诱惑力,黏土所拥有的神秘亲和力则更能激发动画创作者用物以拟人的力量和情感,也正是因为色彩丰富的黏土在动画创作的前期制作过程中大部分依靠手工制作,决定了黏土动画角色具有淳朴、立体、自然、梦幻的艺术特色。
尽管高科技的计算机三维图形动画技术诞生了,人们能够通过这种高科技制造出效果逼真的动画形式,其兴起也对有着悠久历史的定格动画短片的制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定格动画短片的创作不但没有因为高科技的冲击而停止前进的步伐,而且还借助技术进步的顺风车提高了其表现潜力。以《僵尸新娘》《人兔的诅咒》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逐格动画大片为这门古老的动画艺术增添了新的亮点。影片中所有角色全部是通过手工制作的真实的木偶,其布景设计展现出一种抽象另类的卡通艺术风格,其风格前卫的视觉效果带给观众一种高层次的美学感受,并因此将卡通造型风格的布景设计带向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两部定格动画入围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片,人们又重新将目光聚焦在这种古老的甚至几乎已经被淡忘的逐格拍摄动画形式上。
中国动画历经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定格动画的材料应用也在随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改革创新,定格动画创作内涵也悄然转变。定格动画材料的选取灵活而又复杂多变,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可以针对真人进行逐格拍摄,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定格动画爱好者以真人或日常生活用品为创意点进行短片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精彩作品。
(注:本文为大庆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SK15)
参考文献:
关键词:粘土;魅力;创新技术
一、粘土定格动画的概述
(一)粘土动画的概念
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地拍摄静止的对象然后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异角色的动画效果。我们通常所指的定格动画一般都是由木偶、粘土或混合材料的角色来演出的。粘土动画作为定格动画的一个分支,以其简洁朴实的语言,略显笨拙的塑造手法占据着动画领域的重要位置。
(二)粘土动画的制作过程
粘土动画是定格动画的一种,它由逐帧拍摄制作而成。包括了脚本创意、分镜头画稿、角色设定和制作、道具场景制作、拍摄、合成等过程。粘土动画作品可以堪称是动画中的艺术品。因为粘土动画在前期制作过程中,大多依靠手工制作,手工制作决定了粘土动画具有原始、淳朴、色彩丰富、立体、自然、梦幻般的艺术特色。
二、粘土定格动画的魅力
平时我们看到的动画以手绘或者三维动画居多,而粘土动画较少,通常会塑造成一些较为怪异的风格,如《阿凡提的故事》和《小鸡快跑》等。我觉得定格动画最为有趣的是拍摄的过程,而不是欣赏成品。不同于CG电影需要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面对电脑屏幕上进行建模、贴材质、合成。
《小鸡快跑》似乎又唤醒了人们内心对泥土的童年记忆。有时候我会想,动画与电影的区别是在哪里?动画本身的意义又是什么?我认为,是表现电影所不能表现的不真实的,虚幻的,给人以梦想与启迪的东西。达到这个目的的,都是好作品,不管它是什么形式。
(一)粘土动画自身的艺术形式
1、厚重感
观察粘土的质地,就会发现这种材质有一种天生的厚重感。《小鸡快跑》这部影片在描写一群小鸡打算冲出牢笼获得自由的过程中,不断提到了一种最有效的逃跑手段——飞行。从大公鸡洛奇的天外飞降到最后小鸡们开着飞机飞走,飞成为影片的主线。
而粘土小鸡的厚重感,从视觉效果上便使其在飞行难度上加大了。一次次重重地栽落地面,更突出表现了小鸡们练习飞行的荒唐和幽默,这种效果奠定了影片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的意义所在。
2、夸张感
动画影片区别于真人影片的一大特色在于充分夸张。动画中的人物可以千摔不死,可以被挤压扭曲到脱型,可以随时变成一条线一个面,也不会使观众产生匪夷所思的感觉。
3、立体感
粘土动画的立体感是最强的。人物的塑造,主角姜妹和不同形象的鸡;产生的阴影效果,包括背景的搭建,动画人物与环境的互动。更难得的是这部动画完全是实景大小的粘土动画。
4、真实感
粘土动画有电脑动画没有的真实感。从简单材料的直接摆拍到综合材料的精细雕刻、数字操控拍摄,材料就是影片主体。在这一点上,它又比电脑动画多了一份实物的亲切感。尤其这部影片是首部以实际尺寸来制作片中的角色,一些影片道具甚至使用的是真实的物品,所以因为这种真实感,让我有一种错觉:粘土动画像是介于真人电影和动画影片的另一种电影艺术。
(二)当今粘土动画制作的先进技术
1、数字化的定格动画摄影技术
数字化的定格动画摄影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来控制、操控木偶或者模型,制作定格动画的技术。这个技术可以制作出特殊视觉效果,其动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逼真度,从而把定格动画摄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2、数字动画直接输入设备
数字动画直接输入设备,它是一种记录物体运动的空间坐标参数的数字化录入设备,类似于动作捕获系统。《侏罗纪公园》中恐龙的内部都有可供采集数据的模型支架,它能够立即反馈支架的姿态变化,让摄影师能够及时的从屏幕上看到偶形的动作姿态。
3、摄影机运动控制
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遥控摄影轨道车。它可以在制作运动镜头时精确地重复摄影机的运动轨迹,这样就能够将几个分别拍摄的运动镜头完美的合成到一起。
4、三维动画技术
科技的进步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表现手段。现在的动画制作高科技因素占很大的比例。《小鸡快跑》中,母鸡姜妹与公鸡洛基在制作馅饼的机器里遇险的段落里,燃烧的火是用三维软件制作的。
(三)优秀的制作团队
三、当今粘土动画的发展
