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是()(2分)
A.形而上学
B.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检查答案:B
2.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重要区别,就在于()(2分)
A.法体现了国家意志,具有国家意志属性
B.法调整人的行为
C.法以权利义务为机制调整社会关系
D.法具有国家强制力
★检查答案:D
3.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方法,在法学上一般称为()(2分)
A.法的全球化
B.法的移植
C.法的现代化
D.法的国际化
4.判例法在下列国家中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形式()(2分)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5.我国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时()(2分)
A.可以不再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由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受党的政策指导
6.在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分)
A.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产生的前提
B.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社会关系
C.法律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7.下列法律制裁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2分)
A.记过
B.记大过
C.开除公职
D.行政拘留
8.在人民法院审判过程中具体运用法律时,由()进行解释(2分)
A.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检查答案:C
9.在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2分)
A.二者的形成不同
B.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C.二者的调整对象
D.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10.将法律意识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其标准是()(2分)
A.法律意识的政治属性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
B.法律意识的主体
C.人们认识法律的过程和水平
D.法律意识是否具有专业性
★检查答案:A
11.将社会调整分为正是的社会调整和非正式的调整,依据是()(2分)
A.社会调整是否普遍适用的规则
B.发生纠纷后解决冲突是否需要第三方的干预
C.社会调整是否由正是的社会组织实施
D.评价方式是正面积极的还是负面消极的
12.将法律意识分为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根据是()(2分)
A.人们认识法律的过程和水平
B.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
C.法律意识是否具有专业性
D.法律意识的政治属性
13.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依据是()(2分)
A.法律事实的发生是否以主体意志为转移
B.产生法律后果是否要求某些现象存在
D.产生法律后果所需法律事实的数量
14.下列调解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是()(2分)
A.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的调解
B.工会的调解
C.人民法院的调解
D.妇联的调解
15.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式是()(2分)
A.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违宪制裁
D.刑事制裁
16.关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下列错误的观点是()(2分)
A.司法权职能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统一行使
B.不受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影响
C.司法机关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职权,正确合法第处理案件
D.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影响
17.在我国,由()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2分)
A.国家主席
B.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C.国务院总理
D.首席大法官
18.法律规范作为国家意志所具有的约束力,称为()(2分)
A.法律规范的效力
B.法律规范的渊源
C.法律规范的体系
D.法律规范的溯及力
19.在我国,最重要的法律渊源是()(2分)
A.习惯法
B.判例法
C.制定法
D.党的政策
20.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具有最终决定性的因素是()(2分)
A.生产力状况
B.生产关系状况
C.政治制度状况
D.科学技术状况
21.法学产生的条件有()(2分)
A.有贤明的君主
B.有专门研究法律现象的思想家和学者
C.对法律现象有足够的体验
D.出现了大量的法律现象
★检查答案:B,C,D
22.社会主义法的形式原则是()(2分)
A.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检查答案:B,C
23.在我国,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的机关和人员是()(2分)
A.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D.十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24.关于法典编纂,下列错误的说法是()(2分)
A.法典编纂可以由任何国家机关进行
B.法典编纂只能有立法机关进行
C.法典编纂是一项技术性工作,也是一项立法工作
D.法典编纂不变动原有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
★检查答案:A,D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为()(2分)
A.法律是基于市场经济而产生的。
B.法律自身具有的特殊功能使其比较适合调整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法治的真正确立必须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D.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内在地需要法律对其加以有效调整
26.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道德、习俗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表明()(2分)
A.法律的起源与道德有关
B.有些法律规范是由社会习俗演化而来的
C.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
D.法律不是唯一的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27.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重要区别,就在于()(2分)
28.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2分)
A.法律关系就是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是一切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之间合法的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是产生法律规范的前提
29.下列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2分)
A.判决书
B.逮捕令
C.学生守则
D.民法通则
30.下列行为中,属于狭义上的“法的适用”的是()(2分)
