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研究》2024年第6期要目法学著作立法方法论

2.《民法典》绿色原则司法适用中法益的冲突与协调

李嵩誉(19)

【网络与信息法】

3.平台反垄断事前规制模式的反思与制度启示

郭传凯(35)

4.网络慈善平台筹资行为法律规制的困境及其纾解

董祥宇(52)

5.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规则的塑造及中国回应

殷敏(68)

【法学争鸣】

6.刑事一体化理念下轻罪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郭航(84)

7.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出路:从个体化利用到集体化利用

尤佳(100)

【法学论坛】

8.基因隐私权保护的共同体困境及其破解

曹晟旻(116)

9.方法论视角下实质论据的司法运用

杨铜铜(134)

10.税法上行政批准条款的秩序统一与体系进阶

叶金育(151)

11.董事职务懈怠行为的法律责任

南玉梅(167)

【创新型国家与知识产权法】

12.著作人身权的优位主义

曹博(182)

作者:娄义鹏(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刑事和解制度在适用过程中暴露出被“滥用”“替用”和“弃用”等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制度依托的理念比较抽象、特有的价值未能彰显、施行的规则过于粗疏。刑事和解制度能够保障合意的自愿性和规范性,满足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补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短板,其价值需要重新审视。应当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订的契机,将刑事和解制度从特别程序调整到普通程序,并借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平台,将刑事和解制度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补充。为此,需要从扩大适用范围、丰富参与主体、优化和解方式和疏通救济渠道4个方面对刑事和解制度加以完善,充分体现制度价值。

关键词:刑事和解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当事人合意

作者:李嵩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内容提要:绿色原则作为保护环境公益的限制性原则嵌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弥补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义务规范的缺失,但在司法适用中往往形成环境公益与物权、债权、继承权等私人权益之间的冲突。冲突产生的理论根源在于绿色原则的功能定位与私法原则功能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结构性张力,实践诱因在于一些司法裁判者误把私人权益中蕴含的个别环境要素作为环境公益进行保护。对环境公益进行识别、定位,发现真正的环境公益是协调法益冲突的必要前提。协调环境公益与私人权益之间的冲突,需要运用比例原则,在运用环境公益对私人权益进行限制时应当进行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审查;当私人权益在合法情况下让位于环境公益时,私人权益的损失理应得到适当补偿;私人权益的损失补偿既要规定补偿所要求的条件,也要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关键词:绿色原则;环境公益;比例原则;利益补偿

作者:郭传凯(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特定平台企业;平台反垄断;事前规制模式

作者:董祥宇(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关键词:网络慈善平台;筹资行为;信任理论

作者:殷敏(上海政法学院)

关键词:数字贸易;非歧视待遇规则;国际规制;数字产品

作者:郭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要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轻罪治理模式的完善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虽然当前轻罪治理的立法扩大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催生了刑事诉讼制度变革,但是也暴露了立法数量与案件数量同步增长的新问题。分析治理效果偏离立法初衷、诉讼程序“直筒化”及轻重犯罪处遇同质化的现实困境,可以发现理念上“重司法出罪轻立法出罪”的内生悖论、立法时忽视二元违法行为制裁体系、实践中“零容忍”治安执法策略及绩效考核压力是其内在成因。有必要反思当前的轻罪治理模式,重塑“刑事一体化”的协同治理理念、形成“立法克制入刑”与“司法分流处理”的功能互补,方能实现轻罪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轻罪;轻罪立法;轻罪治理;刑事一体化

作者:尤佳(安徽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农民个体化利用作为盘活宅基地的路径,遭遇了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限制的法律瓶颈。但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性是宅基地承载集体土地政治、保障、治理功能的抓手,为实现土地财产价值而摒除或变相摒除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的方案均不具有可行性。在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应秉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改革方法,转换以宅基地使用权变革实现土地财产价值的思路,由宅基地上的另一种权利即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土地财产价值,具体路径为由宅基地的个体化利用转向集体化利用。相较于个体化利用,集体化利用可全面实现政治、保障、治理等其他土地功能。在规范协同上,完善农民个体的宅基地使用权到期规则是实现集体化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宅基地“三权分置”;宅基地个体化利用;宅基地集体化利用

