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法律概念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陈曦,深圳大学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在法律规范与法律概念的关系问题上,规范主义认为法律规范是刻画法律现象的基础。其中,强推论规范主义主张,法律概念可被完全还原为由法律规范在法律事实与法律后果之间建立的推论关系。与之相对,概念主义认为法律概念的地位更为基础。对此,概念主义就强推论规范主义提出了独立论、不可还原论、功能论三大批判。然而,独立论因忽视本体自然主义与语义自然主义这一区分而未命中要害,不可还原论则因未能认真对待概念理论多样性而沦为无效。虽然功能论的确揭示出强推论规范主义的不足,但通过扩展推论关系、弱化推论效用,改良后的弱推论规范主义亦可应对。在社会实践语境下,由于解释概念现象必然要诉诸由多种规范资源建立起的推论关系,因此,推论规范主义必然具有理论价值。

关键词:法律规范;法律概念;规范主义;概念主义;推论关系

DOI:10.19563/j.cnki.sdfx.2022.02.006

当下,国内学界对法律概念本身的研究仍有欠缺。鉴于此,本文拟从一个事关法律概念自身定位的基础问题——法律概念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切入展开讨论。

然而,概念主义对推论规范主义的理解准确吗?退一步说,即便概念主义的某些批判对强推论规范主义具有一定效力,难道推论规范主义就彻底破产了吗?对此,本文旨在就概念主义提出的批判进行反批判。首先,本文将在概述规范主义的基础上,阐述罗斯(AlfRoss)的推论规范主义。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因为罗斯的理论是强推论规范主义之典型,且概念主义批判大多以此为标靶,如此选择更便于回应。其次,本文将检视概念主义的批判并予以反批判。在这些批判中,独立论没有命中要害,不可还原论则是无效的。虽然功能论的确揭示出强推论规范主义的困境,但改良后的弱推论规范主义亦可应对。整体上,强推论规范主义虽有缺陷,但它在特定范围内有助于增进我们对法律思维的理解,而弱推论规范主义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概念主义不具备的解释力。最后,本文将从正面解释推论规范主义为何具有理论价值并结合中国语境重申本研究的意义。

何谓推论规范主义

独立论批判与反批判

概念主义的第一个批判针对的是罗斯对法律概念的定性,即表达法律概念的语词因缺乏所指而使其对应概念无独立意义。对此,有论者认为,要反驳这种规范主义就必须对法律概念具有语义所指给予肯定回答。有论者认为,“罗斯在假定表征法律概念的个体名称没有语义内容上显得过于仓促”。有论者甚至认为,正因罗斯无视图图以及所有权具有社会实在基础,才使其错误地对法律概念采取规范主义还原。不难发现,概念主义认为法律概念是否具有独立意义对强推论规范主义之成败极为关键,但果真如此吗?

(一)本体自然主义与语义自然主义

(二)独立论的不当推论

那么,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显然,本体自然主义是一种本体论假定,语义自然主义则在认知层面上提供了概念分析的评判标准。两者相对独立而不具有逻辑必然联系。一方面,语义自然主义并不蕴涵本体自然主义。一位语义自然主义者不仅可能在本体论层面容忍非自然实体的存在,而且可能在语义层面上对非自然实体进行自然主义分析。例如,他可能诉诸经验事实去分析独角兽这一概念。另一方面,本体自然主义也不蕴涵语义自然主义。一个持有本体自然主义这种狭隘本体论假定的理论家,完全可能在分析时博采众长,甚至对某个自然实体进行形而上学分析。由此不难得出,某位理论家基于本体自然主义认为法律概念无独立意义,并不意味他必然采取强推论规范主义立场。同时,当他采取强推论规范主义立场时,也不意味着他就秉持本体自然主义。

然而,独立论的推论思路是,由于强推论规范主义在本体论假定上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可接受的),即误判法律概念没有独立意义,因此它对法律概念进行规范主义还原是错误的。显然,如果我们弄清罗斯对法律概念的定性以本体自然主义为基础,其规范主义以语义自然主义为基础,即依靠图图宣称指涉的事态还原所有权概念,那不难判断,独立论的主张是无法从概念主义者秉持的前提中推出的。反言之,即便法律概念具有独立意义,理论家也可对其进行规范主义还原。总之,由于法律概念的定性与强推论规范主义并无必然关系,因此,独立论批判并未命中要害。