目前,粘土动画几乎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粘土动画艺术边缘化的原因,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动画艺术家对定格粘土动画艺术缺乏认识和研究,也较少创作粘土动画,导致了大众对粘土动画的认识与了解上的不足。
直粘土动画尽管受到CG技术的影响,但它所独有的以真实材料为特点的艺术风格和初学的便捷性仍吸引了许多的艺术家和观众。粘土动画在CG技术的冲击下,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借助CG技术的发展开拓出更宽广的动画之路。
四、结语
在我看来,粘土动画是一种在材料上不断探索的影像实践,是一种充满诱惑的动画形式。100多年来无数艺术家、梦想家为此痴迷,并且用这种神奇的方式进行创作,创造了许多杰出的艺术片和成功的商业片。如今,粘土动画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三大动画技术类型之一,与传统的二维赛璐珞动画、新兴的电脑CG动画一起共同营建动画的奇妙领域。
[1]陈迈.逐格动画技法.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孙立军.影视动画影片分析.第一版.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年.
[4]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定格动画;打动;反机械主义
《MaryandMax》(《玛丽与马克思》)可能是近几年来建造最不追求手艺的一部动画片子了,极其简单的造型、很是拙笨的动作、照片叠加式的转场、平铺直叙的剧情设置,以及除了在脚色的舌头、发卡、帽子等小细节上使用了少数的红色外,近乎口角片子的画面。但就是这部没有华美、传神的视觉特效、也没有年夜规模的宣传造势的看似平平无奇的动画片却出其不意地爆发出了强年夜的激情冲击力,使该片成为有史第一部票房打破百万的澳年夜利亚动画片,并成为了2009圣丹斯片子节的揭幕影片,这也是以高品质小成本自力片子聚积闻名的圣丹斯片子自成立至今25年来,第一次选择一部动画片子作为揭幕片。
一、默示题材的多样性
年夜凡动画片的主题尤其使电脑动画,要不温馨轻松令人捧腹或者要不镜头明灭超级炫目。《玛丽和马克思》却有着其他动画所没有的温情和凝重。它只是根究人的自处和相处,在找寻能够安扪心灵的处世之道,这使得它的题材具有了永恒性。本片如同它灰暗阴沉的影像色调一样,布满了黑色诙谐,这种诙谐叫人禁不住失笑,笑过之后又难免哀伤。影片整体气概粗犷色彩单一,可是每个细节却又夸张荒唐,极其怪异,用简单的影像讲述简单的故事,可是我们获得的不美观感却并不那么简单。是以从编剧的角度来说,它就是一部穿戴动画外衣的真人片子。它从简单的故事里激发的是人们对现代社会、对社会中的人、对人与人之间的激情等等诸多问题的反思。
孤傲从来都属于成年人,用动画片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主题是冒险的,却又不是不成为的。成人动画的缺失踪是这个时代的遗憾。无能否认,动画片这种艺术形式出格受小孩子们的青睐。
二、默示技法的多重性
动画使普通人有机缘饰演了一回天主的脚色。Animation(动画)的素质寄义和精髓在于缔造生命、缔造世界,使无生命体勾当起来,授予其生命和魂灵。想想看这是何等令人感动的、神奇的工作,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物件,可以在你的手里面拥有生命,拥有性格,你可以赋予它人格,抉择它的命运,你可以缔造一个完全自力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是看的见,听得见,摸的见的。
定格动画是经由过程逐格地拍摄静止的对象然后持续放映,从而发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异脚色的动画下场。我们凡是所指的定格动画一般都是由黏土,木偶或同化材料的脚色来表演的。这种动画形式的历史和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动画历史一样长,甚至可能更古老。在电脑动画发生以前,定格动画一向是立体动画的独一选择,并定格的拍摄手法也曾经让良多片子名留青史,好比说1934版的《金刚》为那时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还有赫赫有名的《泰坦尼克号》算是电脑特技普及之前的最有一部定格特效的优异作品。
而与电脑动画分歧的是,定格动画的所有元素都真实存在的事物。它有电脑动画没有的其实感。比电脑动画多了一份什物的亲热感。定格动画是真实的,搜罗从灯光到摄影,再到脚色的表演,都具有真实性,它的材质是人们很是熟悉,不美观众在不美旁观的过程中都能想象把它拿在手上摆弄的感受。银幕上跳动移动的所有的物体都像一个个的手工艺品。可以想象,当动画师让手中的一根铁丝跳起舞来,这种真实感和用依靠复杂的电脑系统,用鼠标点了无数次参数之后调节出来虚拟的动画下场是无法对比的。
三、默示体例的非机械性
定格动画难能可贵地浮现出了“机械复制时代反机械主义的辉煌”。从摄影发生起头,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无法脱离的机械复制的时代,复制时代的到来培育了人的惰性,也让人们对非机械复制的产物感应尤为珍贵,各类手工的产物从头获得了公共普遍的认可。然而,今天强年夜的CG手艺让动画出产几乎可以完全远离手工建造。曾经有人预言演员这一职业即将会消逝,因为CG手艺可以虚拟出任何你想要的脚色。
《玛丽和马克思》的呈现,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定格动画的崛起的曙光,更主要的是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从它身上延展出来的定格动画成长的新标的目的,它还甚至可以延长到整个动画规模。它也在提醒我们,只若是真实并真诚的表达,就可以超越手艺的囚笼去讲述一个直达人心的经久故事,而这恰是现今中国动画最贫窭的工具。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定格动画;运用