作者:曹晟旻(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提要:单个家族内部或若干关联家族的不同成员,通过基因信息的传递或交互而组成整体,当单个成员享有的基因隐私权与其他人的权利发生冲突时,传统隐私权理论难以有效应对,导致基因隐私权保护陷入共同体困境。该共同体有纵横之分,已超越家庭和族群的范畴而扩展为规模更大的基因共同体。从主体、客体和主体间视角出发,基因隐私权保护陷入共同体困境的原因可概括为基因隐私触及共同体内的利益冲突、基因信息在共同体成员间归属不明以及基因共同体影响权利的个体化保护,其分别使该共同体困境表现出对峙、模糊和关联效应。要想破解基因隐私权保护的共同体困境,就应在基因隐私利益的整体考量、基因科技伦理的法律表达和基因信息传递的权利调控上着手改进。现代生物医学科技使人在基因隐私权纠纷中感到不知所措,但问题的根源仍在于人本身,更准确地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和相处模式。

关键词:基因;隐私权;共同体;现代科技

作者:杨铜铜(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实质论据;裁判理由;裁判依据;司法论证;法律方法论

作者:叶金育(西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行政批准条款;税收法定;纳税人主义;法秩序统一;备案审查

作者:南玉梅(武汉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董事义务与董事责任的规范对称是合理追责董事职务行为的立法基础。董事职务懈怠行为的追责正当性源自董事责任的行为债务属性。行为债务属性决定董事责任的成立不以特定结果为要件,而是要求董事在执行职务时不得违反董事义务本身。因此,仅依照相应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是无法判断董事是否尽职尽责的。为了还原董事责任作为尽职尽责的工作要求,董事责任成立条款内应当增设董事“怠于履行职务”(职务懈怠行为)作为追责事由,一方面回应董事义务的内涵变化对董事责任成立的影响,另一方面弥补董事职务懈怠导致的公司损害,让董事责任条款真正发挥作为约束董事职务行为之标尺的作用。

关键词:董事责任;行为债务;职务懈怠;董事义务

作者:曹博(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著作人身权;著作人格权;作者精神权利;著作财产权;作者尊严;创作自主

