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具有社会性。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法律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其他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或一个方面。

(三)法律行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应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一定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一)必须是出于人们自觉的作为和不作为。无意识能力的幼年人、疯癫、白痴、精神病,以及一般人在暴力胁迫下的作为和不作为,都不能被视为法律行为。

(二)必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现的举动,单纯心理上的活动不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如虽有犯罪意思而无犯罪行为的,不能视为犯罪,也不能视为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意志方面,即法律行为有一个内在的、主观的领域,包括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等要素;二是外在表现方面,即法律行为外在地客观表现为行动、手段和效果等要素。

(一)按主体和意思表示方向的不同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双方行为:内容相同方向相反,如合同,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多方行为:意思表示方向相同,如订立合伙协议、公司章程,设立公司等法人的行为。

无偿行为:赠与、保证、借用、没有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没有约定保管费用的保管合同、没有约定报酬的委托合同。

(三)按是否需要标的物的交付为行为成立或者生效的要件分为诺成性行为和实践性行为(又称要物与非要物)

主要的实践性行为:动产质押、定金合同、保管合同、借用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

(四)按是否需要特定形式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特殊要式合同:中外合资合同、中外合作合同、向外国人转让中国专利。

(五)按行为与原因的关系分为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1、法律事件具有客观性,不以自然灾害、战争等意志为转移;

(1)要素不同,发生效力的依据不同,本质不同。法律行为是指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

(2)事实行为是指直接根据当事人行为结果的事实,随即自然而然地发生法定效果的行为。

THE END
1.法律行为基础知识及分类解析51CTO学堂系统财务管理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直播财会法律行为基础知识民事法律后果意思表示法律事实分类单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有偿与无偿法律行为要式与非要式法律行为主从法律行为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法律行为的基础知识,包括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等。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法关系的行https://edu.51cto.com/video/69649.html
2.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有七种分类: (一)、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按主体和意思表示方向的不同) 单方行为:无须他人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生效。单方行为又分为:有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如授权、解除、免除、撤销。无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如抛弃行为、遗嘱行为、捐助财团法人的行为 双方行为:内容相同方向相反,如合同,需要双方意思表https://m.64365.com/answer/13683.aspx
3.法律行为有哪些法律行为的分类→MAIGOO知识摘要: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那么法律行为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法律行为的分类。 目录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1、单方法律行为 无须他人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生效。单方行为又分为:有相对人的单方行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3616.html
4.法律行为的6种分类律师普法依据法学理论,法律行为的分类如下:(1)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分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根据法律行为是否合法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3)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https://www.110ask.com/answer/1210.html
5.法律行为的分类(2)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https://www.acc5.com/community/dynamic_1419709.html
6.民法Ⅰ(民法总论)3.法律行为的分类3.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课程背景“民法总论”不仅是私法的入门课程,也可以说是法学的入门课程。同时,“民法总论”也是以抽象性和体系性为特点的课程,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的课程旨在发挥三位主讲老师的教学经验,立足于中国的法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紧随中国民事立法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RHIH9CDJ3&mid=GHIMR55S9
7.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主要有哪些?㈠根据行为主体性质和特点进行的分类:个人行为、集体行为和国家行为 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㈡根据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的分类: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公法行为与私法行为 ㈢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相互关系进行的分类: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主行为与从行为 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165792&cid=4
8.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三、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相互关系所作的分类 (一)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积极行为,又称“作为”,指以积极、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在法律上,https://www.360doc.cn/article/55518189_1105685435.html
9.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摘要: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民事法律行为有多种分类方法,这里仅介绍两种常见的分类。 (一)单方法律行为和双方法律行为 (二)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采用特定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以下两种: 1.要式法律行为 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规定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https://www.cbi360.net/hyjd/20220423/257310.html
10.2013年司法考试复习:法律行为的分类民法②处分行为。指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例如抛弃所有权导致所有权的消灭,为物权行为;债务免除导致债务消灭,债权转让导致债权移主,均属准物权行为。须注意: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是德国、台湾在学理上对法律行为的分类。我国无此区分。但司法考试会涉及到。http://www.sikaoline.com/zhidao/content.asp?id=9273
1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 (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3)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 (4)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5)单务法律行为和双务法律行为; (6)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0141f6c4da38376baf1fae2c&fr=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