定格动画是最为基础的动画表现形式,其制作过程最接近动画的本质,也是一种最具表现力的动画创作形式。其制作过程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赋予角色生动的形象和灵活的影像。这种动画表现形式的历史和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动画历史一样长,甚至可能更古老。定格动画的创作和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离不开历史、文化、地域所带来的影响。近年来,走民族化、国际化的道路成为动画制作团队创作努力的主要方向。走国际化的动画创作道路,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土壤和根基。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将传统文化放在全球的背景上,以全球的视角来俯视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我们对传统文化元素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和超越。动画创作团队越来越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旨在使作品中体现出更多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个性。因此,如何努力发掘传统文化,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创作进行提升,创造性地理解传统文化精神,创作出既具有鲜明特点,又具有国际性的动画作品,是摆在当下动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定格动画艺术
定格动画的创作和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离不开历史、文化、地域所带来的影响。近年来,走民族化、国际化的道路成为动画制作团队创作努力的主要方向。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创作进行提升,创造性地理解传统文化精神,创作出既具有鲜明特点,又具有国际性的动画作品,是摆在当下动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课题。
定格动画艺术在偶和场景的设计与制作工艺上可以对传统文化艺术加以借鉴。许多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优秀定格动画艺术作品,借鉴了传统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工艺,如:绘画、雕塑、皮影、折纸、木偶等。黏土动画作为主流的定格动画表现手段,从民间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中获取了经验。例如:民间玩具在制作中采用了捏塑、堆塑等轻松随意并充满趣味的塑造手法,非常适合表现在定格动画的角色造型和动作设定之中。不少定格动画作品借鉴了民间剪纸工艺,用成熟的剪、刻工艺进行造型创作,利用皮影戏中的角色制作工艺为偶装置关节以控制其动作表演。利用这种工艺技法动画艺术家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定格动画作品,其中包括:法国的《三个发明家》,中国的《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葫芦娃》等。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定格动画创作与制作中的具体应用
定格动画作品多以短片的表现形式为主,除了能在主题上直接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外,为了能更快地获取观众的审美认同,需要在情节和细节设计上运用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大型定格动画电影《圣诞夜惊魂》以令人熟知的万圣节作为故事背景,通过童话故事的演绎,全新的再现了万圣节这个西方传统节日中的习俗、巡游和万圣节鬼怪等传统文化。中国也曾经有过20世纪50年代的《孔雀公主》,《神笔马良》到80年代《阿凡提的故事》等许多令我们记忆犹新的木偶片,根据新疆民间故事改编而来的中国优秀定格动画系列片《阿凡提》,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新疆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在内容上表现了民间传说、寓言、故事、格言和谜语等等,在情节和细节的设计上更是将新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给观众一种截然不同的异域风情。以上这些作品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在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上都体现出特有的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为动画片注入了更强的生命力。
三、定格动画创作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定格动画创作中的演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可以直接作为定格动画作品的表现题材,也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在动画作品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在定格动画作品中应用的传统文化元素不是单一的,需要借助多元的文化形态丰富动画作品中的表现内容。用本传统文化语言去解读他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和符号成为现代定格动画艺术创作中研究的重点。在定格动画创作中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创作观念上需要对其展开思考,并灵活转变;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
随着现代科学和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定格动画的制作手段和技术也丰富了起来。我们既可以选择用成熟的传统定格动画制作工艺进行创作,也可以利用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手段加以创新,使定格动画作品具备了多样化的视觉表达方式。动画技术的飞跃发展给定格动画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因此,在表现同样的题材或相同的传统文化元素上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文化的视觉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定格动画技术将以更诙谐和细腻的手法对其进行表现,为观众创造出更加生动丰富的视觉体验。