THE END
1.法律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法理法规与司法实务法律基本概念与定义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而制定的规则,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前所未有的强制力。法律知识的学习从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开始,包括正义、合法性、权利义务等。 法律体系结构 了解法律体系的结构对掌握法律基本知识至关重要。它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事法三大类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等。每个领https://www.382hl43py.cn/news/437676.html
2.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基本知识内容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这些领域分别负责处理国家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3.法律法规全书的编纂与应用实践法律法规全书起源于古代,最初是指皇家或政府机关整理和汇编的一系列法律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献逐渐成为了国家立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传统纸质版的法律法规全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电子化、网络化成为趋势。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373344.html
4.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工具。大数据可以帮助法院更精准地识别重复犯错的人群,从而提高效率;同时,也能辅助判断证据质量,使得司法人员认定更加科学合理。我期待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创新项目中来,利用科技改变我们的司 法体系。 六、国际化视野下的跨境执业 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5.面向数字时代的法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因此,面对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如何应对新情况,如何在现有法律体系下较好地处理新型法律问题,以往过于关注法律事务的特殊性,过于强调法律事务与日常生活事务在识别和解决层面之间区别的理论区隔难以为继,单纯地了解法律规定的法学课堂以及走马观花式的法律实践也很难完成这一重任。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2/t20241212_5820758.shtml
6.Alpha系统对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司法观点进行全面梳理《新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第二版)》根据《民法典》以及后续的新司法解释等材料,更新了 80% 以上的内容,100% 现行有效,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权威的编辑宗旨,致力于为广大法官以及其他法律职业者提供系统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权威的实务指导和参考。 https://www.jsw.com.cn/2024/1213/1878918.shtml
7.2024年秋季国开《法理学》形考性考核册5.如何理解法与正义的关系? 法理学作业 2 第五章———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法律规范 2.法的渊源 3. 法的体系 4. 法的部门 5. 法律解释 6. 法律推理 7.法律关系 8. 法律行为 9.法律责任 10.法律制裁 二、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037756
8.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01法理学复试考研大纲二、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二)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三)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法理学的历史 一、奴隶社会的法理学思想 古希腊法律文明与法理学思想;古罗马法律文明与法理学思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法理学思想。 https://yz.kaoyan.com/dlfu/dagang/586df57f99750.html
9.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法理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法学以法为研究对象,先有法律,后有法学。法律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出现了因调整对象不同而产生的分工,法学也由此发展为不同的法学学科,法理学是法学体系的基础。共享:tutvle请备注简书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是法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我国法理学既研究法的一般规律,又着重研究社会主义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10.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7. 普通法与衡平法 (三)法的效力范围1.法的对人效力 2. 法的空间效力 3. 法的时间效力 (四)确定法的效力层次的规则 五、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释义 1. 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2. 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二)法律部门及其划分1.法律部门的概念 2.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1.23法硕法理学主观题背诵(完结)·氢刻当代中国正式法的渊源 宪法:根本大法,未司法化 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行政类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第六章:法律要素(规则 原则 概念)与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要素(规则 原则 概念) 法律规则的特征(比较记忆 法律https://qingk.com/set/7kVUCR1frYI4v
12.法理学考试复习题(精选6篇)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一致的,即,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第一、法理学是研究法学的一般理论的学科。 法理学以一般法——整体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不具体分析法律制度和部门法问题;将部门法的具体制度抽象为法律的一般问题;运用一般理论指导具体的法律活动,解释具体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bkq2w4a.html
13.雷磊:什么是法律逻辑“法律的生命从来也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多世纪之前,已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灵光一现,在其代表作《普通法》一书中写下了这句名言。[1]恐怕连霍姆斯本人也想象不到,一个多世纪之后,这句话会漂洋过海,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法学界产生了何等广泛的影响。它在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8/5586.htm
14.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雷磊 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然而须先行阐明的是,尽管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有其区分的必要,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法律体系的融贯性为法律推理提供了必要的融贯性确保,尽管它并不构成后者的充分条件。法律推理总是在有效法律体系框架内活动,法律体系的融贯性越强,推理的融贯性也越强。但一个http://www.sass.cn/109000/24631.aspx
15.如何理解霍姆斯“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句名言霍姆斯关于“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的观点最早出现在1880年他对兰德尔论合同法的书所撰写的评论中。稍后在其同年出版的巨著《普通法》中他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 (1)该论断的法学思想背景 ①当时的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盛行的是严格的法律形式主义。严格的法律形式主义要求人工法律概念体系、法律公理体系以及案件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ba87246a48d7c1c708a145f5&fr=search
16.第七讲法律推理.ppt第七讲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的概念 法律推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法律推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熟练运用司法三段论; 3. 掌握类比推理在判例法中的应用; 4. 了解法律推理的价值和局限性。 第一节 法律推理的概念 一、推理 从法学方法论的角度看,司法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法律推理。故此,研究和掌握法律推理的知识和技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211/90163399.shtm
17.国际法不成体系问题:国际法多样化和扩展引起的困难联合国 大会 A/CN.4/L.682 Distr.: General 13 April 2006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国际法委员会 第五十八届会议 2006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9 日和 7 月 3 日至 8 月 11 日,日内瓦 国际法不成体系问题:国际法多样化和扩展引起的 困难 国际法委员会研究组的报告 定稿人:马尔蒂·科斯肯涅米* https://digitallibrary.un.org/record/574810/files/A_CN.4_L.682-ZH.pdf?version=1
18.普通法的本质第五章 普通法的标准 社会一致性标准、体系一致性标准与双重一致模式 规则稳定性标准和普通法的现实世界模式 第六章 法律推理模式 先例推理 原则推理 类推推理 专业文献中确立规则的推理 假设推理 第七章 推翻和其他的否决模式 推翻 无溯及力的推翻 变形 https://www.ilawpress.com/book/detail?id=41846320342971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