需要强调的是,罗斯同样未能充分意识并始终贯彻这一区分。就此而论,罗斯对图图和所有权的阐述存在定位偏差。因为,罗斯的分析旨在表明法律权利概念的虚构本质,可即便法律权利概念可通过规范主义还原为推论关系,又何以证成这一概念是虚构的呢?然而,罗斯的定位偏差以及忽视法律概念存在社会实在所指的本体论狭隘,并不影响其基于语义自然主义对法律概念进行规范主义还原的价值,更不代表独立论是正确的。或许,罗斯的阐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概念主义者,但因误导犯下的错误难道就不是错误吗?

THE END
1.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5轮背诵法硕在法理学法硕联考的海洋里,法律事实如同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穿越法律知识的迷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为你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法律事实:法律世界的基石 法律事实,简而言之,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它是法律推理和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5155
2.刑法学习笔记Day21:法律原则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4.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没有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学习笔记批注版 / 鄂前旗公安 / 原标题:《刑法学习笔记 Day21:法律原则》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78343
3.事实与法律事实(二)法律事实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和行为,法律事实是按照法律的要求,用证据支撑起来的事实,法律与事实的有效结合所产生的拟制事实。 二、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相互关系 (一)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基础,法律事实是补充; (二)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没有法律就不会有法律事实; (三)客观事实https://zhuanlan.zhihu.com/p/536950310
4.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杨建军.pdf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_杨建军.pdf,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 2007年第2期(总第74期) 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杨建 军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 710063) 摘要:目前?学界关于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关系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四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926/6012044034004013.shtm
5.论述民事法律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规范的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规范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法律分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就《中华人民 全部2个答案 > 211 人咨询过 去咨询 https://www.findlaw.cn/174800/wenda_26172182.html
6.“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事实与规范之间的第二种类型,存在于有关规范的推理与解释之中。在司法推理与司法解释中,我们都知道在法律事实认定和相关法律规范确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司法推理需要司法解释,司法解释不仅要在原则和规则之间,而且要在规则和事实之间来回权衡,以达到一个中间点。比方说:公园门口的一条规则:"车辆不得进入本https://www.douban.com/note/64332197/
7.选调生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备考: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条件: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1)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因此,A.纯粹的心理现象不能看做是法律事实。B.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https://m.hlj.offcn.com/html/2018/03/61595.html
8.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所谓民事法律事实,就是指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登记结婚、订立合同、变更协议、转让债权、鸡蛋孵化成小鸡、自然人死亡等均为民事法律事实。民法上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其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事件。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事件本是自然现象https://m.64365.com/tuwen/aaanfkd/
9.A6工作室魏然陪伴你的第2568天在人身保险法律实务中,认定被保险人所谓法律事实,乃法律现象所由发生之原因也,即法律事实为因,法律现象为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有可能不一致,但是二者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正如有观点所认为的,“所谓法律事实,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因此一方面,法律事实首先具有客观性,是在诉讼中被证明了的客观事实,https://xueqiu.com/5615167326/168664162
10.侵权法领域自冒风险规则的法律适用夏磊律师2、适用规范。即当案件事实处于两个或多个规范涵盖范围之内时,适用何种法律规范更有利于提高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契合度,从而更好的体现法律正义。一审判决认为应适用我国《侵权责任法》第78条关于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规定,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认为骑马运动属于高风险运动,费某某本人具有重大过失,应减轻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bbc7f310102wzbd.html
11.民法学方法论两大核心:请求权基础与法律关系分析法大家风云法律关系是为法律规范所调整的那部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包罗万象、复杂多变的,其中并非所有的社会生活关系都由法律调整而形成法律关系,法律仅是截取有法律干预之必要的那部分社会生活,构建成法律关系,塑造为法律秩序。法律关系的分析方法即是以法律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法学方法。所谓法律关系分析的方法,是指通过理顺不同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php?id=14306
12.宪法诉讼中的立法事实审查从方法和技术上来说,就要求法官不但通过思辨的思考方式,抽象演绎的方法作出法律问题的决定,而且要通过经验性的例证,以对详细的经验事实的分析为基础,来对宪法规范和法律的关系作出判断。当然事实问题的审查并非仅仅是对事实的分析,而是将事实认定与法律解释相结合的思考过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351.html