A.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为由批准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
B.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C.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证书
D.法官张某周末在家休息时主动为领居调解纠纷
31.下列法律事实中,不属于法律事件的是()(2分)
A.导致供货合同关系终止的自然灾害
B.导致继承关系开始的公民死亡
C.导致亲权关系开始的公民出生
D.导致婚姻关系终止的离婚
32.下列法律制裁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有()(2分)
A.劳动教养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开除公职
33.对于不属于司法机关工作范围内的法律法规的适用,由()做出解释(2分)
A.人民代表大会
C.法学家
D.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
34.在下列法律监督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监督是(),(2分)
A.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B.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
C.对政党的监督
D.对公民的监督
35.大学生法律意识属于()(2分)
A.个人法律意识
B.社会法律意识
C.群体法律意识
D.职业法律意识
36.将社会调整分为肯定性的社会调整和否定性的社会调整,依据是()(2分)
37.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是()(2分)
A.执政党政策
B.人民意志
C.工人阶级意志
D.公民义务
38.环境保护法、航空法、海上救助法、太空法、原子能法等新法的出现,表明()(2分)
A.社会制度对法律的影响
B.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C.自然环境对法律的影响
D.国家政策对法律的影响
39.下列不属于司法解释形式的是()(2分)
A.解释
B.批复
C.规定
D.指示
40.最典型的相对法律关系是()(2分)
A.所有权关系
B.人身权关系
C.知识产权关系
D.债权关系
4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对剥夺政治权利。这一规定属于()(2分)
A.相对确定性规则
B.绝对确定性规则
C.任意性规则
42.法律规范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是()(2分)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部门
D.法律规则
43.在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方式中,具有法律意义的是()(2分)
A.法律制定
B.法律清理
C.法典编纂
D.法律汇编
44.大陆法系又称为()(2分)
A.海洋法系
B.法典法系
C.判例法系
D.普通法系
45.下列关于法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有()(2分)
A.法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在古希腊时期法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C.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D.法学具有意识形态职能
★检查答案:A,C,D
46.关于我国当代法律渊源,下列正确观点是()(2分)
A.主要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构成
B.判例法是我国的主要法律渊源
C.特别行政区法是法律渊源体系中的特殊法律渊源形式
D.中国共产党党纲是我国的重要法律渊源
★检查答案:A,C
47.关于法典编纂,下列正确的说法是()(2分)
48.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2分)
A.法律关系的存在以法律规范为前提
B.法律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法律是一种物质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4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为()(2分)
50.下列法律事实中,不属于法律事件的是()(2分)
51.研究法律现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科是()(2分)
A.理论法学
B.法律史学
C.部门法学
D.边缘法学
52.下列表述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的中,正确的有()(2分)
A.法是人类理性的结晶
B.法是主权者的命令
C.法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是民族精神的反映
53.英美法系又称为()(2分)
C.民法法系
D.罗马法系
54.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重要区别,就在于()(2分)
55.对于利益与法的关系,下列表述中错误观点是()(2分)
A.法与利益是法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B.利益是第一位的,法是第二位的
C.法是第一位的,利益是第二位的
D.法律可以确认、协调和保障利益
56.()分为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范(2分)
A.法的要素
B.法的本质
C.法的渊源
D.法的特征
57.在我国,审判权只能由专门的机关依法行使,即由()(2分)
A.公安机关行使
B.人民检察院行使
C.人民法院行使
D.安全机关行使
58.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2分)
C.导致婚姻关系终止的离婚
D.导致亲权关系开始的公民出生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
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
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
6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2分)
A.人民检察院
B.监察机关
C.公安机关
D.人民法院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61.现代社会的主要社会调整手段是()(2分)
A.道德
B.法律
C.政策
D.国家权力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62.()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政治前途(2分)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C.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
D.工农联盟的建立
63.在我国,当法律条文本身需要明确界定或作出补充规定时,由()进行专门解释或以法令的形式加以规定(2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
64.()是把法律规范的一般规定适用于特殊情况的推理过程(2分)
A.实质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别推理
D.演绎推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
65.吊销营业执照属于()(2分)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罚
C.民事制裁
66.将社会调整分为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依据是()(2分)
67.关于我国仲裁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仲裁机构的性质是非官方的
B.实行仲裁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自愿
C.仲裁结果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D.仲裁具有秘密性
68.()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导部门,是法律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