总之,在定格动画艺术的创作中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元素,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与先进的动画表现技巧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定格动画作品。
[1]王婧.定格动画与民俗元素的结合[j].东南传播,2011,(10).
【关键词】定格动画课程群慕课建设
一、动画专业慕课建设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相融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动画是现代艺术观念和软件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教学包括理论知识、审美创意能力、设计制作实践这三个方面。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保持对专业的持久兴趣。因此,有必要进行动画专业的慕课建设。
二、《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理念
目前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慕课往往内容分散,不利于学生知识获取的完整性,也降低了慕课建设效率和利用率。选择《定格动画》课程群而不是某一门课程作为慕课建设对象,将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理念如下:
1.利用《定格动画》这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动画专业的主干课、核心课及专业必修课组织起来,组成能够向动画专业学生稳定开设的创作实践类课程群,是使用顶层设计的思路进行的总体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课程间重复建设的问题,提高慕课建设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以点带面扩展开来,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专题化、系统化的慕课体系。
2.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主张先做总体规划,最大化地共享课程间的资源。具体到每一门课的建设中,主张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之上增补应有的数字资源,而不是对传统教育的推倒重建,以便教师更快捷地完成慕课建设,并促动画专业慕课的推广与应用。
3.与慕课配套的课程教学,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探究式、设计式、综合式、小组合作式、学生参与式等等,体现专业和课程的特色。
三、《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实施方案
1.构建《定格动画》课程群的体系框架。以《定格动画》课程这作为突破口,以创作流程为主线建立课程群框架(图1),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慕课课程,符合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本质要求。
图1定格动画创作流程图
2.组建慕课建设及教学团队。慕课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包括主讲和在线教学人员。首先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慕课课程,充分做好网络教学设计,确保课程的学术性;其次,在慕课的建设过程中,还要解决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包括教学视频的拍摄方法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合成、平台、互动方式等。教学视频的制作剪辑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影像拍摄,也有动画、图片集等媒体组合的形式呈现。
3.建设慕课课程。慕课课程以系列微课形式出现的碎片化交互式学习课程为主,微课内容短而且模块化,按问题组织知识点,以知识点开展教学。尤其要注意,在视频教学中,尝试使用符合《定格动画》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4.建立配套教学资源。慕课课程建设将立足于现有教学资源的积累,对现有课程教学设计、单元内容、知识结构、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等进行修改或补充,以符合网络教学习惯。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为学生建立实践案例教学资源库,注重学生对于各个核心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6.设计灵活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慕课的教学质量由于受到授课内容、制作风格、平台、观看的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借用高效课堂教学那套成熟的评价体系。需要借助“点赞”、“转载”、“评价”等全新的网络评价方式,及时获得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为不同的因素或者不同的评价方式予以不同权重,综合多种方式来设定考评考核体系。
目前国内针对高校的慕课研究基本是就某一门课程单独建立的慕课,而且,动画专业的慕课建设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现有的慕课资源未能突出专业特色、配套资源没有跟上、课程之间的关联没有建立起来等。以动画专业必修课《定格动画》为核心的课程群的慕课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如何有效运用慕课平台促进动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凸显动画专业特色的慕课建设中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